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98064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教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技术,刘 健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Senior Member,IEEE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 要 内 容,外加信号法 故障信号法 单相接地定位 综合方法,外加信号法: 强注入法 弱注入法 故障信号法: 故障稳态信号法 故障暂态信号法 综合方法:,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各条线路之间特征比较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各区域入点和出点特征比较,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判据,外加信号法,1,“拉路法”: 利用接地故障线路拉闸后故障现象能够消失的特点,选出故障线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区域定位。 该方法

2、必然会造成对非故障线的停电。,外加信号法-1,“S注入法”: 在发生接地故障后,通过三相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向接地线路注入特定频率的交流电流信号,利用信号探测器检测各馈线和馈线段的该信号,实现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 该方法利用处于不工作状态的接地相PT注入信号,无需增加一次设备,也不会对运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注入信号强度受电压互感器容量影响,一般注入信号比较微弱,尤其在接地电阻较大或者接地点存在间歇性电弧时,检测效果不佳。 改进方法:“直流开路、交流寻踪” (针对间歇性电弧,但不利于绝缘恢复),外加信号法-2(弱注入法),注入变频信号法: 根据故障后位移电压大小不同,而选择向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

3、副边注入谐振频率恒流信号或是向故障相电压互感器副边注入频率为70Hz恒流信号,然后监视各出线上注入信号产生的零序电流功角、阻尼率的变化,比较各出线阻尼率的大小得出选线判据。,外加信号法-3(强注入法),残流增量法: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增大消弧线圈的失谐度增大相应故障点的残余电流,对比各条出线在消弧线圈换挡前后零序电流的变化量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区域定位。 灵敏度和可靠性较高,不受电流互感器等测量误差影响,但是此方法需要增加专门的设备。,外加信号法-4(强注入法),中电阻并入法: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中性点暂时并入中电阻,增大零序电流,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区域定位。 灵敏度和可靠性较

4、高,但是需要增加专门的设备,且不利于瞬时性单相接地的处理。,外加信号法-5(强注入法),故障信号法,2,故障稳态信号法,2.1,工频零序电流比幅法: 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在数值上等于所有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和,通过比较各出线零序电流幅值的大小可以选线。 在系统中某条配线很长时,可能会误判,且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其选线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另外,此方法易受电流互感器不平衡,线路长短、系统运行方式及过渡电阻的影响,检测灵敏度低。,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1,工频零序电流比相法: 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从线路流到母线,健全线路零序电流从母线流到线路,两者方向相反,据此可以进行故障选线

5、。 这种方法在出线较短、零序电流较小时,相位判断困难,另外受过渡电阻和不平衡电流的影响较大,也不适用于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运行方式。 。,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2,谐波分量法: 故障电流中存在着谐波信号,以5次谐波分量为主。由于消弧线圈是按照基波整定的,对5次谐波的补偿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判据:故障线路的5次谐波零序电流比非故障线路大并且方向相反。 不受消弧线圈影响,但是故障电流中的5次谐波含量较小(10%),检测灵敏度低。 。,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3,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 由于线路的对地电导以及消弧线圈的电阻损耗,使得故障电流中含有有功分量。利用故障线路有功分量比非故障线路大且方向相反的

6、特征构成保护判据。 不受消弧线圈影响,但是由于故障电流中有功分量非常小且受线路三相参数不平衡的影响检测灵敏度低,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为了提高灵敏度,采用瞬时在消弧线圈上并联接地电阻的作法加大故障电流有功分量,但会使接地电流增大,加大对故障点绝缘的破坏。,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4,零序导纳法: 利用各条线路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计算出的测量导纳构成保护判据,即对于非故障线路,零序测量导纳等于线路自身导纳,电导和电纳均为正数,对于故障线路,零序测量导纳等于电源零序导纳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导纳之和的负数。两者在复导纳平面中的范围存在明显界限,据此作为保护判据。 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但过渡电阻较大时,电网的

7、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均很小,影响测量导纳的测量精度。该方法对于接地点伴随不稳定间歇电弧的短路故障时几乎失效。,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5,负序电流法: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负序电源阻抗比较小,故产生的负序电流大部分由故障点经故障线路流向电源,非故障线路的负序电流相对很小。利用负序电流分布的这一特点构成保护判据。 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弧光接地能力。但是系统正常运行时也会存在较大的负序电流,并且负序电流的获取远不如零序电流的获取简单、准确。 。,基于故障稳态信号的方法-6,故障暂态信号法,2.2,首半波法: 基于故障发生在故障相电压接近最大值附近这一假设,故障相电容电荷通过故障线路

8、对故障点放电,使得故障线路单相接地电流的首半波和非故障线路的方向相反。 只适用于故障相电压在峰值附近接地时,而对于电压过零点附近接地的情形,首半波电流的暂态分量值很小,易引起误判。此外,首半波极性关系正确的时间非常短(远小于暂态过程),且受线路结构和参数影响,检测可靠性较低。 。,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1,基于暂态特征频段的方法: 研究了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入端零序阻抗的相频特性,并根据相频特性将频率分为不同区域,定义了线路首容性特征频带(SFB),在该频带内,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幅值最大,且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极性相反,利用该频带内暂态零序电流的这一特征构成保护判据。 不受消弧线

9、圈影响,但在故障过程中(尤其是间歇性电弧接地)中,故障线和健全线的方向参量 的区别不是时时存在(有可能同时为0)。,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2,衰减直流分量法: 通过故障发生在过零时刻时,高频暂态分量小而衰减直流分量较大的特点构成判据。对于非故障线路,流经的零序电流中仅含有暂态电容电流分量,不含有电感电流分量,故没有衰减直流分量;对于故障线路,流经的零序电流主要是暂态电感电流,其衰减直流分量很大。 该方法在电压过零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而当电压越是靠近峰值时灵敏度降低。,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3,参数识别法: 配电网零序网络在一定频率下,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健全馈线和故障所在馈线的故障下游终

10、端识别的电容为正,故障所在馈线的故障上游终端识别的电容为负,以此为依据进行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 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网架结构、故障发生时刻、电弧间歇程度等因素影响,适用性、可靠性高。,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4,相电流突变法: 健全线路以及故障所在线路的故障下游的终端,同一点测得的三相突变电流相同。而故障所在线路的故障点上游的终端,两健全相的突变电流相同,而与故障相在幅值和波形上都有很大差别,因为后者还含有故障点电流。利用此差异特征进行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 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影响,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5,行波法: 行波测距法: 配电网分支多、线路短,影响定位效果。

11、 行波极性法: 对采样率要求高。,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方法-6,单相接地定位,3,配电网单相接地区域定位判据,测点(入点),测点(出点),测点(出点),无特征,无特征,无特征,配电网单相接地区域定位判据,测点(入点),测点(出点),测点(出点),有特征,有特征,无特征,配电网单相接地区域定位判据,测点(入点),测点(出点),测点(出点),有特征,有特征,有特征,配电网单相接地区域定位判据,测点(入点),测点(出点),测点(出点),有特征,无特征,无特征,特征: 参数辨识法:辨识出电容为负 相电流突变法:至少一相电流突变量与其他两项差异明显 首半波法:单相接地电流首半波极性相反 负序电流法:负序电

12、流较大 零序导纳法:测量导纳为负 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零序电流有功分量较大 谐波分量法:5次谐波较大且极性相反 工频零序电流比相法: 工频零序电流方向相反 工频零序电流比幅法: 工频零序电流幅值较大 中电阻并入法:工频零序电流幅值较大 残流增量法:工频零序电流幅值较大 “S注入法”: 特殊频率的奇异信号幅值较大,配电网单相接地区域定位判据,单相接地区段定位:根据各分段开关配电终端的参数识别结果,综合判断单相接地所在区段,提高故障定位的可信度和健壮性。,基于参数识别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与区段定位方法,-,-,-,+,+,+,+,+,+,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容错定位,利用信息冗余消除或减弱非健全故障信息的影响。 (漏报、误报、错报),-,-,-,+,+,+,+,+,?,91%,0.5%,2.5%,0.5%,0.5%,0.5%,0.5%,2.5%,0.5%,1.0%,综合方法,4,基于“熄弧倍增”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 熄弧开关与中性点投中电阻配合 可妥善处理瞬时性接地,改进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增加零序电压闭锁 可无主站自动隔离单相接地区域,谢谢大家!,刘健 总工程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 Senior Member of IEEE 邮编:710054 电话:13319183017 E-mail: powersys263. n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