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348322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说明(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基地分析与规划总体思路 二、功能定位与功能构成及规模 三、空间布局与设计意向 四、综合交通与市政规划 五、地区开发实施策略,南京市城市中心地区规划设计 CONCEPT PLANNING OF PUKOU CENTRAL DISTRICT NANJING,2,一、基地分析与规划总体思路,1解读设计任务书 2认识浦口中心地区 3认识基地条件特征 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4,1解读设计任务书 11规划设计范围 规划范围:12.97Km2。 研究范围:53.30Km2。 体现功能多元化与建设长期性特征的中心区。 12规划设计条件 不得调整、不宜调整、可以调整 规划重点对弹性条件的优化整合 13规划

2、设计目标 发展商务、文化娱乐、都市产业等功能,适度发展零售商业、餐饮娱乐、休闲游憩、高档居住等必要的辅助内容。 重点对功能定位与构成进行论证。 14规划设计内容 功能定位和构成;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空间形象塑造与典型地段城市设计;开发实施操作与启动区研究。 把握空间结构的弹性和近期启动区的可操作性。,4,2认识浦口中心地区,跨江发展的大南京的重要城市功能区,发挥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战略要点,“一城三区”多中心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自然环境条件最独特的新市区中心,区域协调,有序发展,功能多元,特色塑造,5,3认识基地条件特征,山与江之间, 自然条件优越,以农用地为主, 用地潜力较大,坐拥江河

3、湖水, 以水为自然特色,中部建设地区, 启动难度较大,6,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功能定位; 基于生态保护基础上的空间整合利用; 基于江城山湖有机融合的空间特色塑造; 基于高效人性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建构; 基于有序发展的经营城市理念与实施策略。,7,二、功能定位与功能构成及规模 1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2功能构成 3主要设施规模,8,1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1.1南京需要什么样的副中心? 南京需要提供一个带动江北开发、撬动跨江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1.2浦口需要什么样的中心区? 浦口需要一个在高层次上整合区域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中心区。 1.3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新中心? 需要能够体现

4、未来时代发展需求、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新中心。 1.4基地适合建设什么样的中心区? 体现基地自然环境条件,区别于南京其他中心的依山亲水的城市特色中心区。,河西中心地区,浦口中心地区,新街口地区,仙林地区中心,9,1.5 我们将规划建设怎样的中心区? 功能定位: 带动南京都市区跨江发展的副中心; 服务浦口新市区、辐射皖东等地区的城市新中心; 具备生态休闲功能的城市特色中心区。 规划目标: 辐射带动的中心服务之城; 山水交融的绿色生态之城; 时尚现代的文化娱乐之城; 弹性开放的有机生长之城。,10,2功能构成,基于不同层面区域地位的功能要求 服务于江北地区和浦口新市区的服务功能; 服务于长三角、南京都

5、市圈的功能。 基于不同服务对象的功能要求 满足普通市民的基本服务功能; 满足高层次人群特殊服务功能; 满足政府行政管理服务的功能。 基于本地区资源条件的特色功能 基于城市中心区发展趋势的功能,中心核心功能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和商业零售等; 中心辅助功能文化娱乐、科技服务、行政办公、会议展览等; 地区特色功能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 基本服务功能生活居住、体育健身等功能。,11,商业:南京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设施建筑面积为4050万m 。 商务:按南京人口1000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60%,三产占就业人口 50%,商务办公占三产就业人口15%,人均办公面积20m计,南 京需商务办公面积900万m

6、。假设商务办公60%70%集中在市级 中心,约为540630万m 。假设新街口集中200万m 、河西副 中心100万m ,仙林、东山新市区中心各50万m ,浦口中心区 商务办公量按150万m预留。 行政:按主要区政设施相对集中布局,参照同等规模城市行政办公中心 建设规模,行政中心建筑面积按10万m左右预留。 体育:参照国家“三馆一场” 标准,规划体育健身用地15公顷左右, 建筑面积约8万m 。 文化:包括会展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影视中心等,参照国 家相关标准和同类城市设施规模,规划预留用地约25公顷。,3主要设施规模,12,三、空间布局与设计意向 1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2圈层式的功能

7、布局 3轴-核结构的空间格局 4山城江相互呼应的空间形态 5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形象,13,1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山城江的宏观格局 带状组团中观结构,14, 以水为特色的微观资源 沿江城区中唯一滨江湖面; 水域占基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绿水湾,15,2圈层式的中心区功能结构,地区特色功能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 基本服务功能生活居住、体育健身等功能。,中心核心功能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和商业零售等;,中心辅助功能文化娱乐、科技服务、行政办公、会议展览等;,16,土地利用规划,四带 双核 五区,17,核心区选址:交通可达性;基地条件;空间形态。,18,3轴-核结构的空间格局,“核” 商务区的实核,

8、环湖区的虚核。 “轴” 中央活动带的硬轴,七里河与定向河两条虚轴。,19,4山城江相互呼应的空间形态,20,采用“大疏大密”的手法,构筑近山低、滨江高、核心高、周边低的山、城、江空间关系。,21,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22,江看城,浦珠路看城,纬三路城,23,生态优先大疏大密总体舒展长于自然又融于自然,24,25,地下空间规划利用,26,中心区的有机生长:横向伸展;纵向生长(地面地下空间);弹性用地,27,5塑造各具特色的 城市功能区形象,51 核心区 52 中央活动带 53 环湖文化休闲区 54 滨江休闲景观带,28,51 核心区商业、商务区,形成水城相映的中心区形象;高层区结合轨道站点安排在

9、丰字河路两侧;加大了路网密度。,29,行政办公和文化活动中心,安排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丰字河路两侧。,核心区行政、文化,30,52中央活动带,连接山水城林的景观轴; 串联中心主要功能的功能轴; 融入各项活动的公共活动带。 她以城市景观起始,到自然景 观结束,“在繁忙的都市中,它提 供了一个可以让人透气的地方, 一片安静的绿洲。”,31,中央活动带自然生态区段,中央活动带 城市人文区段,32,中央活动带文化休闲区段,中央活动带市民公园区段,33,53环湖文化休闲区,环湖文化休闲区既是江城之间的过渡区,又是中心功能区和滨江休闲区的延伸,环湖安排文化公园区、游船码头区、会议展览区、时尚休闲区等功能

10、。,34,文化公园区位于湖西南岸,以自然景观为主,文化休闲设施以低层为主。 游船码头区位于湖心岛南,湖区可进行以中心或滨江为背景的不同形式的 水上演出。,35,会议展览区包括主会展区和酒店服务 区,会展区结合轨道4号线站点设置, 以水平舒展建筑为特征。超高层五星 级宾馆成为整个中心区的空间控制点。 时尚休闲区结合自然水系形成步行街区 以高档商业休闲、滨江景观住宅为主。,36,54 滨江休闲景观带规划,主要资源:长约4KM的滨江岸线、太平天国营垒旧址、浦口老火车站、南端的湿地、码头等; 不利条件:高差3-4M的江堤、滨江快速路、取水口与水源保护区等。,主要功能区:北段-“旅游娱乐活动区”; 中段

11、-“览江自然生态区”; 南段-“悠闲工作度假区”。,37,北段-“旅游娱乐活动区”,,38,中段-“览江自然生态区”,39,南段-“悠闲工作度假区”,40,滨江: “观江望城、品尝江鲜”的滨江休闲景观带; 中心湖:“游湖泛舟、亲水戏水”的文化休闲公园; 七里河/定向河:“城中森林、生态水岸”的生态健身长廊; 珍珠河:“小桥流水、滨水人家”的生活休闲带; 目标:生态环境优良、滨水景观丰富、水城有机融合、地方特色鲜明的滨水公共空间。,胜利圩,定向河,长江湿地,41,四、综合交通与市政规划,42,区域联系:对南京都市圈内长江以北城市交通辐射力较强; 与南京都市发展区内城镇交通联系紧密。 功能定位:浦

12、珠路/滨江路区域辐射功能最强的快速路; 纬三路/纬七路是联系主城和江南的重要快速通道; 丰字河路是联系浦口主要功能区的生活性干道; 沿山大道具有重要的旅游景观功能。,1区域交通联系与主要道路功能定位,43,2国内外城市经验借鉴,构筑快捷的快速疏解系统:中心地区周边应构筑便捷的快速路网,疏解中心地区密集的交通流。 提高中心地区的路网密度:核心地区应构筑密度较高的道路网络,特别注重支路网的构建。 建立公交优先交通组织模式:构建以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相互配合的公共交通组织模式,减少中心地区的私人小汽车出行量。 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按照“适度供给”原则进行需求规划与管理。,44,3交通规划目标及总体战略

13、规划目标:构建浦口中心地区高效、多元、和谐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满足地区未来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需求,提升浦口区的城市竞争 力和辐射影响力。 总体战略:建立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提高中心区的对外辐射力;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相互配合,提高交通与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满足多元化的交通出行需求; 实现差别化的停车供应战略,确保中心区交通的有序高效。,45,4道路系统规划 41交通需求分析 预计规划用地内居住人口约10万人,就业岗位数约15万个,推算中心区高峰时间的出行量为9-11万人次/小时。规划按照公共交通60%,步行及自行车占15-20%,小汽车交通1520出行比例进行道路交通的配

14、置。 42总体路网结构 “以方格网为主,核心区密、沿山沿江因地制宜”的路网格局。,46,43快速路系统 规划在中心区外为构筑了“井”字形的快速路系统,加强内外交通的衔接,增强其对外交通的辐射效率。 44干道系统 规划“四横五纵”干道系统,与快速路衔接,增强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城镇的交通可达性。“四横”分别为中央大道主干道和其两侧的次干道、七里河路主干道;“五纵”分别为南北向贯穿整个浦口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丰字河路和其两侧的次干道、沿山大道、珍珠路次干道。 45支路网系统 核心区按照150-180米间距(地块2-3公顷)、住宅区按照250-300米间距(地块7-9公顷)、沿山沿湖地区因地制宜的原则安

15、排支路网系统。,47,5、公交系统规划 构建由大运量轨道公交、中运量快速公交(BRT)以及常规公交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 51轨道交通 地铁4号线调整到中央路,优化了4号线线型,提高了核心区的交通可达性和辐射力。 地铁4号线结合用地功能设置1个枢纽站和3个中间站。江北轻轨线沿丰子河路设置1个枢纽站和2个中间站。 52快速公交(BRT) 在浦珠路设置1条中运量快速公交(BRT)线路,补充中心地区轨道线网密度的不足。在中央路附近设置与地铁4号线换乘的枢纽站点。配合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地铁4号线,江北轻轨线,48,快速公交(BRT)专用道,设在浦珠路中央分隔带相邻车道上,停靠站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4

16、9,53常规公交 过境公交,公交线路穿越基地,在基地内设有中途站点; 起迄点公交,公交线路的终点或起点在基地内,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站设立公交换乘节点。 内部公交环线,在基地内串连人流密集区和换乘站点,解决基地内部出行问题; 结合步行街的小型公交,连接沿街的重要商业商务节点,起一定代步观光作用。,50,53常规公交 过境公交,公交线路穿越基地,在基地内设有中途站点; 起迄点公交,公交线路的终点或起点在基地内,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站设立公交换乘节点。 内部公交环线,在基地内串连人流密集区和换乘站点,解决基地内部出行问题; 结合步行街的小型公交,连接沿街的重要商业商务节点,起一定代步观光作用。,51,53常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