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495646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15-12-副本(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 李承哲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 所 2015.12.31 目录 1 协同进化的定义及举例榕树与榕小蜂 2 虫媒植物吸引昆虫传粉的策略 3 昆虫取食与植物的防御 4协同进化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昆虫、植物与人类的关系5 1.1 协同进化的定义 1964年 Ehrlich 和Raven 根据对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科植物关 系的研究, 首次提出协同进化(coevolution)理论。 1980年Janzen给协同进化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一个物种的 个体行为受另一个物种的个体行为影响而产生的两个物种在 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三个特性:特殊性,相互性,同时性。 1.2 榕树传粉小蜂共生体系的

2、一对一关系 榕树传粉小蜂共生体系如此长期稳定存在 与它们间许多高度适应的特征分不开。 榕属,隐头花序,依靠榕小蜂进入花序传粉 传粉榕小蜂,在雌花中产卵,虫瘿,其幼虫 唯一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典型互利共生体 Wiebes(1979)通过对榕树及其传粉者的研究 指出, 全世界的榕树约有750种左右,每一种 榕树都专一性地由一种小蜂传粉, 而且每一 种小蜂通常只在其唯一的宿主榕树内生长繁 殖(一对一关系)。 两者关系已发展到一对一、不能互缺的高级阶段,在形态、 生理、行为方面已全面适应。 1.3 两者亲缘关系比较 通过榕属及其传粉小蜂的亲缘关系比较发现 ,当宿主亲缘 关系较近时,对应的传粉小蜂也具有

3、较近的亲缘关系 (Ramiraz, 1974; Wiebes, 1979)。 1.4 榕树传粉小蜂的非一对一关系 142种已研究的雌雄同株榕树中,有45种存在多种传粉小蜂 (Cook & Segar, 2010), 甚至在一株F. natalensis上就记录到4种 传粉小蜂,其中3种成功地为榕树传粉(Compton et al., 2009) 。非洲15%的榕属植物存在共享传粉小蜂的现象(Rasplus, 1996)。 不断增加的非一对一案例的发现正挑战着榕 与其传粉小蜂在物种水平上高度对应的观点, 也显示出两者间协同进化机制的多元化。 榕传粉小蜂体系既存在严格的协同进化关系, 也存在扩散协

4、同进化模式。 1.5 扩散协同进化与宿主转移 1983年Gilbert等把扩散协同进化(diffuse coevolution)定义为 某一或多 个物种的特征受到多个其它物种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的相互进化现象。自 然界中极少存在一对一协同进化的物种关系,各国学者对协 同进化的研究 普遍倾向于扩散协同进化。 非一对一关系产生原因宿主转移 宿主转移是指一种榕属植物的传粉小蜂在另一榕 属植物上定居, 与原来小蜂种群之间逐渐隔离、分 化, 形成新的物种, 这样在后一榕属植物内即有两 种亲缘关系较远的传粉小蜂共存。 小蜂的转移还可能伴随: 原有宿主的暂时消失,导致多个传粉小蜂共存于同一种榕树; 定居小蜂对原

5、有传粉小蜂的排挤,导致两种榕共享传粉小蜂。 2 虫媒植物吸引昆虫传粉的策略 2.1 花的颜色 大都具有色彩鲜艳的花, 其中以红、黄、白三色最常见。 不同类型的传粉昆虫对颜色的辨认能力偏好程度不同,如 蝶类 甲虫 蛾类 蜜蜂 在北半球, 植物的花往往是黄、白、紫色或蓝色(蜂类); 而在靠近热带和亚热带的地方却常为鲜红色(蝶类)。 2.1 花的颜色与昆虫演变相互适应 较原始的如木兰属颜色较淡 甲虫类 独活属、冬青属等花色浅而无光彩 蝇类 蜂类 花的颜色趋于鲜艳(偏黄色和蓝色) 花的颜色和昆虫的视觉相互选择,互相适应, 导致对偶性传粉的出现。 2.2 花的结构 不同形态的花拥有不同类型的传粉昆虫。

6、如蝇类和蛾 、 蝶类等选择辐射对称的花 蜂类选择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的花 蛾趋向平置或下坠的花 ,蝶类喜欢 挺起的花 多样性的昆虫与花结构多样性相互选择,互为适应,是对偶 性传粉的又一原因。 2.3 花蜜腺的位置 不同植物的蜜腺在花上着生部位不同,与花的其它形态相配 合就与传粉昆虫的类型形成一定的相关性。 毛茛的蜜腺外露花瓣基部, 可使蚂蚁、甲虫、 苍蝇、蜜蜂等在取食花蜜时为其传粉。 油菜的蜜腺位于花托上,花萼和花瓣把蜜腺围合在花较深的部 位。因此, 只适宜于较长口器的蜜蜂和蝶类取食花蜜。 2.4 化学信息 虫媒植物吸引传粉昆虫,除花的颜色外,花的气味也发挥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例:花挥发性化

7、合物对蝴蝶觅食的引诱 (1)选择合适的挥发性物质: (2)实验方法: 2.4 化学信息 (3)实验结果 2.4 化学信息 (4)配制合适的引诱剂,引诱实际效果 3 昆虫取食与植物的防御 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了一 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1 植物对昆虫的化学防御 (1)组成型防御 不管昆虫取食与否, 植物体内均保持一定数量的防御物质, 不 因昆虫取食而增加, 但也并非遍株分布、一直不变。 主要是一些次生性物质,如萜类、酚类、生物碱、单宁、糖 苷等。 印楝素,萜类 生物碱,萜类 野生马铃薯,主要天敌为蚜虫,其叶面上有两种绒毛: 含有挥发性的倍半萜烯和二甲基

8、亚甲基十二碳三烯,蚜虫的 报警信息素,触碰绒毛释放逃避; 含有酚类物质, 并与酚/过氧化酶系统相关联,当蚜虫落在叶上 ,绒毛分泌液滴粘性物质使蚜虫粘着其上。 (1)组成型防御 (2)诱导性防御 是植物最为经济的防御机制, 因为防御物质仅当昆虫取食时才 大量合成。 如蛋白酶抑制素,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昆虫消化道内存在 多种蛋白酶,起消化作用。它能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或变构 部位结合, 抑制酶的催化活性,消化功能被破坏,生长发育显 著减慢。 如番茄和马铃薯, 在其不受损伤时 蛋白酶抑制素含量很低, 当昆虫取食后, 植物体内迅速诱导合成这种物质。 植物是如何感知昆虫的危害并主动地启动诱导防御系统? 当

9、昆虫取食时植物组织细胞被破坏细胞壁果胶碎片 被水解酶分解为寡聚的半乳糖醛酸片段激活伤口周围组 织的蛋白酶抑制素基因。与此同时, 内源产生一种“systemin ”的多肽运输于整个植株激活远离伤口组织的蛋白酶抑制 素基因。从而导致新的大量抑制素mRNA被转录, 并以mRNA 为模板合成抑制素原体。原体经修饰成为蛋白酶抑制素, 贮存 在叶细胞的中央液泡内, 与胞质隔离, 用来阻止昆虫的进一步 侵害。 (2)诱导性防御 3.2 昆虫对植物化学防御的适应 没有一种植物能被所有的昆虫取食危害,也没有任何一种植 物能避免昆虫的取食,说明任何植物总有某种防御机制,使 某些昆虫对其无法侵害;一种昆虫总能突破某

10、种或某些植物 的化学防御。 对于植物的次生有毒物质,长期演化使得昆虫发展了解毒、 避毒、贮毒的适应能力。 (1)解毒 香豆素是伞形花科植物的主要防御物质, 代表性的有羟基香豆 素、线型呋喃香豆素和角型呋喃香豆素, 三者对昆虫的毒性依 次升高。呋喃香豆素还是光敏性毒素, 经 紫外线照射后对昆虫的毒性显著增加。 蝶类应对机制: 香豆素 如北美黑凤蝶Papilio polyxenes发展了以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为主的解毒机制, 该 酶可催化打开毒素内的呋喃环。 P450三级结构 P450催化机制: (1)解毒 (2)避毒 蛾类幼虫应对呋喃香豆素机制: 织叶蛾在取食前先将叶片卷起, 而后入内取食,

11、 这样就可避免 紫外线对该毒素毒性的诱导; 冬尺蛾的幼虫在春季很早就孵化,并在栎树叶聚积大量单宁 以前就取食栎树的嫩叶,快速完成发育, 从而避开了单宁对其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3)贮毒 主要用于防御 茴香凤蝶的幼虫在前胸背板的一个袋中积聚茴香油,当幼虫 受到侵犯时,就把这个袋子里的茴香油翻了出来。 乳草蝽取食含强心内脂苷的乳草液汁时,通过后胸背侧腺体 和脂肪体等贮存强心内脂苷,转化为不饱和醛, 分泌体外,驱避捕食者。 乳草蝽 ,达斯- 摩尔虫 4 协同进化理论的发展 4.1 协同进化 1964年 Ehrlich 和Raven 根据对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科植物关 系的研究, 首次提出协同 进化(

12、coevolution)理论。 4.2 顺序进化理论( sequential evolution ) Q:对于Ehrlich 和Raven 的协同进化理论, 多数人能接受植 食性昆虫与植物都影响着对方的进化。但是在一个给定的系 统中, 这种影响是否为交互适应从而形成成对的进化关系? 匈牙利昆虫学家Jermy 在从事多年叶甲与茄科植物关系的研 究后, 认为昆虫与植物对对方进化施加的影响并不对等。植物 的进化是包括昆虫、微生物在内的很多生物的胁迫的结果, 单 就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进化的影响似乎不明显,相反昆虫的进 化是跟随着植物的进化而进行的, 由此他提出了顺序进化理论。 该理论强调昆虫对寄主植物

13、选择机制 (次生物质)的重要性。 4.3 弥散协同进化理论(diffuse coevolution) Q:一种昆虫与其寄主植物成对的相互作用, 是否也会波及群 落中其它昆虫与植物, 由此产生弥散性的影响? 于是Fox (1986)提出弥散的协同进化理论, 认为群落中不同种 类的相互作用非常密切,其中某一种类发生改变, 必然影响群 落中很多其它的种类。 更为常见的类型, 如不同植物演化具有相同的防御系统(如单 宁酸) , 很多昆虫种间也产生相似的适应机制。 4.4多营养级协同进化假说的提出 早在1980 年, Price 等就指出, 不考虑第三营养级, 即昆虫天敌 的作用, 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

14、是不完整。 在综合Ehrlich 和Raven的协同进化理论及Jermy 的顺序进化 理论的基础上, 王琛柱和钦俊德从多营养级互作的角度提出 一个新的假说:多营养级协同进化(multitrophic cevolution)假 说。 在多营养级系统内, 植物昆虫天敌的关系是核心架构。 其中多营养级间的交互作用是生物协同进化的驱动力。 5 昆虫、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在昆虫为有花植物传粉的同时,植物的根、茎、枝、叶、花、 果及种子,都供养着不同种类的昆虫。这种相安的局面,在大约 1万年前人类有目的地种植农作物开始,就产生了人虫之间的 矛盾。 昆虫的取食,减少了人类的收获,迫使人类与之进行资源争夺, 这

15、一斗争已持续到现在乃至将来。人类期望昆虫在认真完成 传粉的工作后不再向植物索取,以致采取许多措施加以干预。 人类分别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式去杀灭害虫。喷 洒化学农药导致昆虫耐药性的出现,迫使人类寻找更有效、 更多种类的药物,促进农药学的发展;化学药物的毒性残留 ,促进了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发展;为了彻底的控制害虫的危 害,出现了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治理害虫。 5 昆虫、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但事实上,迄今为止,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植物,每种都受 几种到几十种害虫的取食为害。 尽管人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但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收 获作物被害虫所毁。因此,即便是在人为干预的条件下,昆虫与 植物的关系仍是密不可分的。 希望以后人类将有能力象驯养其它动物那样,将现今有害的昆 虫种类驯化为无害的或有益的种类, 实现人类与昆虫的和平共处。 5 昆虫、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Herre E A, Machado C A, Bermingham E,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ies of figs and their pollinator waspsJ.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1996, 23(4): 521-5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