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肾病46 例__48896_7960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89842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肾病46 例__48896_796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肾病46 例__48896_796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肾病46 例__48896_79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 治疗糖尿病肾病46 例__48896_796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 周 慧 孟怡红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276002) 摘 要:目的:探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应用我院自 制降糖益肾汤(太子参、 黄芪、 肉苁蓉、 山药、 生地黄、 川芎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 46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 13% ,对照组总有效率79. 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培补脾肾,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题词:糖尿病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降糖益肾汤? 治 疗应用 补气药?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医案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 性并发症,据统

2、计终末期肾脏病(ESRD)中因DN 引起者年修正发病率占ESRD总年修正发病率 的38. 5% 1。 我们从 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 用自拟降糖益肾汤配合西药治疗DN ,取得了较 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2组。治 疗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48. 57. 2 岁;病程8. 47. 1年;治疗前空腹血糖(FBG)为 10. 293. 62mmol? L , 餐后 2h 血糖(PBG)为15. 584. 13mmol?L , 24h尿蛋白总量(uA ER)为2. 821. 23g,血肌酐(Scr) 118. 4335. 38umol? L; 对照

3、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47. 97. 3 岁;病程8. 56. 9年; FBG 10. 793. 54mmol? L , PBG为14. 323. 98mmol?L。uA ER为2. 69 1. 54g, Scr120. 2132. 94umol?L。两组病例性 别、 年龄、FBG、PBG、uA ER、Scr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M ogesen的临床DN诊断分 期标准制定2:出现持续性尿蛋白, 24h尿蛋白 0. 5g,连续2次以上,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 粥样硬化及其它肾脏疾病,所有病例近期无严重 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严重感染、

4、结核、 脑血管意外 等 ), 心、 肺功能基本正常。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达美康,每次80mg, 每天2次。治疗组 在口服达美康的基础上,加用 降糖益肾汤(内含太子参、 黄芪、 肉苁蓉、 山药、 生 地黄、 川芎、 丹参、 当归、 益母草、 赤小豆 ), 每次 50m l, 1d2次, 30d为1疗程,观察1至2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 中药 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依据临床症状及FBG、 PBG、uA ER制定。 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血 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uA ER下降50%以 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糖较治疗前下 降1030% , uA ER下降

5、1050%;无效:治疗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及uA ER达不到有效标 准。 治疗结果 治疗组46例,显效24例,有效 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 13%。 对照组44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79. 5% ,治疗组显效、 有效例数及总 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二组FBG、PBG、 uA ER及血脂的比较见附表。 附表 治疗2组前后FBG、PBG、uA ER、 血脂的比致(x s) 组别n FBG(mmol?L)FBG(mmol?L)uAER(g?24h)Scr(umol?L)TCH(mmol?L)TG(mmol?L)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6 46 10

6、. 293. 26 4. 852. 553 3 15. 584. 13 8. 063. 263 3 2. 821. 23 1. 250. 393 120. 2132. 94 89. 2120. 253 5. 831. 19 4. 211. 083 2. 531. 26 1. 801. 013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4 44 10. 793. 64 7. 553. 323 14. 323. 98 10. 254. 433 2. 691. 54 1. 891. 233 118. 335. 38 110. 4932. 71 5. 821. 08 5. 191. 683 2. 491. 42 2.

7、 021. 21 治疗后自身比较3 3P 0. 01,3P 0. 05,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典型病例 李某,男, 67岁。因糖尿病史7 年,双下肢水肿半年,症状加重半月入院,平素服 二甲双胍、 消渴丸等治疗,血糖控制欠佳,既往无 其它病史。 查体:Bp 17?11kPa,心、 肺听诊无异常,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FBP 10. 1mmol?L , PBG 16. 1mmol?L ,UA ER 1. 69g? 24h,入院中医诊断为消 213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4期 渴,证属阳阴两虚,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 病肾病。 应用降糖益肾汤,每次50m l, 1d2次,达美 康80m

8、g, 1d2次,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 FBP 7. 0mmol?L , PBG 11. 2mmol?L , UA ER 0. 63g?24h。 讨 论 糖尿病属中医学 “消渴” 范畴,与肺、 脾、 肾三脏相关,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中没有明确 的病名,但古人对它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 杂病 源流犀烛三消源流 记载道:“有消渴后身肿者, 有消渴面目足膝肿、 小便少者。 ”圣济总录 也有 描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 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流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 ” DN主要与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为久病迁延,精 气被夺,正气亏虚,气虚血瘀。 治疗当予培补脾肾, 活血化瘀。方中太

9、子参、 黄芪、 茯苓、 山药、 肉苁蓉 补益脾肾;当归、 丹参、 益母草养血活血;赤小豆利 尿消肿。 现代医学认为,DN是DM全身性微血管病 变的一部分,其特征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糖 蛋白沉积,这种微血管病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是 并发许多脏器病变的病理基础3,这与中医 “久病 必瘀” 的机理是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长期的高 脂血症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可导致继发 性肾脏损 害4。 我们应用降糖益肾汤治疗DN ,一方面补益 脾肾之气,另一方面活血化瘀,促进肾脏血循环, 补气与活血药物合用,共同达到治疗糖尿病肾病 的目的。 临床观察到其可明显降低血糖、 血脂及减 少尿蛋白。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益气

10、活血药物有 改善血循环、 抑制肾脏肥大、 保护肾功能的作 用5、 6。 参考文献 1 方 勒.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实 用内科杂志, 1999; 19(4)239 2 周 倜.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与特点.实用糖尿病杂 志, 1996; 4(1)3 3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及治疗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98 4 张 岩.高血脂所致肾脏损害及机理.国外医学泌 尿系统分册, 2001; 2(5)219220 5 屠伯言,俞中康,郑敏宇.糖尿病肾病用补肾活血 法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上海中医杂志, 1991; (1)1 3 6 苏支亮,周冬枝.固肾胶襄治疗实验大鼠糖尿

11、病肾 病的研究.现代中医, 1998; (1)29 (收稿2002210218;修回20022122 11) 中药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50例 吴定怀 孟兴中 陕西省岐山县中医医院(722400)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辨证分为5 型,联合伎用激素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 性肾炎,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特点。 主题词 紫癜? 中医药疗法 肾炎?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激素? 治疗 应用 医案 笔者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用中医辨证 施治与标准使用激素相结合方法,治疗紫癜性肾 炎50例,

12、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 人, 50例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43 岁,最小者1岁6个月;病程最长8年,最短1月; 其中8例有肾功损害,尿素氮7. 812mmol?L不 等。 以上病例均参照卫生部规范教材1第五版 内科学 诊断标准: 1.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 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2.典型四肢皮肤紫 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或)血尿; 3.血小板计 数、 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 血管炎及紫癜。 本病归属中医 “血证” 、 “水肿” 2病 范畴。 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可分为以下5型: 风热搏结型:初起可有发热,微恶风寒,咽痛 口渴,心烦,舌红、 苔薄黄。继则下肢皮肤紫癜,甚 313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