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1076353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蜀镇陶都中学2020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月考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都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模拟测试 初三语文试题卷时间:2016.9 总分:1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古ch qi 意 分道扬bio 2、诗文默写(10分)(1)蒹葭萋萋, 。 (2) ,一片孤城万仞山。(3)晓战随金鼓, 。 (4) ,君子好逑。(5)羌笛何须怨杨柳, 。 (6) ,单于夜遁逃。(7)愿将腰下剑, 。 (8) ,正是河豚欲上时。(9) ,鸡犬相闻。(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 妻子:妻子和儿女 B、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 延:邀请 D、语:告诉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叶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浙江建德西南大慈岩镇。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 界各地客商的青睐。C、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D、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

3、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5、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财经杂志曾刊发报道过“砷”在生猪养殖中的作用:猪贩子上门收猪时,卖相好的猪卖价会高一些,打蔫的猪就得降点价。为了让猪长得“皮红毛亮”,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给猪喂食一定量的有机砷制剂,就会带来“健康”。现在,添加砷制剂在养猪业已经不是秘密。而砷是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有机砷蓄积在猪的体内会部分分解为无机砷,而后者是剧毒物质,俗称砒霜。A、养猪户为了卖好价钱,给猪喂食一定量的有机砷制剂。 B、现在,添加砷制剂

4、在养猪业已经普及。C、在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砷,能使猪健康。D、砷是人类致癌物之一。6、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苏门答腊。B、格列佛是这样从大人国逃出来的: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C、格列佛从慧骃国回来后不让妻子儿女靠近,因为他讨厌他们身上的野胡气味。D、“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在王宫上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了。(2)、格列佛在离开大人国时,收集了哪些奇异的东西?(写出三种)(3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一)

5、(12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令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

6、入,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便宜:指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方法或建议。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者赏五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将士。襜褴,少数民族名,下文“东胡”“林胡”亦同。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以数千人委之”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扶苏以数谏故 B、固以怪之矣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祭以尉首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

7、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 使边防得以巩固。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D、李牧的战略战术,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赵王让李牧 如故约 王许之 降林胡 10、请把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二)(4分)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8、。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来&源: (2)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自拍神器(9分) “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

9、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

10、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

11、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

12、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12、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 13、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