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实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385045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污泥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活性污泥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活性污泥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活性污泥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活性污泥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1 -活性污泥实验一、实验目的1、 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2、 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3、 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 K、Ks、Vmax、Y、Kd、a、b 等的测定。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2)活

2、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Monod 方程:(1)SKsVdtSmax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Ks-饱和常数,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2) 0)(dtSVeQRSeQo整理后,得(3)dtV)(于是有(4)SKsVXtSeoSmax)(而 ,F/M 为污泥负荷。MFQ/完全混合曝气池中 S=Se,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5)ax1aVSeKseSot(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 为横坐标,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线的斜率XtSeo为 ,截距为 ,可分别求得

3、、Ks。maxVKsax1max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Ks,所以有(6)SeKsVSeKsVdtS即 (7)Xto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2 -以 Se 为横坐标,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可求得直线斜率 K。XtSeo2、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动力学方程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的基本方程式:(8)XvKdtSYdtY-活性污泥微生物产率系数Kd-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自身氧化率-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Xv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殖量为:(9)XvVKdQSeaYX)(将上式各项除以 XvV,得(10) voVv)(而 MrFXvVSeoQ/)(F/Mr - 污泥去除负荷

4、以 为纵轴,以 (污泥去除负荷)为横轴,直线斜率为 Y 值,Kd 为纵轴XvVSeo)(截距。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方程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和其本身在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都是耗氧过程。这两部分氧化过程所需要的氧量,由下式求定:(11)bVXvSeoaQO)(2O2-混合液需氧量a-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b-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12)bVXvSeoav)(2以 (污泥去除负荷)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可求得 a,b 值。VXvSeoQ)(O2三、实验设备1、 带有挡板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沉淀池2、 空气压缩机3、

5、 原水箱4、 泵5、 空气扩散管四、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后,会出现“登录”对话框,请认真填写班级、姓名、学号三项内容,它们将被记录到实验报告文件当中。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3 -同时还可以选择实验内容,选“不测定耗氧速度” ,则实验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稳定在2.0mg/l,且不需要调节压缩机调节阀来适应活性污泥微生物变化引起的需氧量的变化,减少实验操作,简化实验内容。2、打开原水进水阀,弹出进水阀调节面板,调节阀的开度,向曝气沉淀池中注入原水。3、点污泥接种图向曝气池中接入培养好的污泥。4、点击压缩空气调节阀,并调整阀门开度,向曝气池中输入氧气。5、点击回流挡板高度调节的上下按钮,调节挡

6、板高度,使沉淀池中的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以保持实验过程中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 )稳定(1300-3000mg/l) 。6、点击剩余污泥排放阀,调节阀门开度,以调整泥龄保持在一定的范围(5-15 天) 。7、观察右边的数据,并不断调整溶解氧浓度(Do ) 、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 ) 、泥龄(SRT) 、污泥负荷(F/M ) ,待其稳定后,开始记录数据。8、点击原水 BOD 调节的上下按钮来调整进水水质或者点击原水进水阀门来调节水量,以改变不同的污泥负荷(0.2-1.2)。9、调整溶解氧浓度(Do) 、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MLSS) ,使其稳定在上一次测定值,改变泥龄(SR

7、T) 、污泥负荷(F/M) ,待其稳定后,记录数据。10、记录四组数据,实验完毕。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2、计算结果: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4 -3、底物降解与底物浓度曲线:4、活性污泥增长曲线:5、底物降解曲线: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5 -6、耗氧速度曲线:六、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终保持溶解氧浓度(Do)保持在 2.0mg/l 左右;2、在保持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1300-3000mg/l)稳定的情况下,测定不同的污泥负荷(F/M)时的各项参数。MLSS 的稳定靠溶解氧、回流比和泥龄的调节来实现。注意排泥流量,保持泥龄(SRT)在 5-15 天 , 污泥负荷越高,增长的污泥越多,排泥量越大,泥龄也越短。 七、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