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47670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0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04中国近代经济教学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届高考历史三轮热点教学案 长效 04 中国近代经济【热点常备考纲】1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部分):(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部分) 。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部分) 。 (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部分)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中国近代重大改革的经济措施)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中国近代政治家的经济思想与政策) (1) “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 (2)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热点考点重点

2、】1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 世纪末) 。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 (5)民国前期(国共对峙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6)民国后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部分):(1)中国近代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变化。 (2)中国近代的重要报刊及其社会影响。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洋务运动。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热点考点重组】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2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部分)(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中国近代重

4、大改革的经济措施)(1)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事例及影响) 。(2)戊戌变法(裁撤驿站等旧机构;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中国近代政治家的经济思想与政策)(1) “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旧民生主义:实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土地涨价归公,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发展实业: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致力于发展实业,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新民生主义: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一定程度上保障工农利益) 。(2)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土地革命路线;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

5、 。【热点高考真题】01 (2012 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 30)1895 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02 (2012 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3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03 (2012 高考文综安徽卷 16)19 世纪 7

6、0 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04 (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8)1934 年上海市长指出, “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

7、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05 (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06 (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18)

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4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07 (2012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25)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下列派别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 A洋务派 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康梁维新派08 (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 “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

9、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 B C D09 (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17)19 世纪 80 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10 (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7)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

10、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511 (2012 高考文综四川卷 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表 2 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 1918 年在成都和 1923 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 2类别 成都() 北京()衣食住宿 68 23书籍教育 23 32娱乐享受 9 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12 (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6)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

11、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 6 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 (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13 (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37) (36 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所

12、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 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 206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 20世纪 20 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2)阅读材料三和图 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8 分) 图 11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14 (2012 高考文综四川卷

13、37)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1872 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 20 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 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14、(4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6 分)15 (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39)妇女与教育(12 分)材料一 1912 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7学校 地点 特色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材料二 1914 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

15、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热点模拟练习】01 “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养蚕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02下表为中国 19 世纪中后期一家新式学校的招生简章节选。据此判断学生毕业后的合理分配可能最小的是到报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裁核功课上午读诸经、下午习洋语洋操和射击,一年余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炮A总理衙门担任翻译 B汉阳铁厂担任经理C湘军担任陆军营官 D北洋海军担任管带80320 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