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577945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绿地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文献综述或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现状调查 城市绿化现状综合分析 文献综述或案例分析 n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规划思想和 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当下规划提供 理论支持和借鉴 n查阅资料,论述某个你所熟悉的典型城市 的绿地系统的特点(Tips:可以从生态、 景观、游憩等任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比较 ) 西方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发展及实践 欧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生态思想与绿地规划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绿地的监测和管理 一、欧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1.1 英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出现与公共地系统 n19世纪前英国的城市公园: 19世纪前,若干公园向市民开放 18世纪,王室狩猎场向民间开放 19世纪,供

2、上流社会活动的林地向市民开放 构成英国早期开放空间系统的雏形 19世纪英国的城市问题与公园建设 n城市问题: 城市工业快速发展:住宅不足、居民区人口密度过大、 城市卫生状况差 n公园建设: 1838 摄政公园(Regent park) 1847 伯肯黑德公园 世界园林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园 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与欧洲传统园林有很大不同: n传统园林由皇室与贵族所建,而城市公园大部分由各个 自治体自主开发; n城市公园具有真实意义上的公共性; n城市公园具有生态、休闲娱乐、创造良好居住与工作环 境的功能; n部分采用人车分离手法,较好地解决了交通矛盾,成为 后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公地

3、保护与开放空间法 公地 是英国各地封建主的所有地,公地内的农民可以在 公地放牧、种植、通行、活动。 n15、16世纪 圈地运动,公地面积与数量迅速增加。 n19世纪,公地成为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侵占公地不断 出现。 n19世纪中叶,公地保护运动爆发。 开放空间(open space) 指“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庭园或者休憩活动场所、建筑 物覆盖率不超过1/20的土地,和没有建筑物的未利用土地” 。 (1906 开放空间法) 开放空间的特性: n使用目的为娱乐休息的空地 n使用者为公众,即具有公众性 n由自治体或国家进行管理,对开放空间的设施维护 也由自治体或者国家保证其财政来源。 1.2 巴黎城市

4、改造与公园 n巴黎城市改造的背景: 居民区供水、排水系统严重不足,住房短缺,交通混乱,城 市环境卫生状况极度恶化。 n城市改造的内容: (1)新建100左右的街道,改造原来的50道路,形 成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网。 (2)改建、新建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上下水道、煤气照明 等。 (3)新建公园、学校、医院等非生产性建筑。 (4)采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与结构,扩大巴黎市界。 n巴黎市郊森林公园的建设 布洛尼林苑(Bois De Boulogne) 文塞纳林苑(Bois De Vincennes) Boulevard林荫大道(福熙大街Foch) 其他公园:毛索公园、伯狄乔门特公园、门斯利公园 1.3 美国的

5、城市公园 n美国早期的城市形态 棋盘状结构,布局无视地形的变化,城市景观毫无特色; 开放空间大部分被占用;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交通拥挤、劳动者居民区面 积狭小造成居住密度过大,引起了如传染病流行一系列 环境卫生问题,并激发了社会矛盾。 公园墓地运动 法国: n大革命后人们对殡葬风俗的看法改变;城市内部用地紧 张和环境卫生状况恶化。 n1801 议会通过立法授权社团组织购买城镇以外的土地 建设公墓。 n1803 巴黎东郊诞生了第一块郊外公共墓地(东郊墓地 Cemetery of the East) 美国 n墓地大多建造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建设结合了公 园设计的手法,被称为“公园墓地”

6、。 n最先在波士顿掀起了“公园墓地”运动 n金棕山(Mount Auburn)(波士顿1831 ) 第一 个美国公园墓地 n春园墓地(Spring Grove Cemetery)(辛辛那提) n佳境墓地(Graceland Cemetery)(芝加哥) n绿树公园墓地(greenwood)(纽约) 公园墓地运动 背景 : n知识分子团体宣扬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 n公园墓地运动提升了人们对公园的兴趣; n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必须通过城市公园的建设来推动纽 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 n1851 第一部公园法通过 城市公园运动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 n

7、弗雷德里奇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与沃克斯(Vaux) n第33号方案“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n特点: 1、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 2、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 3、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布鲁克林市的布罗斯派克公园 中央公园平面 公园系统 n美国的公园系统(Park System)指公园(包括公园以 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 公园路(Parkway)的特征: n 有两个地方车道绕山分成了不同的高度,这一做法后来 成了技术标准。 n 尽量加大公园路的宽度,以防止两侧出现广告牌。

8、n 公园路延伸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在道路两侧采用大量 乡土植物材料间或夹杂着成片的野生花卉,整体效果就 是要尽量减少任何公园路与周围地形的可见边界,从视 觉上让人感到公园路就是乡村景观本身的一个组成部 分。 n 成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点。 n 拥有不同宽度的中央分隔带,采用纵向上的视觉阻挡来 有效地防眩。 n 由多家工程公司通力合作。 芝加哥公园系统 n1869 州议会通过公园法,建造西、南、北三个公园区,并 分别设立三个不同的公园委员会建设和管理。 n1871.10.09 芝加哥大火 灾后重建规划中,有人提议通过建造公园系统,以绿色开敞空间分 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

9、,形成秩序化的 城市构造,诱导城市向良性方向发展 西公园区 洪伯特公园、加菲尔德公园、道格拉斯公园、公园路(威廉杰尼 ) 南公园区 杰克逊公园、华盛顿公园、公园路(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 北公园区 意义: n芝加哥公园系统由于被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公园区分别进 行建设,管理主体分散而且协调不够,没有能够建设成 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系统。 n然而,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隔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以 系统性的开放空间布局达到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以此 来提高城市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的规划手法与思想, 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 统规划的先驱,促进了日本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规划 关东大地震复兴

10、规划的产生。 芝加哥公园系统 波士顿公园系统“翡翠项链” 特色: n公园的选址和建设与水系保护相联系,形成了一个以自 然水体保护为核心,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 公共绿地、公园路多种功能的绿地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 n开创了城市生态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先河; n各类公园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立地特性,采用功能分 离的规划思想与手法; n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美化运动 n1893 芝加哥博览会 城市美化运动的起点 n最具影响人物: 记者兼作家罗宾逊(Charles Mulford Robinson) 建筑师丹尼尔勃南(Daniel Hudson Burnham) n手

11、段 1) “城市艺术”(Civic art):对城市建筑、灯光、壁画、街道等进行 装饰; 2) “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户外公共 空间及商业和社会功能; 3) “城市改革”(Civic Reform):解决城市居民就业以及住房条件; 4) “城市修葺”(Civic Improvement):强调利用清洁、粉饰、修 补重新铺设来创造城市之美 n1791.08 朗方(LEnfant)规划要点: 1、以格子状和放射状的道路网为基底,将放射形的道路作 为主要轴线,在轴线交叉处设置象征意义的广场。 2、以国会议事堂和总统官邸为中心,设置东西轴和南北轴 ,两轴交叉点

12、处设置华盛顿纪念碑。 3、从国会议事堂到纪念碑,设置宽120、长1600的 绿阴大道,并且在其北侧开辟一条连接波托马克河和阿 纳卡斯蒂亚河的运河。 实例: 华盛顿规划 华 盛 顿 中 心区总平面 国会大厦 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 杰弗逊纪念碑 白宫 实例:芝加哥规划 n1909 丹尼尔勃南 n芝加哥规划主要内容: (1)交通运输体系的整治 (2)密歇根湖湖岸的整治 (3)市内道路网的规划 (4)城市中心区的整治 美国的区域绿地规划大都市公园系统 n查理斯埃略特(Charles Eliot) n大波士顿区域公园系统 n考虑到预防灾害、水系保护、景观、地价等因素,作为 一个完整的系统,开放空间应包

13、括5种地区类型: 1、海滨地 2、岛屿和入江口 3、河岸绿地 4、城市建成区外围的森林 5、人口密集区的广场、游乐场和公园 英国的环城绿带规划 背景: n早期工业对城市的污染 n二战后,西方劳资双方的矛盾通过福利解决 n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 伦敦郡的绿带规划 n1890 密斯 提议在伦敦郡的外围设置环状绿带(the Green Circle round London) n1910 乔治派朴勒 在距离伦敦市区中心16的圈域 设置环状林阴道 n1933 恩温 伦敦绿带(Green Girdle)规划方案, 宽34 n1938 绿带法(The Green Belt Act) n1944 P.艾伯格隆比

14、 大伦敦区域规划(Great London Plan) 英国环城绿带功能的演变 n1938: 保证向公众提供开敞空间和休闲场所 n1944: 防止城市蔓延 提供农产品和休闲空间 n1955: 阻止城市地区进一步增长 防止城市连片发展 保持城市的特点 n1961: “阻止城市的增长,绿带可能不很美也不很绿,但没有绿带 城市的扩张就永远不可能停止,这就是在城镇周围设置绿 带的原因。” n1962: “区域层面引导城市形态的手段而不仅仅是控制城市增长的 一种工具”(首次为绿带赋予区域的概念) n1988: 阻止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防止相临城市连成一片 保护乡村不受侵蚀 保护历史城镇的特色和格局 n1

15、989: 除现有法定功能,绿带应有助于改善乡村景观,提高其 景观价值 总结:绿带的功能 1、防止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和城市连片发展 2、保护乡村地区不受侵蚀 3、保护乡村景观 绿带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措施: n保护型措施: 开放苗圃、牧草地、园地、林地、滨水地区、步行专 用道路以及没有建筑物的空地 n开发型措施: 休闲活动的策划与开发、休闲设施的建设、公共开放 空间的确保 绿带内许可开发的项目: 农业、林业 部分公共事业 户外运动和休闲 现有住房的局部改造 现有村庄的局部填充发展 改造利用已有建筑 采矿 大学 停车场和上落点 二、生态思想与绿地规划 2.1绿地规划中的生态思想 n麦克哈格(McHar

16、g) 1969 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 n生态的规划分析法 n在对区域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和区域开发。 在自然环境的评价中,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和运用叠 加法分析评价环境状况。 n规划应该在充分掌握各种自然条件和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制定,规划的结果和产生的开发活动不应当对环境和生 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2.2景观生态学和绿地规划 n景观生态学 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和 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n“斑块廊道本底”(patchcorridor matrix)模式 欧洲学派:以德国为中心,受地理科学、植物社会学、生物 控制论影响较深 北美学派:更侧重于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岛屿生物地理 学 生物空间和生态网络 n生物空间( Biotop ) 指生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的空 间,具有满足栖息和繁殖要求的最低限度的空间面积, 与周围环境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线。 n生物空间系统(Biotopv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