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一单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26358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一单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 近似数 单元一课 时共1 课时主备人学校黄河路小学第 1课时姓名李红霞王香云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使用人学校黄河路小学姓名李红霞王香云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 习重难点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课前准备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课件导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1、 温故互查读出下面各数,并把它们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20500000 102000000002、 自主探究教师出示信息,1、“华光小学约有学生2200名学生。”全国

2、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小组汇报,交流。三、合作交流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4、 展示点拨请同学们填一填 说

3、一说课件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四舍五入到千位:大约 是( )棵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 是( )棵 归纳方法: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数。求一个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当 四舍五入到十位时,应根据个位上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四舍五入到百位时,应根据十位上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五、巩固练习填一填。八千零五十二万六千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4020000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463820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如果精确到十万位约是( )。4

4、38000在( )万和( )万之间。51453502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其中的三个5分别表示( )、( )、( )。六、课堂检测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们的近似数。 513609( )万 14999( )万 917250( )万562800( )万 123400( )万 398000( )万2.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1965019万 99365100万65372607000万 10600601000万7、 拓展延伸填空1978520万2096820万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板书设计近 似 数 56人准确数 约20万人近似数 23348( )万课后反思

5、课题 从结绳计数说起 单元一课 时共 1课时主备人学校第 1 课时姓名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使用人学校姓名学习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践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的产生。2、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的发展。 3、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方面探索乐趣学 习重难点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课前准备石子、绳导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你知道古时候我们是怎样计数的吗?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变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二、探究新知 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三 、合作交流:(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

6、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一一对应的。(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地进行记数,按群记数。3、符号表示数。(1)古埃及象形数字;(2)玛雅数字;(3)中国算筹数码。(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四、展示点拨 教师介绍有关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的方法。(1) 出示一些壁画图片素材,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受体会。(2)亲身体验。5、介绍有关古埃及象形数字和玛雅数字。6、介绍有关中国算筹数码。五、巩固练习1.搜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或方法。2.为什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学运算?六、课

7、堂检测填空1、 ( )都是自然数 2、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 )也表示自然数七、拓展延伸:通过对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的了解,你有那些想法? 板书设计从结绳计数说起逐一计数 按群计数用阿拉伯数字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课后反思课题 线的认识单元一课 时第 课时姓名课型授课时间使用人学校姓名学习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在活动中使学生会用字母正确的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学 习重难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和射线。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课前准备三角板,不同

8、颜色的线导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一、情境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直线有几种吗?都是些什么线?二、 设问导读,自学探究出示课本的图片,1、看一看让学生辨认从实际中抽象出的直线、线段与射射线。2、认一认出示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3种图形的特征。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说一说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三、合作交流那么怎样读这些线呢?请同学试读,教师强调,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与线段的读法有两种强调:射线必须从端点O读起四、展示点拨指名学生读图读作直线AB或BA,

9、或直线L;图读作线段CD或DC;图读作射线OF。五、巩固练习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六、达标检测把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1)把( )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2)( )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线段。(3)线段和射线都是( )的 一部分。 七、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课后反思 课题相交与垂直 单元一课 时第 课时姓名课型授课时间使用人学校姓名学习目标1 通过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能用三角尺画垂线。2 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锻炼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学 习

10、重难点1明确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三角板一套、一张正方形纸、每组一个方体。导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1、 温故互查 1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平行?我们可用什么工具来画平行线?怎样画平行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二、设问导读,自主探究 1摆一摆 拿出两根小棒任意摆一摆,看看两根小棒都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并画出样子。 说明:两条直线除了平行外,还会(相交) 。相交的两条直线会形成一个交点 2.折一折 用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把折痕画出来。小组讨论:怎样验证你折的痕迹是不是互相垂直呢? 三、合作交流1

11、、你能说一说教室里或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吗?2、画垂线 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垂直关系,那么画垂线当然也是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先画一条直线。四、展示点拨步骤:画一条直线; 用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 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画一条直线; 标出一个直角。五、巩固练习1、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试试看,你能画出几条?2、3.右图中从点到直线BE的线段中( )最短。六、达标检测(一)填空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 )种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 与一条直线垂直的线有( )条。 正方形的两组对边( ),相邻的边( )。(二)、判断1.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就一定互相垂直。 ( ) 2.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 )3.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 ) 4.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不一定是直角。 ( )5.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七、拓展延伸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你觉得怎样设计更合适?画一画。 1、提示:“合适”怎么理解? 2、试着画一画。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课后反思课题 平移与平行 单元一课 时姓名课型授课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