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5248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科试题(分宜中学、会昌中学、莲花中学、南城一中、永新中学、瑞金一中、遂川中学)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252=50分)柳州市地处珠江水系上游,蜿蜒的柳江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壶形,导致柳州市几乎每年都遭遇洪水威胁。上世纪末柳州市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将柳江与城区隔离开来。下图所示为防洪堤一段,在一定季节,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此时蔬菜长势旺盛。回答下面小题。1. 图所示照片拍摄的季节最可能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 居民该季节能够在此地种植蔬菜,最主要是因为A. 河漫滩土壤肥沃,蔬菜品

2、质好 B. 河漫滩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C. 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 D. 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3. 据悉,有关部门将会对防洪堤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予以铲除,主要是因为其会A. 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 B. 给防洪堤带来安全隐患C. 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 D. 遮挡道路影响居民通行【答案】1. D 2. B 3. B【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蔬菜长势较好,根据材料,蔬菜生长在河漫滩上。汛期过后,河漫滩裸露出的荒地较多,夏秋为雨季,此时最可能为冬季。【2题详解】广西平原沃土较少,当地居民在河滩种植蔬菜,其原因最可能是河滩地是荒地,选B。【3题详解】高秆农作物由于植株

3、高大且根系发达,汛期时会影响防洪,故防洪堤外河滩严禁种植玉米、香蕉等高杆农作物,选C。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C. 松嫩平原 D. 内蒙古高原5. 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夏至日当地昼长稍长于14小时B. 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正南C. 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大幅度为4652D. 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答案】4. A

4、5. B【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从题干中“.秋分日北京时间,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可知,当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14:10 时,则当地所在经线的度数为1200-(14:10-12:00)*150=87.50E; 从题干中“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0,因为此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地位于450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0E,450N)。松嫩平原介于(4501482756N,东经130131350526N),塔里木盆地位于(3642N,7590E),准噶尔盆地(4548N,8090E),内蒙古高原,位于(40N,

5、100120E);则该地可能位于准噶尔盆地。【5题详解】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为500=900-(x+23026),则该地纬度为16034N;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南侧,则当地正午日影朝南。根据已经掌握到知识可知,在200纬线上的白昼最长为13时13分,而该地纬度小于200,则该地最长昼长少14小时;当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50,则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0,从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因为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冬季风,所以该地冬季农业生产不受低温冻害影响。考点

6、:考查时间计算和区域定位,考查学生地理的计算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地球运动的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 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B. 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

7、作用C. 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D. 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7.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A. 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B. 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C. 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D. 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

8、肥力,据此选B。【7题详解】大雪出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出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此时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 放大量烟尘B. 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C.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

9、,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D. 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9.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 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浓烟雾范围比较大,而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加上此时盛行西南风,而新加坡西南面苏门答腊岛也有分布,所以该雾霾来自苏门答腊岛,并不是新加坡人口密

10、集,生产生活排放的烟雾,AB错。烟雾往东北方扩散,说明此时吹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末春初,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忙着剪羊毛,C对。故选C。【9题详解】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西侧处在迎风坡降水多;冬季盛行东北风,东侧处在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因火山喷发带来火山灰,土壤肥沃,有机质多,C错。北印度冬季洋流向西流,带动马六甲海峡海水向西,流速较快;北印度洋夏季海水向东流,马六甲海峡海水向西北流速减缓,D对。故选D。【考点定位】东南亚地理环境特征读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

11、答下面小题。10. 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A. 入海口 B. 出山口 C. 发源地 D. 中下游11. 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12. 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 农业用地 B. 港口用地 C. 生态用地 D. 住宅用地【答案】10. D 11. A 1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通过河流的沉积物可以判断位于河流的中下游,通过沉积和侵蚀可以判断河道的移动方向。【10题详解】河流主要沉积在一侧,所以不可能是入海口和 出山口;发源地主要以侵蚀为主, 中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选择D。【11题详解】河流东岸侵蚀西

12、岸沉积,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自西向东,选择A。【12题详解】甲地靠近河流,地势低洼,不利于发展农业,A错;沉积为主,不利于港口建设,B错;生态用地,可以保护河岸,C对;地势低洼,土质疏松,不利于建设住宅,D错。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回答下面小题。13. 该山可能是A. 长白山 B. 太行山 C. 贺兰山 D. 武夷山14. 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

13、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 B. C. D. 15. 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 该山地东南坡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答案】13. D 14. C 15. D【解析】【1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武夷山位于亚热带,所以D正确。【14题详解】图中II表示平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

14、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图中的符合要求,所以C正确。【15题详解】此图是1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下左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下右图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17. 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 2点前后

15、 B. 6点前后 C. 14点前后 D. 18点前后【答案】16. C 17. C【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故选C。【17题详解】获取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据图可知此时位于中午前后,故选B。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富士康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下图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0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该数据中心建筑物高度约为A. 10米 B. 20米 C. 30米 D. 40米19.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