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459517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的主体? 4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5什么是文化的创新与借鉴、融合 6 .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温馨提示】 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不是一回事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渠道,包括根本途径和两个

2、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唯一的来源。,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新的主体 (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3、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重难突破 正确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二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

4、消亡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2)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二者关系如下:,4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离开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就失去了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温馨提示】 结合前面一课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5交流、借鉴与融合 教材P5354页 【温馨提示】 交流借鉴融合文化一致或文化

5、趋同,6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途径:1、2、3 其他:主体、必由之路、方向等,单元总结提升,易错辨析 12014北京卷,25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2014重庆卷,8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32013北京卷,25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42011天津卷,4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提示 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易错辨析 52015海南卷,15 县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6、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 提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62015江苏卷,20A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提示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72014天津卷,10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提示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82012福建卷,33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 提示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典例分析 2013 四川卷 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

7、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答题规范: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知识限定: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 客体限定: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角度限定: 题型限定:如何增进,答题规范: 第一步:审设问 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答题规范: 第一步:审设问 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 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答题规范:

8、第一步:审设问 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 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 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 答案 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 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 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变式演练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

9、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一 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观点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相关人士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1)结合材料分析中

10、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2)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 (1)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系社会稳定。,(2)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走出去”,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同时,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利用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增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学生应立足于文化交流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影响及文化与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第(2)问,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其次,要借助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最后,要利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总结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