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8225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在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的实验过程中,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分认定的操作办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方式?目前,在这一问题上,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广州市的做法是,将“SOLO 分层评价理论 ”运用在试题命制及评卷过程中。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的随意性与主观性,有利于解决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方面的一些操作性的困难。关键词: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随着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许多新的评价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评价的本质、评价的功能等

2、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现今仍然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操作简便的高中学业评价体系?评价工具如何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应该说,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如果得不到合理妥善的解决,将势必影响到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深入改革。本文结合历史学科的研究与实验,对“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分认定” “新课程背景下纸笔测试的改革” “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法”等若干问题展开相关的论述,藉此与同行切磋交2流。一、必修模块学分认定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必修模块学分认定的规划学分是学生完成某科目某模块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量化反映。学分认定既要评定学生对模块内容的基础

3、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评定学生在模块学习中的历史认知能力、认知方法和过程;同时也要评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以及所付出的努力等情意过程。从方法分类角度看,模块学分认定主要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模块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作业” “课堂表现” “单元测验” “学习任务” “出勤情况”等几部分内容,约占模块学分的20%。 “终结性评价”由纸笔考试和开放式考试两部分内容组成,约占模块学分的 80%。其中纸笔考试约占模块学分的 50%60%,开放式考试约占模块总分的 30%20%。从活动形式上看,高中历史学科模块学分成

4、绩可以由纸笔测验、开放性考试、平时表现这三大部分组成。 (见表一)而每一部分都应3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评定。新课程实施初期,有人认为,只有记录下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表现、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过程性评价才称得上全面、科学。如果从理论上说,这种认识是对的,但就目前我国普遍实行大班制教学与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的现状下,这种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在现实中是难以真正有效持续地开展的。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只能选择一些学生已经完成的,并且是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去评定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广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表(试行) 就是一种反映较全面同时又便于操作的模块学分评价设计。依据这种

5、模式,我们设计了广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模块学分评定表 。 (见表二)表二 广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模块学分评定表4评价项目成绩比例总分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5纸笔测试(闭卷考试)约 50%60%开放性考试6(历史考察、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剧编写、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历史小制作等)约 30%20%过程性评价作业7约 20%课堂表现8单元测试考勤(达不到规定的上课时数一票否决)9学生自评(学习反思或亮点概述)学生成绩评价(等级)10教师签名评价项目成绩比例总分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纸笔测试(闭卷考试)约 50%60%开放性考试(历史考察、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剧编写、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历史小制作等)约

6、 30%20%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验约 20%考勤(达不到规定的上课时数一票否定)学生自评(学习反思或亮点概述)学业成绩评价(等级)教师签名应该特别说明的是,开放式考试既属于终结性评价,又属于过程性评价。笔者认为,对于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每一个模块都最少应该进行一次开放式考试。进行这种考试时,应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因为这不仅仅涉及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而言,这种方式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心理压力,让他们也有机会成为优秀者,这种考查方式的设计符11合人的多元智能的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7、。(二)当学生建构不一致时如何判断学习水平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和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当学生建构反应不同时,对他们的评估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类别的作品没有可比性。另外,在掌握“学生高级心智能力及复杂技能”的评价标准上,可能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一些判断的“不公平” 。为降低评分的误差性,评估者首先要明确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标准。在实施开放式考试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早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标准“量规” 。量规可以告诉评估者应在学生作品中寻找什么特征或标志,以及怎样根据事先制定的量规进行评分或评等级。量规的制定不仅建构了一个容易使用的评分体系,使开放式考试具有可观察

8、的表现特征,降低了评分误差的可能性;而且它的公布,实质上是向学生开放评价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评价自己处于评价量表的什么位置并以这些标准作为自己日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潜课程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评价工具的作用,笔者建议可以把各种量规常年张12贴在教室内的一个明显的地方。在强调量规作用的同时,还需注意,教育评价可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内差异标准。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在评价开放式考试作品时教师应结合情况适度运用个体内差异标准,“以学生自身作为参照点,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采取多元标准,允许异

9、步达标,是激励性评价的策略,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编制必修模块测验试卷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由于纸笔考试在信度、效度等方面有着其他评价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所以不管在过去还是在倡导评价内容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的今天,纸笔考试仍然是学校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与主要方法。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纸笔测试的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编制纸笔测验试卷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把握试卷的难度由于模块终结性考试属水平性评价,目的是检查学生历史学习目13标的达到度,因此试题的难度要严格把握,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大部分学生能够通

10、过”为原则把握好试题的难度,不能过早地按照高考难度与模式编制必修模块的测试试题。另外,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三应考复习内容也要作整体的规划,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考试的难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达,即使是对于将来在高考中选报历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是分步达成目标,而不能一步到位。2.注意把握考试测量的基本知识内容考试测量的内容应该依据新颁布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由于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表述上较简略,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而且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等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所选择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因此这为把握基本知识点及测量命题带来较大的困难。如何确立基

11、本知识点及进行测量命题?笔者建议用以下方法:第一,侧重“课标明确规定的或史学界公认的重要概念、因果关系等内容”来命制试题。1第二,如果测试是应对高考的模拟训练,可将本省选用的各版本教材进行分析比较,首先考虑将各教材所共有的内容确定为考试测量的基本知识点。第三,增大材料题的分量,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同时,题干设问不必拘泥于某一知识内容,答案也可有一定的开放性。143.注意把握试题的题型结构不同的题型具有不同的考查功能。在整个试卷中要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各种题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又能考查创造性思维等深层次的思维能

12、力,例如运用材料题与图表题的形式,考查的效果就不错。此外还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发挥出他们长处或使其表现出最佳水平的测试题目。有人可能会问:通过试题设计,真的能有效反映学生的长处或表现其最佳水平吗?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自选题以及能够反映学生平时历史学习过程的题目,在某种程度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举例说明如下。例题在本学段的历史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或历史学科开放式考试过程中) ,你自认为最得意的一个作品是什么?请简单介绍这一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并说明其成功的理由。在完成或创作这一作品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或认识?自选题以及像上例那样反映学生成功学习过程的试题设计,符合多元智力的“智能公正”理论,这是一

13、种在纸笔测试中有效展示智15能的方法,应该说这类题目使更多的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目前,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命题的思路,以使纸笔测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反映新课程的理念。第一,结合相关内容,在试题中渗透一定的情感因素,如,对做人价值的思考,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等,目的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活动的机会,努力实现“寓教于考” 。第二,设计一些既考查客观史实又反映学生主观感受的,且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使高中阶段学习目标中的思辨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得到一定的体现。第三,注重图、表考题的设计,使学生从“分清史实与史论、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解读图表材料”等方面

14、提高历史学习技能。第四,注意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历史考试发挥促进学生渐次发展高层次能力的正确导向作用。三、纸笔测试中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 ”新课程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有学者认为这些教学目标应转化为考试测量目标。那么,如何实施这种转化呢?就16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三个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在转化实施中有着极大的区别,绝不可一概而论。首先对于“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15、,过去它一直是各种类型的考试关注的重点问题,将它转化为考试测量目标是广大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事情。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如何转化为考查测量目标,目前在我国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中几乎是个盲点。不少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检测,因为对有关的内容和要求只能有一些原则性的描述,如, “培养观点,树立精神,具有真挚感情 ”,等等,这些提法在评价时无法量化测评,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这类目标往往只是陈述了各种“合乎理想的品质” ,而品质结构是复杂的,其定义不明确。在评价时,它受学生的“取悦心理” “动机与行为的不统一”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测量的效度、信度受到影响。那么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测量目标,

16、我们是否就不能有所作为呢?笔者同意一些学者的看法:如果把情感教育目标作出恰当层次的区分,那么我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它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将情感教育目标划分为“接受” (注意) 、 “顺应” 、 “爱好”、 “信奉” 、 “性格化”五个层次的目标。其中前三个层次的目标,结合认识领域、技能领域目标的研究,它们是可以反馈、调节的。而“信奉” “性格化”的目标测试则不可能简单地一次达成,它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尔后才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在校期间, “信奉” “性格化”这两个层次的目标要求,在教育教学的评估上可以暂不考虑,我们的注意力应放在前三个层17次目标上。考试命题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笔者以为在考试题目中(也包括平时的习题)就要具备一定的情感因素,如,有做人价值的思考,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活动的机会,也就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