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495647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 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 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 *镇12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个村发生事情、哪里有发展,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全镇20个村都深深地留下他的足迹,因为每到一处他都会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头记录下*镇的点点滴滴,为*镇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deb deb xongb,男,苗族,今年31岁,2014年毕业于*民族师范学校,同年分配在*镇芭茅民族小学,2014年至2014年期间任该校教导处主任,因工作认真负责,思想先进,成绩突出,201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10月借调到镇政府办公室工作,2014年调入镇农业服务中心,具体工作在镇党建办,负责党建、外宣、网站管理等工作。

2、 *镇是贵州省100个极贫乡之一,抓好党员教育是关键。为了发展党员,提高党员素质,他不断加深对党章、“十六字方针”及党报党刊学习。他认真完成镇党委及分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自2014年以来,他顺利完成领导交给的培训任务5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00余名,对写入党申请书的每一个入党积极份子,他都认真审好每一份材料,亲自深入了解入党积极份子思想动态,并作好谈话记录,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并向领导汇报。短短的两年,*镇已新增党员88名,入党积极分子152名。他又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的工作思路,走进每一个党员家庭,了解情况,组织动员党员126户养殖牛、羊、兔以及种

3、植烤烟、牧草、中药等产业。为了搞好党群关系,他还亲自到田间地头同群众一起劳动,贵州日报称:deb deb xongb紫红脸庞是太阳更多“照顾”。 2014年4月21日下午6点半,他下班回家途中,在经过芭茅村大塘自然一个急拐弯处,看见有一辆摩托车翻倒在距公路5米处,旁边倒睡着一个人。他便急忙踩下杀车,叫坐在后面的爱人确认一下是不是翻车,爱人却说:“看什么!肯定是翻摩托车的,我们停下来看,万一伤者对别人说是我们撞的怎么办,前面的两部车不都走了吗?我们还是少管些事为好。” “翻车!”他顾不上坐在身后的妻子,从车上跳了下来,快速地跑到事故现场。一辆翻倒的二轮摩托车上面,沾着许多泥巴、杂草,旁边是一个近

4、40岁的中年男子扑倒在地上,中年男子虽然没有看到血迹,但是头肿得很大,呼吸极其微弱,生命危在旦夕,他急忙取电话拨打了120急救中心和镇政府、镇派出的电话。此时,有一个也骑着摩托车的男子走过来说:“伤者好像是我们村的龙某某。” deb deb xongb很担心地说“来,我们帮他翻个身,不让他扑着睡,也好确认下这人是谁,好联系家属。” “是的!就是我村的村民龙某某”那男子很肯定地说。三个人帮伤者翻了个身,并作简单的救护。deb deb xongb又急忙用手中的电话通过三次才联系上伤者的家属,此时他紧张的心情稍稍平静了些。10多分钟后,镇医院救护人员及伤者的家属来到了现场。 “他很严重、快,需及时送

5、到医院抢救。”deb deb xongb很着急地对到来的伤者家属和医生说。医生把伤者抬上了救护车,他看着走远的救护车,才慢慢放下心来。 回到家后,爱人很纳闷地问道:“你今天的举动让我好担心?” 他回答说“如果见死不救,还是一名共产员吗?”接着又对爱人说:“你说下,今天这个人有没有生命危险?” 爱人回答说:“医生都来了,没事的,其实我今天也好担心,万一伤者硬说是我们撞的,该怎么办?” deb deb xongb笑着说:“我们骑的也是摩托车,如果摩托车与摩托相撞,我们怎么会一点都没事,这点常识都不懂。”说完,他和爱人都笑了。 据了解,伤者先后送到松桃县人民医院、*市医院,现已康复无大碍。事后deb

6、 deb xongb同志还不时地去看望他,了解其身体康复情况。 *镇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风光秀丽的乡镇,deb deb xongb为了把*镇宣传出去,他从自己的工资掏出5000元购买了一部相机。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空,他就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走进*镇的各村寨,拍照片、收集资料,到了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加班整理写成文章,配上照片,把*镇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等,发给网站、报社、电视台进行宣传。因持续降雨数日,已经好几天无法到野外采集风景照片了。2014年3月27日早上,天刚放晴,为了将*镇响水洞梯田自然风光宣传出去,他早上5点钟就起床,骑上车一路飞奔到响水洞的最高处,架起相机等着, 7:30分,

7、响水洞起雾起来啦,他把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云海及高耸入云的大山从山脚一直“修”到山顶,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近万亩的梯田,云海与梯田交相辉映,将苗寨环抱其间,宛若仙境的美景记录了下来。回来后又没有顾上吃早饭,急忙整理,将照片发送到网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照片很快就被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网、北京早间新闻、贵阳晚报等20多家媒体采用,更值得高兴的是从“贵州省旅游在线”获悉,松桃苗族自治县*镇响水洞梯田于今年5月被列入“贵州十大梯田风光-中国南部普罗旺斯”。此外,他还将“黔东草海”、皇姑城、*丹霞、苗族舞狮、苗族刺绣等*镇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宣传进了中国的各大媒体,使北京、*、湖南、贵州等

8、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旅游观光的客人慕名而来,*镇的旅游有了起色。2014年,他开始管理网站,他把*镇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上传到了*镇人民政府网站。让外界了解*、投资*。更重要是他又利用自己拍摄的*镇“十二个一”扶贫攻坚的图片制作成展板、视频光盘,让镇领导带到省、市、县等上级领导观看,并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加大了上级部门对*镇的关心和支持力度,为*镇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成果。截止日前,deb deb xongb同志已向新华社、北京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图片网、*日报、*网、松桃报发表新闻200多条,图片500多张(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hAoWoRd.coM),制作展板50多张,宣传

9、光碟8个,并2014年6月,他加入了贵州新闻摄影学会。 debdeb xongb,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干部,虽然个子矮小,但却通过自身的努力,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章、履行了一个共产员的义务,为党旗添上了一滴灿烂的色彩。 第二篇:2014年基层党员干部事迹材料 牢记使命谋发展扎根农村谱新篇 记大井镇党员干部下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迹材料 “百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三农谋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服务群众、项目建设、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 字方针以及县委组织部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人为本,完善制度,协调各方,科学发展,全面调动镇党员干部的积极

10、性和创造性,潜心服务“三农”,为大井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提高认识,转变角色,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大井镇从2014年就成立了下乡工作队,“百名干部下农村,服务三农谋发展”。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大井镇党委下派了挂职锻炼干部分别到7个行政村任职,并成立了下乡工作队。镇副职在行政村中任职副书记,队长和成员由镇党委下派的下乡工作队成员担任,下乡工作队入村后首先向村党支部书记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基本状况,详细掌握农民想法、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在工作队、村组干部和

11、农民群众中留下较好印象,也为进一步适应工作、打开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队通过调研、走访,掌握了各行政村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提高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上报镇党委政府加以解决。 下乡工作队发现各行政村党员群众教育、党员管理、土地结构、基础设施等存有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党员缺乏有效管理,党员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各行政村虽然地理位臵优越,但仍有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土地结构不合理,分散化严重不便于管理;水利设施不健全,有些土地不能及时的浇灌

12、,甚至时常因为浇地的问题引发村民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主导产业支撑,农业种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人均收入不高。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成为制约各行政村发展的“瓶颈”。 针对于各行政村的实际难题,下乡工作队可为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为将这些难题一个一个迎刃而解顺利开展下去。 下乡工作队走街串户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根据各村实际,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进农民家中,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支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激发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下乡工作队利用各村远教终端站点优势,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用并重的原则。在抓好技术培训的同时,有计划

13、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和种养技术等,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目前,全镇涌现出了3名“双带型”村党支部书记和40多名“双带型”党员致富能手,培训了4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建成示范基地6个。下乡工作队通过林西县远教办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实地讲解,专题讲座等,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先后集中组织专家答疑30多场次,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 信息1000多条,帮助解决生产难题近800多个。 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抓好粮食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为了更好的加快发展养殖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增

14、加养殖数量,扩大养殖规模。 下乡工作队想得最多的就是全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问题。把经济搞上去,引导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才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多次召开村级名人座谈会,村民党员扩大会议,成立信用互助协会争取农行贷款解决资金难题,招商引资,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流转、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机井配套、管灌配套等,将土地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统一作物种植,以有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有的村里群众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土地流转,有的群众将土地流转理解成把自己的耕地让镇政府给抽回去了,就不在给我们了。针对于这些难题,下乡工作队成员为他们讲解现代农村的农业发展趋势和土地流转所

15、带来的好处,以及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为其提供优越的政策支持。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下乡工作队通过挨家挨户走访,签字确认了实施土地流转。在下乡工作队努力帮助下,目前,成功土地流转6800亩,新打配机电井17眼。利用土地流转优势,实施了玉米膜下滴灌11000亩;经济林膜下滴灌580亩。 充分发挥生产发展服务员作用,帮助各行政村出谋划策,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立项目、引资金、引技术,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优化养殖 模式、改良品种、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下乡工作队挨家挨户的通过走访调查,进行了祥细的登记确认,根据各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剩余的桔杆和饲草发展肉羊养殖业,以集中饲养与分散饲养相结合,依托产业化扶贫项目和神舟集团养羊帮扶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养殖,推进养羊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养羊业可持续发展,把肉羊产业真正建设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2014年建设隆平、温都、大发、小城子标准化养羊小区4处,发展养羊大户100户,发展养羊户3000户,覆盖贫困人口8000人,年出栏肉羊达到10万只。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大井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加强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山川秀美、安定和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