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数学活动.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70844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有效的数学活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追求有效的数学活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追求有效的数学活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有效的数学活动.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家长新教育 下 面, 笔者 通过对“ 体 积和体 积单位” 的 教学案 例的分析, 对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一番探讨。 1.数学活动应当让学生经历观 察、猜测、探索、实 践等过程,活动的内容必须与数学的学习内容密切相 关,并把活动的目标、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 教学案例1】 师: (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 体) 请同学们拿出 自 己桌子上 的橡皮 泥做的1立方 厘米的 正方体 , 摸 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体积很小。 师:请你 用这块1立方厘米 的橡皮泥捏一个你 追 求 有 效 的 数 学 活 动 姚健敏 ( 苏州市胥香小学, 江苏苏州215000) 【 教学案例2】 一年级 的学生一般

2、都有 使用人民币 的经历, 对 人民币多少都有一定 的认识。根据我校 一年级学生 的调查显示,约有85%的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有60%的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关系。 【 教学片段2】 如何认识人民币 师: (投影出示全 套人民币) 我们国 家的人民币 有很多, 用纸做的叫纸币, 用金属做的叫 硬币。这些 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出示5角的 纸币)这张人民币 是多少? 生:5角。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上面有个“5” 。 师:那还有可能是5元、5分啊。 生:还有个“角”字。 (师再列举1元的硬币) 【 主要问题】 没有 联系学生的实际和 已有的生活 经验, 只顾灌输生硬的知识。 【

3、 解决 策略】 从学 生的生 活经验 出发, 寻找 知识 与经验的联系。 学生对人民币有 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有着自己 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只是在方向上有一定的差异。我 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 己在课前收集好所认 识的人民 币, 通过 小组交流 , 丰 富自己 的知识 ; 同 时在这 一过 程中也可以梳理自己 建立的知识基础,学习借鉴别 人的方法,从而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改进设计】 师: 我知道你们今天都带来了一些钱(10元以内) , 现 在就 请同 学们 把自 己认 识的 钱拿 出 来给 大家 看 看。并且在小组里说一说,你认识 了哪些人民币,是 怎么认识的。 (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 及时评价

4、) 师:说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将介绍好的人 民币逐一用 多媒 体出示,并引 导学生 从人民币 的形状、颜色、人 物等不同方面说说自 己的认识,同时教 育学生要爱 护人民币) 【 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刚刚开了头,就 有一些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全部说了出来,结果被教 师指责为破坏纪律。久而久之, 学生就懂得了要跟着 教师的进度走。 这样, 往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 实起点。教师可以事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 识状况,以便在教学中根据学生 的认识实际,灵活地 使用教材,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教

5、学活动。许多教 师在备课时, 首先考虑的往往是 教师怎么教, 而不是 学生会怎么学,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 教案的过程。尽管我们也强调备课要“ 备” 学生, 但在 教案中却很少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最多在教法上 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差别,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 析只是按教材的编排体系 , 认为 学生应该具有, 至于 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却很少考虑。 正因为只考虑了学生 “ 应该的状态” , 而忽视了“ 现实的状态 ” , 从而使对学 生已有知识的分析流于形式。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 宽了,他们的学习准 备状态有时远远超 出教师的想 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却已经知道得清 清楚楚。

6、因此,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 要重视 研究和分析学生, 确立学生的学 习起点, 以使教师更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 !“# 年第期( 总第期) 最喜欢的东西。(学生操作,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 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大? 变化了没有? 教师在教 学中, 要 改变教师演示、 学生观看的 流 于形式的活动方式,多让学生 利用各种学具进行 实 际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联系原有知识和生活 实际,学生的思路便会 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 自 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 验的基础上,就能 逐 步地展开探索, 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能否真 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7、知识,取决于新知是通过 教 师给予还是通过自身探求而获得的。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数 学 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 定的活动,并激励 学 生主动参与 , 让 学生在 活动中 探索、 在活 动中创 新, 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上面这个教学环节, 要解 决的知识 难点是 不管单位 体积的 形状如 何变化 , 体 积单位的大小是一直不变的。在解决这个难点的 过 程中,教师并没有机械 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 利 用捏橡皮泥的活动, 让学生 通过操作、 感知、 探索、 发 现等环节, 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 活经验基

8、础之上,不但要重视 让学生获得学习所 需 的直接经验,更应当重视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这就 要求教师必须从关注教材转到 关注学生,确定学 生 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 【 教学案例2】 师: (出示一个西瓜)这个西瓜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生1:1000立方厘米。 生2:2500立方厘米。 师: (出示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这是一个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现在你能 判断出这个西瓜的 体 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吗? 生:大约4立方分米。 数学学 习要建立在学生已 有的经验之上,这 是 无可厚非的。但这里的经验,不单指学生通过活动获 得的直接经验, 也包括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 生活经 历 中, 或从教师、

9、教 材及其 他媒体中 获得的 间接经 验。 教学中,教师不单要帮助学生 获得学习数学需要 的 直接经验,更应该激发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其 他经验, 使其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建立联 系,以便更好地学 习 数学。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 当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 新知后, 为了强化和巩 固该知识, 并在应用过程中 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 应优化和重组教材 中 的各种练习,尽可能地 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 机会,让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让学生感到学 习 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个环 节中, 由于学生刚刚 认识了体积单位, 对于利用 体积 单位去描述事物的体积还很 不熟练,因此还不

10、 能把 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 已有经验有机地联 系在 一起。这时,教师及 时地出示体积模型,帮助学 生在 已有的数学经验和当前的数 学学习中建立有效 的联 系,促进了知识的迁 移,使学 生产生强烈的求知 欲和 主动探索的兴趣。 3.数学活动要以学生数学思维、 数 学能力的发展 为核心。教师要结合数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高 学生的数学思维和 数学 能力。 【 教学案例3】 师: (出示两个土豆, 一大一小) 请同学们比 较这 两个土豆体积的大小,并说出具体大了多少。 生:没有办法知道结果。 师: (出示两个一样的量 杯,杯中放了同样 多的 水, 水面同高 )我 把

11、两个 土豆分 别放入 两个杯子 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现在可 以比较出来它们体积的大小了吗? 数学 教学呼唤让学生在 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 数学,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 技能,发 展数学思维, 产生爱数学的情感。这突出了活动的数学本质, 强调 活动与数 学学习 的联系 与整合 ,让学 生在观察 、 思 考、 探索和交 流等活动 中, 生成 数学知 识, 发展数 学 思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 手脑结合、注重实 践的习 惯,不仅可 以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 过程、了解知识的 来龙 去脉, 还能促进学生 思维的发展, 有助于激发学

12、生的 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 明确课堂学习的目 的和 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 着问题有针对性地 进行 新知识的探索活动;要认真 观察活动现象并分 析其 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 极思考活动对要解 决的 问题的启发和帮助作用,从 而促进学生对新知 的理 解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活动,让他们在活 动的 过程中学会 观察、学 会思考,并 进行总 结和反思,使 学生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 师要以新课程理念 为指 导, 精心设计活动化 的教学程序, 以平等合作的 身份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认真指导学生进 行自主性、 探 究式的学习,使数学活动成 为有利于促进学生 主动 构建新知、提高学习 能力、激 发和培养创新意识 的有 效活动。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 2 0071 01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