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482475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1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水溶的导电能力强,该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D氢氧化铁胶体电泳时阴极颜色加深,证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考点:物质的分类答案:C试题解析:A电解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2、,但不是本质特征,故B错误;C因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产生聚沉现象,H2SO4与Fe(OH)3反应,沉淀又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C正确;D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荷,故D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NH3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a考点:电解质物质的分类答案:B试题解析: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故A错误;B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故B正

3、确;CNH3不是电解质,而氨分子与水分子所形成的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故C错误;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Na:,故D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可冶疗胃酸过多。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BCD考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答案:D试题解析:Na2O、Fe

4、2O3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12O3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CO2、SO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NO2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碳酸钠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钡是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正确;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硝酸钾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错误;醋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正确;N

5、aHCO3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碱性强腐蚀性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应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7.50 mL稀硫酸C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入氢气考点: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答案:C试题解析: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所生成的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氧气,从而帮助燃烧,故A错误;B用10mL量筒只能粗略量取

6、7.5mL稀硫酸,因为量筒本身就是一个粗略的量具,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故B错误;C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四氯化碳浓度大于水,所以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C正确;D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实验开始先通入氢气,故D错误。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D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考点:化学实验答案:C试题解析:A装置为分馏操作,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7、,故A错误;B用图装置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并应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C装置由短管进气可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H2、NH3,由长管进气可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Cl2、CO2,故C正确;D氯化氢密度比空气大,应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6常温下,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答案:C试题解析:A纯碱过量,开始不生成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开始无现象,故A错误;BNaOH过量,开始不生成沉淀,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开始无现象,故B错误;C偏铝酸钠中偏铝酸根遇到少量盐酸中的氢离子,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而过量的盐酸,就是过剩的氢离子与氢氧化

8、铝反应,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最后溶液澄清。所以,少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故C正确; D稀硫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因此溶液不褪色,故D错误。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稍过量铁粉,过滤C除去NH4Cl固体中少量I2:加热,I2升华除去D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通过酸性KMnO4溶液,洗气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答案:B试题解析:A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通入过量的CO2,故A错误;B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B正确;C碘易升

9、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应利用萃取法,故C错误;D乙烯和SO2都能与KMnO4反应,应通过NaOH溶液,洗气才可以出去SO2,故D错误。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Fe与足量稀HNO3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B在1 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0.1 NA 个Al3+C在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0.2 NA个NH3分子D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个数为2 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A试

10、题解析:AFe与足量稀HNO3发生反应,生成正三价的铁离子,故A正确;B铝离子会发生水解,因此在1 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小于0.1 NA个Al3+,故B错误;C这是个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使用22.4L/mol,故D错误。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0.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C常温下,28 g的N2和CO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1mol Na2O2和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11、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C试题解析:A5.6gFe的物质的量n=m/M=5.6g/56g/mol=0.1mol,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2+,故0.1molFe转移0.2mol电子,故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胶粒数目,故B错误;CN2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故28 g的N2和C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2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含原子为2NA,故C正确;D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根离子中的氧为-1价,一半氧原子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另一半氧原子化合价降低,生成-2价的氧,故1 mol过氧化钠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

12、量为1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1NA,故D错误。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B碳酸氢镁中加过量氢氧化钠: Mg2+ + 2HCO3- + 2OH- = MgCO3+ CO32-+ 2H2OC向过氧化氢酸性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铁: 2Fe2+ + 2H+ + H2O2 = 2Fe3+ + 2H2OD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3NH3H20=Al(OH)3+3NH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答案:B试题解析: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氯气将溴离子、亚铁离子都氧化

13、,自身被还原生成氯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A正确;B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Mg2+2HCO3-+4OH-=Mg(OH)2+2H2O+2CO32-,故B错误;C过氧化氢和二价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水,离子反应为2Fe2+H202+2H+=2Fe3+2H2O,故C正确;D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氨水不会溶解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H)3溶于氢碘酸:Fe(

14、OH)3+ 3H+=Fe3+ 3H2O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 H2O+CO2C少量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SO2+ H2O +Ca2+2ClO-= CaSO3+2HclODCa(HCO3)2溶液和少量NaOH溶液混合:Ca2+HCO3-+OH- =CaCO3+H2O答案:D解析过程:A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其离子反应为2Fe(OH)3+6H+2I-=2Fe2+I2+6H2O,故A错误; B 用醋酸除去水垢的化学方程式: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H3

15、COO-+Ca2+H2O+CO2,故B错误; C 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应把SO2氧化成SO42,产物中不可能有CaSO3生成,故C错误; D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碳酸氢根离子部分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故D正确。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答案:试题解析:12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B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HCO3-、Na+、Al3+、Br-C澄清透明溶液中:K+、Fe3+、HCO3-、AlO2-D常温下pH=1的溶液中:Mg2+、Cl-、SO42-、Fe3+考点:离子共存答案:D试题解析: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