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4788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语文集备教案第一单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蔗小学学区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一单元集备时间主备人 备课成员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 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单元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

2、法。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教学准备课外收集的古诗、生字词语卡片、ppt等甘蔗小学学区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题1 燕子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程序 具体内

3、容修改补充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燕子外形的活泼可爱。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

4、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口头填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2、这段话从几个方面写了燕子外形的什么特点?3、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燕子的外形?4、你能通过朗读向大家传递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吗?(指导朗读。)四、指导书写生字“燕”“聚”“增”“掠”“稻”1、认真观察字形,注意间架结构。2、在书写本上认真描红、书写。五、板书设计: 1、燕子 乌

5、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剪刀似的尾巴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3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如果说第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燕子外形图,那么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板书:燕子外形图春日归燕图 燕子飞行图 燕子停歇图二、学习“春日归燕图”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

6、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三、自主学习“燕子飞行图和燕子停歇图。” 1作者又是怎么描述燕子的飞行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请在重点词语上做上记号。 3练习。 出示:在( )中,在( )中,燕子( )在天空里( ),唧唧地叫着,有的( ),( )飞到了( );有的( ),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纹( )荡漾开去。 4停歇的燕子停歇又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图片对照“五线谱上

7、的音符”和“电线杆上停歇的燕子”。 (3)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5.想象练习说话: 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四、指导书写生字“尖、沾、偶、圈、漾、倦、符、演、赞”1认真观察字形,注意间架结构。2在书写本上认真描红、书写。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六、板书设计:1、燕子 燕子外形图 活泼可爱春日归燕图 光彩夺目 燕子飞行图 轻快灵活 燕子停歇图 轻盈俊俏教后反思甘蔗小学学区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题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8、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韵,掌握学古诗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 具体内容修改补充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首诗中5个生字,了解诗词的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 .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

9、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交流提出的不懂的词语。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二月春风”比作什么?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赏境诵读,抒发美。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五、小结学法。六、指导写字:“咏、碧、妆、裁、简”七、布置作业:背诵咏柳并抄写古诗。八、板书设计:咏柳柳树碧玉妆成柳条绿丝绦 比喻的巧妙春风剪刀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

10、写本首诗中的两个生字。2.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3.介绍作者。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

11、对后世影响深远。二、读课文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2.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3.猜测终归是猜测,你能吃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吗?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

12、开阔。(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 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13、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三、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四、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