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6249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兆平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Advanced Materials: from Lab to Industrialization 刘 兆 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2012年11月13日,2012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刘兆平简介,1976年出生,江西兴国人 教育经历 1994-1998,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化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 1998-2001,山东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1-2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4-2007,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博士后 2007-2008,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20

2、08年10月回国,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全世界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超过4000多亿元,由新材料研究产生的新技术和由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则有着更大的市场。,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大型材料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 产学研用相互脱节 产业链条短,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 产业发展模式不完善 新材料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 研发投入少且分散 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材料产业:200多所大学设有材料学院或材料专业,科研单位300多家,研

3、究人员超10万人,新材料生产形成规模的企业超1000家。,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未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将呈快速健康发展走势。,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应用趋于一体 深入微观层次有目标地发现和开发新材料 计算材料学-模拟-实验的结合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新材料研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新材料研究与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北京市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困境,北京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国第一,但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无优势,主要原因,对策与建议,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两张皮”能否变成“连体衣”?,科技成果能否产业化?能否变成生产力

4、?,创新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国家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全面加速。科技创新的特殊意义在于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探索,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的一轮科学发展,摸索和探索了一些经验。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企业正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控研究院 战略研究中心,成立课题组,成立项目部,成立事业部,成立公司,做大 市场,解决方案 示范应用,技术攻关,产品研制,战略研究 选择方向,反馈研究院,整合外部资源,生产销售,浙江中控集团成立于1993年,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

5、术,2011年销售额达35 亿元。为了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2007年12月,成立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控研究院定位:技术创新引擎、科研管理机构、战略研究中心、资源整合平台、新产业孵化器、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机构如何为企业服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西北工业大学周廉院士感召张平伟博士回国,谋划超导材料的产业化,西部超导材料公司成立,投资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研发生产铌钛合金低温超导材料,2000,2003,2010,2011,2012,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案例1,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面向市场需求,寻找市场空白,自主创新,做别人做不了的东西,最初,许多

6、人在观望,一群书生能否在工艺技术复杂、国内尚无示范先例、建设资金又相对匮乏状况下快速建成产业就成了问号。公司领导顶着压力和风险,鏖战400天,风雨无阻,同舟共济,甚至在建设中面临资金严重缺口时,带头将自己全部积蓄,将居住的房子质押到银行去申请贷款,毅然决然地全部投入到公司中去。,北北京大学学系研究生毕业留校,响应“开门办学”号召,在唐有褀院士指导下,开始研催化剂,研究聚乙烯高效催化剂三氯化钛/氯化镁,发现单分散层现象和原理,将氯化亚铜单层分散在分子筛上,制得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1957,1973,1980,1983,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案例2,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谢有畅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艰辛

7、历程,欣看后生创功业 老骥伏枥效余力,山东大学上硕士研究生 从事氢氧化镁纳米阻燃剂材料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从事一维纳米材料合成研究,日本NIMS做博士后 从事无机层状材料剥离研究,美国SUNY博士后 从事III-V纳米材料合成研究,1998,2001,2004,2007,磷酸铁锂技术转移,2490万元,中国科技计划创业大赛获一等奖,石墨烯产业化技术转移,2.2亿元,高温型锰酸锂中试制备研究,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中试制备技术研究,2010,2013,2012,石墨烯吨级中试制备研究,回国工作,开始锂电池材料研究,首先研究磷酸铁锂和石墨烯,磷酸铁锂中试制备研究,2008,2

8、009,石墨烯复合磷酸铁锂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案例3,刘兆平团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界转型,2011,突破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技术,更多技术转移,墨西科技,我们的“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模式,研究所 战略规划,成立 锂电团队,成立 研究小组,成立中试 攻关小组,技术转移 成立公司,做大 市场,产业化技术攻关,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技术路线优化,人才引进,反馈研究院,企业投资,生产销售,反馈团队,反馈团队,反馈研究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电动汽车,平均年龄27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形成可产业化的材料技术成果,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企业家一起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命题,为宁波市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刘兆平团队的理念,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