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经济特征、制度环境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估计,目录,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四、随机前沿模型的引入及其构建 五、实证结果分析 六、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一、引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OFDI)开始迅猛增长,逐渐成为国际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并开始取代国际贸易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项本武,2009)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高达1.39万亿美元,存量达到23.59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之所以会快速发展,是因为它不仅给投资母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帮助母国获得国际市场和赚取外汇,还能够缓解国际收支压力,促进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加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对于投资母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 意义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鼓励下,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进步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1]。
可以预计,“走出去”战略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仍将继续鼓励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和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有多大?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本文借助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3-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主要的2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我国新时期对外投资政策提供 政策建议 [1]数据来源于商务部“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简明统计”,,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 其对母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在出口贸易方面,Egger(2001)借助15个欧盟成员国家的面板数据并利用GMM方法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出口替代效应Helpman et al.(2004)以38个国家52个产业为样本,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也支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具有替代关系的观点但Camarero and Tamarit(2004)对大多数欧盟国家、日本和美国的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存在互补关系,即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出口贸易。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对外 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仍存在分歧 在经济增长方面,大部分国外学者都支持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母国经济增长如Lee(2010)实证研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存在从对外直接投资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我国学者魏巧琴和杨大楷(2003)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并进行了Granger检验和DF、ADF检验,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途径,则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不明显的结论冯彩和蔡则祥(2012)的研究也认为对外直 接投资在我国不同区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差异性 在促进就业方面,Masso et al.(2008)以爱沙尼亚为例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国内就业然而对母国就业影响分为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投资两种情况讨论,如Debaere et al.(2010)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短期内会降低国内就业,但投资发达国家对国内就业增长效应不明显Cuyvers and Soeng(2011)研究了比利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比利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促进了母国就业,但没有发现对低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影响了本国就业。
我国学者于超和葛和平(2011)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姜亚鹏和王飞(2012)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即一线城市及沿边城市呈负相关,其他城市呈正相关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多数从经济因素方面考虑东道国经济因素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固然有重要影响,但东道国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也 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逐步崛起,学者们也开始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相关文献侧重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经济效应和影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方面,虽然有学者考虑到了制度因素,但大多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制度因素的作用,实证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其次,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但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十分重要,较少有学者将二者同 时纳入模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大部分研究都是以中国为引资大国视角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而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发展潜力的研究相对缺乏 基于以上几点,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并将东道国经济特征和制度环境因素纳入模型之中。
一方面可以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可以分析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本文研究的主要步骤为:首先,从东道国经济特征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选取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其次,引入和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模型参数结果和效率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测度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的指标主要有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本文借鉴项本武(2009)的方法选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流量指标作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因变量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使用对外直接投资年度流量不存在滞后性,更能反映当年经济发展状况和变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有较长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发展期,使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受历史因素影响较 大,故不宜选用 (二)解释变量 1. 经济特征 投资母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文解释变量中的经济特征,是指东道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经济政策、能源禀,,赋、基础设施等经济方面影响投资母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因素,本文主要从要素禀赋和对外经贸关系两个方面选取了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外资政策和对外贸易4个变量作为衡 量东道国经济特征的指标。
(1)市场规模 利用国外市场是对外直接投资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本文选取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市场规模的指标GDP不但可以衡量东道国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也包含了人口因素即消费潜力Buckley et al.(2007)的研究也认为中国对 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GDP)显著正相关 (2)资源禀赋 我国有许多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资源寻求的目的,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东道国资源要素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东道国年度能源产量(Energy)作为资源禀赋的代理变量,能源产量指各类一次能源——包括石油(原油、液化天然气及非常规来源的石油)、天然气、固,,体燃料(煤、褐煤及其他衍生燃料)和可燃性可再生能源和废物——和一次电力,本文均换算为石油当量 (3)外资政策 一个国家(地区)的外资政策直接影响着其吸引外资的规模,东道国宽松的外资政策有利于我国对其投资;相反,东道国限制外资的流入,我国对其资本投入将减少本文借鉴张宏和王建(2009)的方法选用对外资的开放度(Openness)作为外资政策的代替指标,其值为东道国当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FDI)总量与GDP的比重。
(4)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理论上,二者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替代关系一方面,对外贸易发展能够提高出口企业品牌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增加企业利润,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占领国外市场的两种手段,前者对后者具有挤出效应本文选择我国与东道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 额(Trade)作为衡量对外贸易的指标2. 制度环境 东道国不同的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重大,本文所指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局势、人民主权、法制质量、政府行政效率等一系列有关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因素一般来说,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合理的进行,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之一完善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能够带给投资企业更为公平合法的环境,减少企业投资的风险,是市场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由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很难量化,本文根据谢孟军和郭艳茹(2013)的研究,选取能够反映一国(地区)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全球治理指标(WGI)作为衡量制度环境的代理指标全球治理指标主要包括公民话语权、政治稳定、政府效率、规管质量、法制状况和贪腐控制等六个方面的指标,每个指标根据从低到高打分,区间为0-100分,本 文取其均值代表全球治理综合水平。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3-2012年间我国与2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总共250个观测值,它们分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蒙古、伊朗、阿联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典、荷兰、巴西、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苏丹这些国家(地区)既包含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域,也包括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国家(地区)我国对这25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总存量的比重达到80%,因此选取这些国家(地区)作为分析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指标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来自2003-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东道国GDP数据和FDI总量来自UNCTAD;(3)东道国能源产量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4)东道国吸引FDI数据和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5)全球治理指标数据来自于The 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数据 库一)随机前沿模型引入 随机前沿技术(SFA)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随着Battese and Coelli(1995)面板数据前沿分析达到成熟,并在实证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对经济效率、企业生产效率等研究。
随机前沿技术是测算潜力和效率较为成功的工具,引入随机前沿技术的前沿生产函数(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反映了在具体的技术条件下和给定要素组合下,企业各投入组合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传统生产函数(即平均生产函数)只反映各投入要素组合和平均产出之间的关系所以与传统生产函数相比,前沿生产函数可以通过比较实际产出量和最大产 出量之间的差距反映出企业产出的潜力和效率 对外直接投资潜力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另一国(地区)所能达到最大的投资水平,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则为当前实际量与潜力的比值传统测算潜力的模型往往利用OLS方法进行估计,估计出来的潜力也只是各种影响因素下的平均值,小于既定条件下的最大值(即潜力)相应的,效率,四、随机前沿模型的引入及其构建,,测算也不准确,经常大于1实际上,现实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量是不可能超过其“前沿”水平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也不可能超过1,因此传统的分析模型在估算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和效率方面存在偏误通过引入随机前沿技术,随机前沿模型便可以克服上 述问题 本文选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