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119126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计划 课题定下来了同时这个课题被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为河北省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我拿着自己的一大堆资料开始为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实验的前期培训寒假以前和寒假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我为一所城镇小学、两所农村小学的十几名教师讲新课程的目标、讲研究性学习、讲作文教学的问题、讲研究性学习与作文之间可以有机联系在一起开展的可能 其中讲的最多的还是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是实施研究性作文的前提 我为老师们讲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辅导结合着我的学习体会来进行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设置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解读中讲到:研究性学习

2、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78) 关于设置该课程价值解读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做了具体的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或项目所以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自主的情境学习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p24)自己提出的问题或选择的研究项目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因为

3、对结果的渴求而染上了情感的色彩;知识也好行为也好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被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意义问题或项目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对学生个体来说学习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以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产生极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在学生自主的研究探索当中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随探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次研究活动中学习研究的兴趣也能够不断得到保持同时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某一领域或更多领域的探究兴趣 第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中小学生来讲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不同科学家的研究注重的是研究的成果的创新性和独特价值;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关注的重点是学

4、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性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解读p122)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1、确实得出了前人所没有的发现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2、是一种对前人已有发现的再发现;3、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但是没有结果由于知识能力的缺欠和研究手段、方法、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上面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只出现在极少数人的身上;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是更多的学生所面临的结果甚至可以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会出现那么我们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就应该关注学生研究、探索的过程了因为我们并不想通过研究性学习培

5、养中小学生科学家而是要通过研究性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增进学生切身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观察、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亲自动手实践直至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中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由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统整学习的过程、方法都成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无论是在方法上、过程上还是在情感上体验都是相当丰富的成功了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的体验也学会了方法;失败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会进行反思在痛楚中进行自我激励抗拒挫折总结教训昂扬上进 第三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6、 解读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实际上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和所研究问题的类相似(一部分人相同或相似)很多情况下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他们(部分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问题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共同的学习研究(这种小组不是教师的安排是自发的组合)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分工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取得成绩后共同分享 第四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读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由于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研究性学习

7、因而可以促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项目源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生活实际由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班级中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因此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这样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者和指挥者过去是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也多数由老师来确定学生围着老师转;现在是学生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围绕学生的问题来进行指导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产生了变化儿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个提供给不同儿童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中国教育报、11、24第三版研究性学习:撑开一片

8、新天地)师生的位置角色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和动力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教他们怎样对知识进行批判性考察怎样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也强调主体性也强调独立思考但是因为教学是传授统一的检约化的知识学生没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务的情境需求学习内容没有实现个性化因此独立思考仍然不能落实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性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手段 此外我还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由教师规定学生即使在学习中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能说这就是个性化发展研究

9、性学习中学生真正实现了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在个性学习内容的独立学习中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想适合他们自己的办法(设计过程选择途径与策略)每一个人之间(包括学习小组的每个人之间)所采用的方法、途径、策略都会因人而异教师的指导也必须符合学生各自的差异性特点这样学习过程、方法、策略、结果的不同也使学生内心体验产生差异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跟过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使学生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

10、结构 我以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因该具备的立体层面状态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的类型来讲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知识、知识产生的知识(背景性知识)、关于知识有什么用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知识、运用知识的知识、关于谁的知识等;从学生解决问题来讲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书本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自身体验的知识等传统教学中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分科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的程序性的知识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形态以学生解决问题、完成研究项目的实践为基本学习方式本身构成了对学生各类型知识需求的综合性在学习

11、过程中不待教师教他们会因为实际的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各种类型的知识并将其根据自己内在的特点合理组合建构染上情感和经验的色彩从而形成因人而异的、立体层面而非线性、也非平面性的知识结构一种有利于人的综合、整体发展的知识结构 第六、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与态度倾向 对于这一点我这样理解: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注重事实注重验证不人云亦云敢于批判这一点必须从此小学就开始抓起在我们的国度里曾几何时浮夸

12、风盛行连我们的教师、学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祸国害民的除了体制的原因与我们的民众素质中不能实事求是不能大胆地批判有直接关系 此外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培养他们敢于怀疑实事求是地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事实进行验证敢于对经典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意识与态度倾向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解读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总共谈了六点我还感觉到研究性学习在于育目标上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解读没有提到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社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量的增加他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实际;随着发现问题的养成,他们会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社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探索并试图解决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他们会充分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从而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问题的不到解决时他们会探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增进忧患的意识对自己进行激励也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与恰当的引导不能形成学生的反社会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