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39796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内容“番茄太阳”主备人 恽华方修改实施人四语备课组成员学习资源分析与链接 本课以“我”的见闻为线索。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盲童的喜爱之情。盲童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她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乖巧懂事,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我”和她相识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她“带给了我许多快乐” 她清脆的笑声感染“我”,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我”,她就是一个最美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里

2、,让我感到了温暖。在行文时有一条主线和一条副线。主线就是文中的“番茄太阳”,明明把太阳叫成“番茄太阳”,文中的“我”认为明明是她心中最美的“番茄太阳”;副线就是“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即“心情灰暗温暖快乐感动”。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用一个“爱”字概括:盲童明明非常可爱,她在享受爱,她也爱他人。“番茄太阳”是爱的象征,明明的父母用他们的深情关爱着明明;在爱中成长的明明学会了把爱献给他人;“我”受到了感染,把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把爱一直传递下去。资源链接:1、搜索卫宣利简介及作品流泪的月饼、两双球鞋等 方法:百度搜索:卫宣利+作品名2、阅读并讲小学语文同步阅读关于爱心的

3、故事:光明心曲、光头的烦恼 3、搜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方法:回忆或采访的方式,了解校园的爱心故事、汶川地震中出现的爱心故事学习关键与重难点1、 感悟盲童明明美好的心灵,体会盲童明明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温暖。2、体会“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番茄太阳”是爱的象征,爱是可以传递的。学习目标1、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策略感悟盲童明明美好的心灵,体会盲童明明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温暖。2、体会“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番茄太阳”是爱的象征,爱是可以传递的。板块环节教师的强调、点拨与激励学生交流学习活动方法理念目标一、导入:复习内容、表达感受(5分)二、品读形象、丰富内心(18分)三、品味

4、心情、深入感动(8分)四、品阅故事、传递爱心(5分)1、 生回忆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2、生完成板书: (课文主要写了盲童明明懂得关爱别人,清脆的笑声感染了我,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我”。)3、生交流(3分):感动、佩服、温暖、快乐、酸涩、惋惜、心疼1、 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3分)(1)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课前感悟、感受 (2)聚焦一点感悟:各组员认真准备发言,争取人人发言。小组长分配发言人。 2、组织大堂交流(15分),交流要点如下(以下内容以学生的发言为序):(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

5、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4)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5)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6)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7) 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8)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

6、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3、孩子们在交流中或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从这些句中感悟到明明是个爱笑、乐观、开朗、坚强、有爱心、聪明、善良的孩子。1、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2分)。1、组织大堂交流(6分)(1)交流要点如下:心情变化过程:灰暗温暖快乐感动(2)交流过程:根据我的心情变化生结合前置学习时对卫宣利的了解等课外阅读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感悟到的明明的形象等自由交流,感受明明的乐观和善良给了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了这样好的心情变化1、 展示课前搜集的爱心故事并互相评价。(5分)交流过程:(1)小组长分工谁代表小组上台展示。(2)学生代表小组上台展示爱心故事。1、大家还记得这篇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了怎样的感受呢?用一个词来概括1、看来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样,感受来源于课文,来源于对文中主人公言行的感悟,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并说说文中的主人公盲童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从文中哪里感受到的?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读到的感悟与思考和小组的同学交流。1、 谁来交流?2、学生交流以“话筒接力”的方式展开,教师或点拨、或鼓励、或引导点评语如:(1)从细微处发现人物的特点,这需要用心投入,就这样说,真好!(2)是啊,平常的耳语,却是这样让人为之动容。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流淌出来的却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善良。3、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明明的形象板书在黑板上1、就是这个

8、漂亮、开朗而善良的孩子,让作者的心情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追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轨迹。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读到的新的感悟与思考和小组的同学交流。2、谁先来交流(1)老师关注孩子们的交流情况,了解前置性学习和小组交流的状态。(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进展加以课堂节奏控制、交流过程中方法的点拨、激发交流学习热情的点拨等尽可能帮助孩子交流到位。1、明明就像“番茄太阳”,温暖着卫宣利阿姨灰暗的心温暖着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爱,到处都有传递爱心的使者,他们都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你给大家带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尊重他们认识世界的

9、价值观,把学生当作教材的一个读者,让他们拥有表达感受的欲望和权利,从生本的角度来说,便是尊重了学生生命的本身。在“生本语文”话题式的教学理念下, “盲童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一具有统领性、开放性的话题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它最贴近文本,是能够引起学生阅读感悟的问题。文中明明的动作、明明的语言、明明的神态都是学生可以揣摩的地方,原来我们是指出地方让学生去品味,生本来了,我们是让学生自己找地方去感悟,这样,学生思维的空间大了,表达的欲望强了,生成的东西自然就多了。从长远看,学生也学会了品味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明的乐观开朗、明明的富有爱心,使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也是文章的一

10、条线索。虽然学生在品味作者的心情变化,但却会又一次地被明明那美好的形象、善良的心灵所感动。主题式阅读是生本理念的一个体现,“一篇带多篇”的阅读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不止于文本。爱心故事的阅读也能让爱心这个永恒的主题在学生的心中传递,在我们的生活中传递。课后的拓展延伸阅读番茄太阳背后的故事,阅读“卫宣利”的其它作品流泪的月饼、两双球鞋课后学习效果分析反馈这节课我以有效进行语文基础训练理论为指导所上的一节语文课。以有效的语文基础训练结合中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心,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品读感悟文本。从课堂实施的具体效果过来说,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值得总结与反思:一、寻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在感悟明明形象时,通过

11、学生的交流我有意地捕捉到了明明的“笑脸”,每每学生交流到“笑脸”的语句,尤其是两处最重要的语段时,我通过加强朗读,加深学生体会。通过“笑脸”的感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明明“乐观、坚强、有爱心”的品格特点。特别是文中的难点:三个“番茄太阳”含义的理解,我都是抓住学生的感悟自然而然地得出答案。第一个“番茄太阳”的理解是结合学生感悟明明说的话“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的意思后,指着黑板强调:在明明心中番茄像太阳,这是明明心中对太阳的特定解释。第二个“番茄太阳”是在学生从文中多处感悟到“笑脸”的内涵后,我再指着黑板点一点。第三个“番茄太阳”是在学生感悟文中最后一句话“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

12、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时引导:你读到了什么?学生点出“爱心”的内涵。课中感觉经纬分明,充分以学为主,又进行适当、适时引导、点拨、激励,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二体现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小组合作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设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生本教育的这个观点,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不谋而合。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一堂课上应该是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对

13、小组合作的理解及具体的操作指导,在学生身上已初现成效。比如在这堂课上:课前,小组长分配展示的任务及明确表达的基本语言;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在交流中改进个体的自学情况,进行得星情况的评定。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连接的有相关的话语,如:“大家对我讲的有什么补充?”马上有同学回应,先肯定前面同学讲得怎样(从正面评价),再说:“我有补充。”等等。每个同学都显得彬彬有礼,语句流畅、清晰。小组成员表现出色时,其他同学报以掌声。通过个体与小组结合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生生动、热烈、快乐、高质、高效地学习,既有效地发展了人的素质,更激扬了生命。课堂上学生情绪饱满,人人参与,思维活跃,发言练习质量较高。如有个男孩在感悟“我”的心情时说:“作者住进了灰色的小楼,这灰色小楼如同她的心情,使她心情更糟。”(不是原话,大概意思如此)我想这是他在个体感悟后又融入其他学生的发言后生发的新的感悟,不简单!还有的学生说:“番茄太阳一直在我心中冉冉升起!”多么精彩的语言!甚至有的学生读到重要的语段会还会情不自禁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很自信,真像个小老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