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99294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知识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电安全系统,(1)安全用电 人体为什么会触电: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导体,它具有一定的电阻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危险;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 以工频电流为例, 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

2、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我们把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称为安全电流。我国规定安全电流为30 mAs,即触电时间在 1 s内,通过人体的最大允许电流为 30 mA。人体触电时,如果接触电压在36V以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不致超过30 mA,故安全电压通常规定为36 V,但在潮湿地面和能导电的厂房,安全电压则规定为 24 V或 12 V。,(2)触电方式,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11所示。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

3、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如图12所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图11 单相触电,图12 两相触电,3.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 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 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 电场。 接触电压: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所承受的电压。 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 如图13所示。,图1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3)、触电原因,3.1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直接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 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

4、时才带电的金属导 体。 触电的原因 常见的触电原因: 1. 线路架设不合规格 2.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 3.用电设备不合要求 4.用电不规范,32 触电的预防,1直接触电的预防 (1)绝缘措施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例如: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0.5M;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1000M。 (2) 屏护措施 凡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屏护装置,应妥善接地或接零。 (3)间距措施 在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 间距。间距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 2.间接触电的预防 (1)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

5、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 (2)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3)自动断电保护 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或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接零保护等。,3. 4 触电急救 341 触电的现场抢救 1.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现场远离开关或不具备关断电源的条件,救护者可站在干 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衣服将其拉离电源,如图15所示。,图15 将触电者拉离电源,触电急救,也可用干燥木棒、竹竿等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如图16所示。 (2)如触电发生在火线与大地间,可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 地面,或用干燥木板将人体与地面隔开,再设法关断电源. (3)如

6、手边有绝缘导线,可先将一端良好接地,另一端与触电者所 接触的带电体相接,将该相电源对地短路. (4)也可用手头的刀、斧、锄等带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砍断或撬 断。,图16 将触电者身上电线挑开,触电急救,2.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 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应静卧休息,并请医生救治。 (3)触电者无知觉,有呼吸、心跳。在请医生的同时,应施行人工 呼吸。 (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 呼吸尚存,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如呼吸、心跳均停止,则须同 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