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5205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制电路原理图讲义(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制电路原理图,2016.3.19,2.1 电路原理图绘制流程,建立项目文件(*.PrjPCB) 创建原理图文件(*.SchDoc) 设置绘图环境 在绘图页放置元件 需事先添加相应的元件库 必要时需自己创建原理图元件库,并绘制元件 原理图连线 编辑调整 ERC检查并生成网络表(*.Net) 存盘,2.2 创建原理图,建议首先新建一个专门管理该项目的文件夹; 新建项目文件 新建原理图(一定要建立在项目下),新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注意:上机及考试时要将文件保存在最后一个磁盘,千万不要保存在系统桌面或C盘! 因为:系统关机或重启后会自动还原,新建一个项目 PCB_Project1. PrjPCB,新

2、建一个原理图文件.SchDoc,新建项目文件的方法,【文件】【新建】【工程】 【PCB工程】 在【Projects】面板中,创建项目的默认名为“PCB_Project1.PrjPCB”,给项目重命名的方法,在“PCB_Project1.PrjPCB”工程名上单击鼠标右键,【保存工程为】用户需求的路径下,并将工程重命名,指定路径,重命名,新建原理图的方法,在“PCB_Project1.PrjPCB”工程名上单击右键,执行【给工程添加新的】 【Schematic】命令,系统创建一个默认名为“Sheet1.SchDoc” 的原理图文件,给原理图重命名的方法,在“Sheet1.SchDoc” 名称上单

3、击鼠标右键,执行【保存为】,可对其进行重命名,指定路径,重命名,2. 原理图编辑环境,面板控制中心,原理图编辑区,【元件库】面板,工具栏,菜单栏,【查看】【工具条】,实用工具,对齐,电源,数字器件,3. 原理图纸的参数设置,【设计】 【文档选项】 【】【Preferences】,1)【设计】 【文档选项】,设置图纸大小、方向、标题栏、颜色、栅格等。,有关栅格的说明,捕捉栅格(Snap Grid) 元件和线等图形对象只能放在捕捉栅格,默认10mil 用于元件在图纸上对齐定位 可视栅格(Visible Grid) 屏幕显示的栅格,默认10mil 用于画图人员看清元件位置 电气捕捉栅格(Electr

4、ical Grid) 在该栅格内,连线线端自动对齐元件管脚,并显示红叉(电气热点) 用于连线,一般捕捉栅格应大于电气捕捉栅格,电气热点,2)【】【Preferences】,展开Schematic,设置原理图参数,Schematic General 设置原理图环境参数,General,选中该复选框,Schematic Graphical Editing 设置图形编辑环境参数,Schematic Graphical Editing,不选中该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2.3 对元器件库的操作,调出元器件库面板,2.3 对元器件库的操作,【库】面板,当前加载的元件库 Miscellaneous Devic

5、es.IntLib,查询条件输入栏 如 Res*,元器件列表,模型预览,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元件的模型类 仿真模型,封装模型,点此切换3D/2D视图,加载和卸载元器件库,【设计】【添加/移除库】,目前已装载的库列表,2.4 对元器件的操作 1. 元器件的查找,查找的两种方式 知元器件名称,在【可用库】中查找 知元器件名称,不知其所在库,在系统中查找 操作方法有两种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发现器件】 或单击【库】面板上的【查找】按钮,1. 元器件的查找,简单查找页面,1)简单查找,查找结果,符合条件的元器件个数,2. 元器件的放置,例:放置电阻 元器件库 Miscellaneous Devices

6、.IntLib 元件名称 Res1 双击名称 放置元件,3. 编辑元器件的属性,进入元器件属性编辑页面方法 【编辑】【改变】 选需改变属性的元器件 直接双击某元器件,双击元件库中元件名称-RES1,放置电阻到原理图上,双击原理图上的电阻符号,设置元件属性,1)元器件属性编辑页面,修改电阻值,并使其可见,一般不选中该复选框,一般选中该复选框,电阻的封装,属性修改示例,属性编辑前 属性编辑后,有关元件标识的说明,在原理图上放置元件时,若事先不做任何设置,元件的标识都是?,如R?,C?等; 给元件设置标识时需 注意: 原理图上的标注号不能有遗漏,也不能重复,元件标识重复,遗漏了元件标识,2)自动给各

7、元器件添加标识,Altium Designer可自动给元器件添加标识 元件放定前 Tab键,在元件属性设置中先确定元件的起始标识; 元件放定后 利用菜单【工具】【注释】,自动给未标注元件添加标识。,元器件自动标注方法(1),元件未放定前,Tab键调出属性设置页面,先修改标注号,然后依次放置同类型一批次元件,则各元件相继编号,元器件自动标注方法(2),用系统提供的自动标注功能对元器件标注 方法: 【工具】【注解】菜单,自动标注页面(1) 确定“标注顺序”,自动标注页面(2) -确定“更新更改列表”,自动标注页面(2) - 更新更改列表后,自动标注页面(3) -确定“接收更改创建”,自动标注页面(

8、4) - 依次“生效更改”“执行更改”“关闭”,自动标注结果,标注前,标注后,4. 调整元器件的位置,方法有二: 【标准工具栏】中的排列工具 菜单【编辑】【对齐】,2.5 绘制电路图,元器件的电气连接 1)绘制导线 2)绘制总线 3)绘制总线入口 放置网络标号 放置电气节点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放置电源或地端口,连接点junction,元件part,导线wire,总线bus,网络标号netlabel,总线分支bus entry,端口port,电源地线端子powerport,电气对象示例1,图纸中的端口 sheetentry,电气对象示例2,图纸符号 sheetsymbol,(1)绘制导线(wir

9、e),方法有三: 执行【放置】【线】命令 快捷键:先单击p,后单击w 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线】图标 画线状态 注意红色“米”字标志的电气热点,开始导线连接,连接2个元器件,折线的绘制,起点,起于元件端点处 注意红色叉的出现,转折处单击鼠标左键,终点,终于元件端点处 注意红色叉的出现,绘制导线(续,P19-20),不规范的连线方式 超过元器件的端点连线; 连线的两部分有重复。 解决方法 在元件端点处连线; 元件连线尽量一线连通,少用直接将其端点对接的方法连线; 注意随时根据需要缩放视图,避免在缩小视图中看似连接,实则没连上或连过头的情况 。,1. 超过元器件的端点连线,正确的连线端点对端

10、点,错误的连线超过端点连线,正确连线的结果,错误连线的结果,2. 连线的两部分有重复,待连线图,正确的连线 -端点对接,错误的连线 -连线两部分有重复,正确及错误连线的可视结果相同,实则不同,3. 视图缩小时看似连上的情况,(2)绘制总线、总线入口、网络标号,总线的概念,总线,1)总线(Bus)的概念,总线是一组具有相同性质的并行信号线的组合,如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 实际上,原理图中的总线没有任何实质的电气连接意义,仅是为了绘制原理图和查看原理图方便而采取的一种简化连线的表现形式。,2)总线入口(BusEntry),总线入口是连接总线和管脚连线的“桥梁”; 画总线时必须画总线入口,

11、不能用一小截斜连线代替总线入口(虽然形式上很像),更不能将连线直接与总线相连。,总线入口,3)网络标号的概念(1),网络标号是每个电气连接通路的名字 如果设计者不给网络起名字(给某网络设置网络标号),系统会自动对该网络分配网络标号。,3)网络标号的概念(2),具有相同网络标号的连线属于同一电气连接通路。,3)网络标号的概念(3),具有相同网络标号的导线或元器件引脚,无论在图上是否有导线连接,其电气关系都是连接在一起的。,U1的Q0脚与U2 的D1脚相连,3)网络标号的概念(4),电缆 排线 线号,总线、总线入口、网络标号的绘制,放置工具 注意红色“米”字标志的出现 即,总线入口、总线、网络标号

12、均需确定电气 连接关系的建立,总线 Bus,绘制总线入口,绘制总线,绘制网络标号,总线入口 BusEntry,网络标号 NetLabel,总线、总线入口、网络标号绘制中的快捷键,快捷键 空格 90度逆时针转向 Tab 调出属性设置页面 在绘制对象落定到图纸上之前,单击Tab键 Shift+空格 改变走线形式 其间“空格”可切换走线顺序 如,先斜后直先直后斜,几种走线形式,网络标号的属性设置页面,(3)放置电气节点,系统在默认情况下: 会在导线的“T”字交叉处自动放置电气节点,表示电气上的连接; 但在“十”字交叉处,因无法判别该处导线是否连接,故不会自动放置电气节点。,T字交叉处系统自动放置连接

13、点,十字交叉处没有自动放置连接点,(3)放置电气节点,放置电气节点的方法 执行菜单命令【放置】【手工节点】,放置电气节点后,自动放置的电气节点,手动放置的电气节点,电气节点处的显示设置,【】【Preferences】 【Schematic】 【General】,注意:没有连接点的十字交叉处网络上是没有连接的。,(4)放置输入/输出端口,什么是输入输出端口?,(4)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利用输入/输出端口,也可完成两点间的电气连接。 具有相同名称的输入/输出端口在电气上是相连在一起的。 这种连接方式一般只使用在层次原理图的绘制过程中。,例:Peak Detector-Multi Channel,(

14、4)放置输入/输出端口,方法 菜单【放置】【端口】 布线工具栏【放置端口】 注意红色“米”字标志,输入/输出端口属性,未指定类型 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 双向端口,放置名称为OFF的输入端口,电路端口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同一张原理图中,拥有相同名称的电路端口存在电气连接特性。 端口的【Style】属性与【I/O Type】属性是独立的。 如一个【Style】属性为“Left&Right”的端口并不意味着【I/O Type】属性是“Bidirectional” 即,端口的符号风格只是改变符号的外观,并不改变其电气连接特性 电路端口的名称并不用来命名该网络,这就意味着系统将自动为该段网络命名。,放置

15、电源或地端口,电源/地的概念 实则为网络标号,放置电源或地端口,方法有三: 菜单【放置】【电源端口】 布线工具栏【VCC 电源端口】 实用工具栏【电源】 注意红色“米”字标志,2.6 绘制原理图的相关技巧,页面缩放 使用键盘 PageUp / PageDown 放大/缩小视图 End 更新绘图区域,恢复正确显示状态 实用菜单 【查看】 实用鼠标滚轮 Ctrl+鼠标滚轮上/下滚动 放大/缩小视图,2.6 绘制原理图的相关技巧,元件的复制、剪切、粘贴与删除 普通操作 灵巧粘贴 【编辑】【灵巧粘贴】,灵巧粘贴,选中该项: 使能粘贴阵列,阵列粘贴的列数和相邻列的间距,阵列粘贴的行数和相邻列的间距,粘贴后的元器件编号及管脚号的顺序排列,“纵列”灵巧粘贴,“行”灵巧粘贴,灵巧粘贴中的“文本增量”设置,原理图实例(1),原理图实例(2),端口,网络标号,RES2,Cap Pol1,杂元件库里没有,需查找,搜索LF347BN所在的元件库,搜索的结果,注意多元件芯片,对应元件所在的元件库,“+”说明该元件是个多元件芯片, 芯片里含有多个部分, 可点击“+”展开看到其中的各部分,多元件芯片,LF347的Part A,LF347的Part B,多元件芯片 - 运放LF347,内含四个运放,LF347BN的属性设置,编号,注释,多元件芯片中的部分,其他常用元器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