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812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构建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构成该系统的两大要素,只有建立联动机制,使两大要素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常态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课题。经历 30 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日渐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日渐贴近实际,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什么不太理想?1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研究、探索,如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

2、常态机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整体性教育中有机结合,明确各自担当功能之间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目标,有教学步骤,有教学评估,使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历来存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 “精”和“管用”的统一,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因为无2论什么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对理论的学习和把握也不能脱离实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性质而言,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注重学习书本知

3、识与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体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理论和实践具有各自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即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践学习,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将学生引入一个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园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运用到具体生活、学习中去,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由此

4、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阵地的目标是以学工、社团活动、班级通过日常管理和各类教育活动,联合开展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二者各有优势,将主渠道和主阵地结合起来,能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主要矛盾,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2、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需求。 3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世界观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5、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以传授理论、论证观点、演绎逻辑、展开论述、获得真知为主要目的;日常想政治教育是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以党团组织、社团活动、日常管理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堂理论教学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日常思想政

6、治教育是对课堂理论教学是深化、拓展和延伸,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期间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期。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处在应试教育状态,对一些社会思潮,西方理论,一知半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特别在当前物化的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学生们很难静下心来深入研究理论本身,而极易被某些西方思潮时髦的话语体系、炫目的理论范式所迷惑2。造成这些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4义缺乏正确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理

7、论教育的作用,用正确的理论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充实头脑,纠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和认识,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既需要在理论上正确的引导,更需要从社会实践中吸取鲜活的科学营养。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实践向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试金石。开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深层次意义在于通过实践

8、活动更好地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多地关心身边的事,关注社会,明确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践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亲身参与或体验,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同感,能增强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把握能力,有助于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3、当前高职高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5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构成该系统的两大要素,只有建立联动机制,使两大要素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系统功能最优化的目标。目前,高职

9、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缺乏衔接,各种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二者基本上处于相互分离,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两支队伍“两张皮” ,二是两个课堂“相脱离”。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两支队伍“两张皮”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分离,形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和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隶属学校两个不同的部门,虽然行使的目标一致,但缺乏相互配合,基本上各自为政,各种教育资源缺乏整合。现在实际情况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纯地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是一

10、门融思政教师、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管多部门相互结合、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 目前,思想课教师仅仅是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加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学工管理的形式实施,使得思政教师和从事日常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缺乏衔接和有效的沟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课堂”6相脱离。 从目前教学情况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间,运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建构,活动缺乏整体性安排,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从课堂到课堂,重道德认知,轻实践体验,重理论灌输,轻能力训

11、练,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被固化在教室中。这种情况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从理论到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不深、不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真正达到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工、团委,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功利化、形式化和强制化等倾向,缺乏教育应有的深度。从以上分析中得出当前高职高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个要素的加强,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部门有机统一,齐抓共管,将各种看似不同的教育主体整合为统一的联动机制

12、,明确各自担当功能之间的互动与互补的关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4、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 要改善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脱离的现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须以建立整体运作制度为抓手,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前提,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在多领域联动教育中7形成相互结合、功能互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 4.1 以整体性的视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育人制度。 整体功能的构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有机结合起来,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途径体

13、系、评价体系等统筹考虑,实现统一的有机联系,以发挥整体功能。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运行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首先,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课堂与社团的结合比例,规定学时与学分,有目的地将理论学习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全程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制定专职教师与学工等部门定期沟通制度,通过沟通,一方面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思想、生活方面的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使学工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明确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积极配合,通过学生社团、网站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

14、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从而明确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2 将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即在教8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考核测评方面统筹规划,使二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课,重在理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强,运行方式灵活,正好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不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使命和责任,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恰好丰富了理论教育的内

15、涵,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案例。比如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 ,而是告诉学生“为什么” ;这就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走进基层,而组织调查,走向社会这部分工作,就得由教学团队与学工、团委联合一起,充分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共同完成。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自己走完这一过程,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这种相结合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思维,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把单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巩固知识转

16、变为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知识,使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从而解决了教育的内化和外化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化”走向“真实化” ,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想象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94.3 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综合测评学生思想品德。 考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长期以来思政课考试以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的思想素质,致使学生中“高分低能” 、卷面成绩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相符合的矛盾比较突出,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的政治素养。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建立全面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避免了学生重成绩、轻行为的弊病,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了大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养成教育、促进知行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建立学生品德纪录档案。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学工、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行为,学习纪律,生活作风及参加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