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5746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专题突破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其之间关系。2学会根据题意所创设的新情境(包括文字、图形、表格等),辨别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命题预测】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判断,结合免调节抗体的分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激素调节激素的分泌等进行考查,题型设计有结构图、表格、曲线等多种形式,以选择题为主,每一年几乎全国各地高考均有考查,是一个高频率考点。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结合细胞生命活动、个体调节等进行考查,仍将有结构图、表格、曲线等多种形式。【要点讲

2、解】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制备(1)实验原理:细胞吸水涨破获得细胞膜。(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3)选材原因: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2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二、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实例(实验)结论(假说)19世纪末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欧文顿认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红细胞膜中脂质

3、铺展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亲水的头部排在膜外两侧、疏水的尾部排在中间。相对于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有3种位置关系: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4、(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4)实例: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白细胞吞噬细菌;胞吞与胞吐;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3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1)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物质出

5、入细胞的方式(连线)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1)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浓度差主要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中,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大;协助扩散中,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继续增加,原因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2)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载体蛋白主要影响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大。自由扩散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3)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通过影响细胞的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P点时,无氧呼吸为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PQ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越多,主动运输的速率也越大。Q点以后:当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

6、后,受载体蛋白数量以及其他的限制因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4)温度【考点透析】考点1细胞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典型例题】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磷脂分子是运动的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不同功能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答案】B【变式训练】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荧光斑点。该实验不能说明()A细胞膜具有流动

7、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考点2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典型例题】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答案】A【变式训练】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分

8、类示意图。已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f可表示主动运输B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g可表示自由扩散C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c可表示主动运输D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d可表示被动运输【答案】B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