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70745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导案穷人∣人教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穷人人教新课标 作者: 日期:2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人教新课标版9.穷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重点难点】重点: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难点:续编故事,展开想象。【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感情朗读。【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自学课文,找一找,

2、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情感让我们情不自禁。今天,我们就随着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来认识心地善良的渔夫和桑娜,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2.板书课题:9.穷人 3.资料宝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幼年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1851年去高加索从军,曾参加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并在这里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 。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人物心理,形象

3、生动逼真,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穷人、跳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学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请多读几遍,划出你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2)生字学习g tin yun xin i gu ku w ln s mi l搁 填 怨 掀 唉 裹 魁 梧 淋 撕 霉 虑(3)词语理解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抱怨:埋怨。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受:承受。魁梧:(身体)强壮高大。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忧虑:忧愁担心。2.品读课文,

4、深入感悟。理清脉络第一段(第1、2节):讲桑娜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焦急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第311节):讲桑娜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病死,便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第三段(第1227节):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复述故事简答: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中的“穷人” 指的是谁?简答:课文中的“穷人” 指的是渔夫、桑娜、西蒙(2)他们的“穷”体现在哪些地方?简答:从“屋内装饰”体会“穷”(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5、;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从“吃、穿”体会“穷”)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体会“穷”)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从“天气的恶劣”体会“穷”)(渔夫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之下仍然冒险出海打鱼,这里以环境描写写出了“穷”。)问题探究:老师觉得这篇课文中的“穷人”桑娜和渔夫其

6、实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支持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1)从哪些句子还可看出家中整洁、温馨简答: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勤劳)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2)夫妻俩不顾生活艰难收养孤儿:认真体会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看看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它们与桑娜和渔夫的“富有”有什么关系?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品析:“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

7、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品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的前后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品析:文章的悬念终于被解开,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

8、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3)体会抓住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品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思考:作者大量运用省略号反映桑娜什么心理?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简答:沉思,思考问题。复杂矛盾、忐忑不安的心理。思考:自作指什么?自受指什么?宁可让丈夫揍,说明什么?简答:私自把孩子抱回来,没跟丈夫商量。自己甘愿挨揍。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细读: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问题:两次沉

9、默,分别说说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简答:第一次:桑娜会想该不该跟渔夫说西蒙的孩子的事,他迟早会知道的,要怎么样?渔夫可能在想没打到鱼又下雨,这下日子更难过了。第二次:桑娜等待渔夫听到这消息会做出什么反映!渔夫可能在想如何解决这件事。(4)问题探究各学习小组讨论,有人说:“从经济、生活条件方面他们是贫穷的,从精神方面他们又是最“富有”的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简答:同意因为桑娜和渔夫有勤劳、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这个世界才充满着温暖。三、总结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

10、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四、课堂练习思考:“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简答:西蒙死了,孩子总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如果没有人管他们,他们以后怎么办?所以说“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但她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多考虑,只是良心驱遣她本能地这样做了,所以说,“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这句朴实的话中,可以看出桑娜的心地多么善良!五、作业: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呢?把你的感想写下来吧!要求:字数(350字以上),语句通顺。 板书设计: 等待丈夫 9穷人 收养孤儿 生活艰难、朴实善良 丈夫归来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因穷人篇幅太长,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有可能处于一种没有明确目标的放任自流状态,那样将使课堂费时而低效,于是我利用“导读”阅读教学模式两大主要特点是:1、教师的“导”,明确学习方向;2、教师的“导”,调动学生的参与。 不足之处:朗读训练时间不足;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不够真切、准确;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