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06517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资源量评价(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2005年年5 5月月2020日日 提提 纲纲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 关基本概念关基本概念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的程序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的程序 三、准备工作三、准备工作 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提提 纲纲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七、地下水矿化度分区的确定七、地下水矿化度分区的确定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九、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九、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十、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计算十、分区地

2、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计算 十一、评价成果的表达十一、评价成果的表达 十二、案例介绍十二、案例介绍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n n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1 1、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的先决条件的先决条件 2 2、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提供依据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提供依据 一、地下水资源量

3、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n n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 1 1、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组成及其时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组成及其时空 分布特征分布特征 2 2、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空间分布、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空间分布 特征特征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n n 地下水地下水 n n 潜水潜水 n n 承压水承压水 n n 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 n n 深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 n n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n n 包气带包气带 n

4、n 含水层含水层 n n 隔水层隔水层 n n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 相关的基本概念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n n 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位 n n 岩性岩性 n n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n n 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单元 n n 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可开采量 n n 开采条件开采条件 n n 补给条件补给条件 n n 径流条件径流条件 n n 排泄条件排泄条件 相关的基本概念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n n 地下水资源量

5、评价主要成果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主要成果 1 1、计算分区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计算分区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 蓄变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蓄变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 2 2、总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总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 采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采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 3、文字报告、文字报告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工作的程序工作的程序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程序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程序 1 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2 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 3、评价类型区划分及均衡计算区的确定、评价类型区划分及均衡计算区

6、的确定 4 4、水文地质参数率定、水文地质参数率定 5 5、地下水矿化度分区的确定、地下水矿化度分区的确定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程序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程序 6 6、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7 7、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8 8、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9 9、评价成果的表达、评价成果的表达 三、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 准备工作 三、准备工作三、准备工作 1 1、确定评价区域、确定评价区域 n n 评价区域,可以是全国、某一流域评价区域,可以是全国、某一流域 、某、某 一行政区划,也可以是某一平原区或某一一行政区划,也可以是某

7、一平原区或某一 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区域. . n n 评价区域必须具有准确的边界线评价区域必须具有准确的边界线 三、准备工作三、准备工作 2 2、确定成图比例尺、确定成图比例尺 n n 成图比例尺是根据评价区域的大小和评成图比例尺是根据评价区域的大小和评 价成果的精度要求确定的。价成果的精度要求确定的。 n n 评价成果的精度要求,用允许误差表示评价成果的精度要求,用允许误差表示 。 n n 提交成果的精度分提交成果的精度分A A、B B、C C、D D、E E五级五级 n n 各级精度的要求及适用范围各级精度的要求及适用范围 三、准备工作三、准备工作 3.3.估计评价工作量估计评价工作量 n

8、n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量,采用工日表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量,采用工日表 示,评价工作量包括全部工作程序中各示,评价工作量包括全部工作程序中各 项工作的工作量项工作的工作量 4.4.组建专门的技术工作班子和做出明组建专门的技术工作班子和做出明 确的工作责任分工确的工作责任分工 三、准备工作三、准备工作 5.5.绘制工作底图绘制工作底图 n n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及需要标出的内容工作底图的比例尺及需要标出的内容 6.6.选择评价代表年选择评价代表年 n n 评价代表年是指一个评价时间段,一般评价代表年是指一个评价时间段,一般 采用靠近开展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年份之前采用靠近开展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年份之前

9、 的年份或年段,最好选择包含丰、平、枯的年份或年段,最好选择包含丰、平、枯 三种不同代表时段在内三种不同代表时段在内 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n n 收集和分析整理步骤收集和分析整理步骤 1 1、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 征等资料征等资料 2 2、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 3.3.评价代表年期间逐年的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资料评价代表年期间逐年的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资料 4.4.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生态环境恶化

10、状况 5.5.引灌资料引灌资料 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n n 收集和分析整理步骤收集和分析整理步骤 6.6.平原区骨干河道资料平原区骨干河道资料 7.7.要求在工作底图上标示出水均衡试验场要求在工作底图上标示出水均衡试验场 、 抽抽( (压压) )水试验井孔的位置及编号等水试验井孔的位置及编号等 8.8.要求在工作底图上标示水稻田分布范围要求在工作底图上标示水稻田分布范围 和编号和编号 9.9.水文气象资料水文气象资料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1.1.评价类型区要求按评价类型区要求按3 3级划分级划分 n

11、n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将评价区域划分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将评价区域划分 为平原区和山丘区为平原区和山丘区2 2个个级类型区级类型区 n n 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和地下水类型,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和地下水类型, 将平原区和山丘区划分为若干将平原区和山丘区划分为若干级类型区级类型区 n n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各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各级类型区划分级类型区划分 为若干个计算区为若干个计算区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2.2.包气带岩性分区图的绘制包气带岩性分区图的绘制 n n 确定各钻孔所揭示的包气带岩性名称确定各钻孔所揭示的包气带岩性名称 n n 根据确定后的各钻孔所揭示的包气带岩根据确

12、定后的各钻孔所揭示的包气带岩 性,在工作底图上勾绘包气带岩性分区图性,在工作底图上勾绘包气带岩性分区图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3.3.地下水埋深分区图的绘制地下水埋深分区图的绘制 n n 根据各选用水位监测井评价代表年期间地下水根据各选用水位监测井评价代表年期间地下水 埋深动态监测资料,确定各选用水位监测井的高埋深动态监测资料,确定各选用水位监测井的高 水位期地下水埋深、低水位期地下水埋深和年均水位期地下水埋深、低水位期地下水埋深和年均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 n n 根据地下水埋深,勾绘评价代表年期间地下水根据地下水埋深,勾绘评价代表年期间地下水 的低埋深、高埋深和年均埋深分区

13、图的低埋深、高埋深和年均埋深分区图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 n n 给水度给水度( () n n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 n n 潜水蒸发系数潜水蒸发系数( (C)C) n n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 (K)K) n n 导水系数(导水系数(T T) n n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渠系渗漏补给系数( (m)m)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 n n 修正系数修正系数( () n n 渠灌田间入渗补给系数渠灌田间入渗补给系数( (

14、渠 渠 ) ) n n 井灌回归补给系数井灌回归补给系数( (井 井 ) ) n n 水稻田水稻生长期稳水稻田水稻生长期稳 n n 渗率渗率( () n n 地下水可开采系数地下水可开采系数( ()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n n 给水度给水度值影响因素值影响因素 主要与岩性及其结构特征有关主要与岩性及其结构特征有关 n n 确定给水度的方法主要有:确定给水度的方法主要有: 1 1、抽水试验法抽水试验法 2 2、地中渗透仪测定法和筒测法、地中渗透仪测定法和筒测法 3 3、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法 4 4、实际开采量法、实际开采量法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15、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n n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值的影响因素值的影响因素 主要为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降水量主要为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降水量 大小,还受降水强度、土壤前期含水量、微地形大小,还受降水强度、土壤前期含水量、微地形 地貌、植被及地表建筑设施等的影响地貌、植被及地表建筑设施等的影响 n n 确定确定值的方法主要有:值的方法主要有: 1 1、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法、地下水水位动态资料计算法 2 2、地中渗透仪测定法、地中渗透仪测定法 3 3、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分析法、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分析法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n n

16、潜水蒸发系数潜水蒸发系数C C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水面蒸发量水面蒸发量E E 0 0 、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Z Z 和植被状况和植被状况 n n C C值确定方法:值确定方法: 1 1、可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潜水蒸发、可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潜水蒸发 经验公式拟合分析计算经验公式拟合分析计算 2 2、根据水均衡试验场地中渗透仪对不同岩性、地、根据水均衡试验场地中渗透仪对不同岩性、地 下水埋深、植被条件下潜水蒸发量下水埋深、植被条件下潜水蒸发量E E的测试资料与的测试资料与 相应水面蒸发量相应水面蒸发量E E 0 0 计算潜水蒸发系数计算潜水蒸发系数C C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n n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灌溉入渗补给系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灌溉定额及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