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84992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典例探究】材料一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 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 蚀荒漠化、 盐碱化等类型。材料二 从荒漠化的成因角度分析,人 类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活动方式,又导致了荒漠化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因 为过度垦殖,荒漠化常是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因过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的井泉附近常见到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因为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在一些内陆河和山麓冲积扇

2、地区, 则因为对水资源的不当利用而引发荒漠化扩展;而在工矿区、居民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荒漠化呈点状、线状扩展。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列各题的具体情况,回答:1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 BC D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22003 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C西

3、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3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西北某地进行生态调查,他们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式的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 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 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1000 米以外,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哪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我国的哪个地区?A过牧呼伦贝尔草原B滥垦科尔沁沙地C滥伐黄士高原D滥采河西走廊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所给材料中发现并提取有用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属学习型

4、的题目,学生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不仅从材料中了解一些教材以外的有关荒漠化灾害的知识,而且在完成上述三题过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荒漠化灾害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原因、分布特点、分布地域的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域差异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首先,受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的控制,不同的自然灾害常多发于一定的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同时,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人类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第 1 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低湿滩地因其地势较低,地表水流较多,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的沉积作用,而非侵蚀作用;梁地地势较高,在地表水流较多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水蚀

5、作用;而毛乌素地区总体上为比较干旱的地区、开垦旱地会导致土地沙化;因而,土地荒漠化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第 2 题,从图示来看,图示地区荒漠广布,河流多而短小,从山区流出,消失在荒漠之中。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结合材料可以判断此地不是斑点状荒漠化圈分布。第 3 题,从兴趣小组考察路线的植被变化来看,离开抽水井越远,植被生长的越好,相反地是离抽水井越近,植被反而荒芜,由此也不难判断此类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答案:1C2A3A【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而严重,主要是因为A气候类型多样B地形复杂多样C地域辽阔、幅员广大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2我

6、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3中国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主要是A大陆面积最广,地质条件复杂B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大C大陆内部断裂构造多,岩浆活动频繁D地处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运动活跃4关于我国生物灾害形势复杂而严重的地理背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域辽阔,气候多种多样B南北东西跨度都较大,地形复杂,自然带多样,水文土壤植被类型多样C人类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链,生态环境脆弱D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增加,大量的外来物种入侵导致5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

7、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B生态环境相对脆弱C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6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7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B东部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8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春夏之间,华北

8、东北B冬春季节,华南华北C春秋季节,西北华北D春夏季节,华北华南9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的A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与平原交界地带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原区交界的西南山地地带C南方湿润多雨的丘陵山地和西北山麓地带D北方暴雨集中的太行山区与黄土高原地区10在我国某些自然带之间的过渡性不稳定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多种自然灾害常呈现群发的特征,下列过渡性地带自然属性不明显的是A北方农牧交错带 B水陆过渡带C山地平原过渡带 D城乡交接带二、综合题11据统计,从公元前 206 年到 1949 年的 2155 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 1029 次,旱灾 1056 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9、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 变化,全国 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 世纪 70 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 1133 万公顷,到 90 年代增加到 2067 万公 顷, 20 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干旱缺水对农业 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1)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两种灾害中,受灾面积较广的是,其频繁发生反映出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3)为避免两种灾害的发生,祈求风调雨顺,旧中国许多地方建有,该景观对有明显的指示作用。(4)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有、等。(5)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受旱面

10、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是。12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地理背景:(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该省区受害点数约为,主要分布在该省的地区和地区。(3)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该省区受害点数约为,主要分布在该省的地区。(4)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5)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地区。【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

11、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 D长白山地2下列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火山爆发强烈地壳活动强烈暴雨集中外力作用强烈A BC D3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我国邻近其中的一条地震是一种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来减轻其危害我国不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A BC D4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2001 年冬季,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 现象,河水泛滥,一时成灾,回答 57 题。5黄河乌海段

12、冬季发生决堤成灾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暴雨成灾B台风过境,普降大雨C发生了凌汛现象D大堤多年失修6造成此次决堤现象的过程一般出现在A夏季与冬季 B冬季C夏季 D初冬与早春7此次决堤现象还可能发生在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C叶尼塞河 D淮河以下材料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年 代 50 60 70 80 90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8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

13、的进一步恶化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 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 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 与我国长期的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强密切相关。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由 诗经得如此描述,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黄河汾河流域一带是山清水秀,物产富饶。如今,该地区却是生态脆弱,灾害多发。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 910 题。9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兴修水利毁林开荒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多次改易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大增落后的轮荒等耕作制度露天煤矿的开采A BC

14、 D10关于图中各地区森林现状以及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潮、台风多发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生态良好C 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沙尘暴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多滑坡、泥石流e 地区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A BC D二、综合题11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雨带位于 A 地区时,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灾害。但东北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此类灾害,原因是:。(2)当雨带移至 B 时或 C 时,我国北方会出现天气,这是因为受的影响。当雨带移至 C 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天气,这主要是受控制的结果。(3)我国历史上在 B 地区出现过三次世界级的特大洪涝灾害,它们出现的年份分别是、1998 年。其中 98 年长江在 7 月 2 日、7 月 24 日、8 月 7 日、8 月 12 日、8 月 17 日连续出现六次洪峰,反映了这年锋面雨带出现的异常现象,原因可能是:。98 年夏季长江径流量不是历史最大,但水位却屡创历史新高,其原因可能有:,今后要注意。(4)每年的季节,我国东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