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105504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某县钩端螺旋体病工作总结为做好我县2019年度钩体病监测点监测工作,按照国家钩体病监测方案要求及省疾控中心对我县2019年度钩体病监测点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在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指导下于2019年6月34日和10月1415日分别对XX镇黄圩村、郭王村野外常设钩体病监测点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宿主动物监测调查工作,现将2019年监测点工作总结如下:一、钩体病监测点资料收集情况:按照钩体病监测方案要求和省疾控中心工作布属,我县钩体病监测点年初把上年份的自然地理资料(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海拔、气温、常降雨量、土壤等)和社会经济资料(人口、人口构成和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它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后上报省疾

2、控中心急传科。二、宿主动物监测情况:按照国家钩体监测方案要求,我们采用夹夜法,春、秋两季对XX镇黄圩村、郭王村监测点的鼠的种类、分布、密度、带菌数、带菌率进行监测调查,6月份布有效夹635夹次,捕鼠32只,其中黑线姬鼠29只、小家鼠2只、鼩鼱1只,鼠密度为5.04%,采集鼠肾标本32份,送省疾控中心检验科待检;10月份布有效夹477夹次,捕鼠136只(黑线姬鼠133只、臭鼩鼱3只),密度为28.51%,采集鼠肾标本55份,送省疾控中心检验科待检。2019年野外共布有效夹1112夹次,捕鼠168只(黑线姬鼠162只、小家鼠2只、鼩鼱4只),鼠种主要为黑线姬鼠,其次为鼩鼱,主要分布在田间、堤埂处,

3、黑线姬鼠构成比为96.42%,本年度共采集鼠肾标本87份,均送省疾控中心检验科待检。三、人间疫情监测工作我中心对选择的乡镇部分行政村人群进行人间疫情监测工作,并要求监测点乡、村两级防疫医生一旦发现有疑似钩端螺旋体病人要及时报告,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填写个人调查表,并对早期病人静脉抽取血液或采集尿液,必要时采集脑脊液进行钩体病病原体分离,以明确诊断,对病人恢复期进行抽血检测钩体端螺旋抗体效价是否升高。2019年1-9月份全县监测点及其它乡镇均没有发现和报告钩端螺旋体病人。四、健康人群钩体病隐性感染血清学检测情况:按照钩体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县于2019年5月和10月份对XX乡朱庙村和南李村健

4、康人群在流行后期进行隐性感染血清学检测,了解健康人群钩体病隐性感染情况,随机采集血标本106人份,其中男性37人、女性69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最小28岁、年龄最大80岁,年龄主要分布在30-65岁之间,占采集血标本总数的80%以上,所有标本均送省疾控中心微检科待检。五、宣传培训5月28日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组织对全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钩体病诊断治疗相关知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切实掌握钩体病等鼠传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关键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避免误诊误治,甚至死亡病例的发生。7月10省疾控中心苏斌副主任带队来我县开展钩体病监测点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对我县的监测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六、下一步的工作:今后要利用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继续加强对钩体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对医防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增强疫情报告意识,进一步加强传染源宿主动物的调查和人群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做好监测和检测工作,掌握疫情动态,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年10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