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78017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标准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义词第一部分 文言虚词之: 1. 助词,相当于“的”。虽有千里之能(马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脱笼之鹄(满井游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2. 代词,它,他,她,他们等,指代人或物或事。昂首观之。(童趣) 又数刀毙之 (狼)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3. 助词,补充音节,没有实在意思。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之,助词,补足音节,无义。(曹刿论战)4.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舒缓语气。不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虽我

2、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 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陋室铭)马之千里者(马说)宋何罪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公输)6. 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满井游记)7. 去,往,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多助之至。之,动词,到。(得道多助)为:1. 因为。项为之强。(童趣)2. 表示被动,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为天下唱(陈涉世家)4. 为了。(第四声)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5. 名词,行为,活动。或以二者之为(

3、岳阳楼记)6. 动词,当作,作为。以丛草为林。(童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武林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7. 动词,成为,变为。卒之为众人。(伤仲永)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8. 动词,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9. 动词,表示“做”等具体的动作。(1)做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共工怒触不周山)为屯长(陈涉世家)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2). 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满井游记)(3).修筑。为坛而盟(陈涉世家)(4). 唱。好为梁父吟(隆中对)10给,替(第四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11.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第二声)夫子何命焉为其:其1. 物主

4、代词,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自己的。必细察其纹理。其,它的(童趣)其两膝相比者。其,他们的(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的(马说)2. 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3.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其真无马邪(马说)4. 其实。其真不知马也(马说)5. 其中。公问其故(曹刿论战)6. 那。其船背稍夷(核舟记)而: 1. 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2. 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3. 顺承连词,可译为“就”“然后”。与人期

5、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4.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执策而临之(马说)5.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6. 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7. 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词间)。朝而往(醉翁亭记)8. 表时间,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9. 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10. 修饰关系连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以: 1. 用。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2. 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 按照。策之不

6、以其道(马说)必以情(曹刿论战)4. 凭借。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以此夸能(观潮)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何以战。(曹刿论战)5. 把。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5. 因为,连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7. 表时间,“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8. 以致。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6.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 而,连词。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然:1. 代词,这样。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虽然,公输盘为我

7、为云梯,必取宋(公输)2.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3. 连词,然而。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公输)也:1. 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2. 用于句尾,表确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者:1. 的人。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2. 的原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于:1. 介词,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在。于舅家见之。(伤仲永)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3. 介词,从。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夫鹓鶵发于南海。于,介

8、词,引出动作处所。(庄子两则)4. 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 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6. 对于。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7. 向。告之于帝(愚公移山)焉:1. 怎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2. 句末语气助词,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3. 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乃:1. 才。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2. 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 是。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4. 于是,就。陈胜乃立为王(陈涉世家)5. 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夫:1

9、. 音同“服”,指示代词,那,那些。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 音同“敷”,名词,丈夫。夫起大呼 (口技)3. 发语词,无义。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4. 成年男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并: 1. 连词,并且。并自为其名。(伤仲永)2. 副词,全,都。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3. 和。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自: 1. 代词,自己。并自为其名。(伤仲永)2. 介词,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3. 在。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4. 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三峡)与: 1. 和,同。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2. 与相比较。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10、3. 一起。念无与乐者(记承天寺夜游)4. 参与,欣赏。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5. 给。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6. 通“欤”,语气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因:1. 介词,可译为“乘”“趁”。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2. 连词,可译为“因而”“于是”“就此”等。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因屏人曰(隆中对)3. 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或: 1. 有时。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2. 或许。或以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所以:1. 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 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可:1. 大约,副词。高可二黍许(核舟记)潭中

11、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2. 可以,动词。珠可历历数(核舟记)不可久居(小石潭记)是:1. 代词,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2. 判断动词,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虽1. 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2. 即使。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则1. 连词,就。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2. 连词,假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尔1. 助词。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2. 代词,你。与尔同消万古愁(将进酒)固1. 本来。子固非鱼也(庄子两则)2. 固然。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两则)3. 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4. 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

12、多助)5. 坚决。吾义固不杀人(公输)第二部分 文言实词 动词:舍:1. 动词,丢弃。便舍船 (桃花源记)2. 名词,房屋。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志:1. 动词,做记号。处处志之(桃花源记)2. 名词,记号。寻向所志(桃花源记)寻:1. 动词,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2. 副词,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3.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观:1. 景象。作青鹤白云观。(童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 看。昂首观之。(童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知:1. 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则)2. 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3. 明白。

13、知之为知之。(论语十则)4. 智慧。通“智”,是知也 (论语十则)出:1. 从出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2. 出去。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市:1. 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诗)2. 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诗)买:1. 买。东市买骏马。 (木兰诗)2. 雇,租。欲买舟而下 (为学)名:1. 名词,名字。并自为其名。(伤仲永)2. 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宾客:1. 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2. 名词,客人。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就:1. 动词,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 动词,从事,做。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见:1. 了解。例句: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2. 认清。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3. 会见。例句:见公输盘(公输)4. 引见(音同献)。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公输)乳:1. 动词,喂奶。例句:妇抚儿乳。(口技)2. 名词,奶头。例句:儿含乳啼。(口技)绝:1. 副词,极。例句:以为妙绝 (口技)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2. 动词,尽,消失。例句:群响毕绝 (口技)3. 与世隔绝。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4. 极高。例句:绝巘多生怪柏(三峡)5. 消失。例句:哀转久绝(三峡)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6. 独一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