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0462090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茯苓-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主治: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用于脾虚证。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

2、、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助阳化气,散寒止痛。黄芪黄芪,别称: 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性味归经: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

3、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

4、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五味子虽五味俱全,但以酸咸为主,其性虽温,但非温燥可比。长于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所以有敛肺气、滋肾阴、涩精止泻、生津敛汗、等作用。适用于肺虚久咳,心衰气短,肾虚精滑,自汗盗汗,津枯口渴,久泻不止等症。凡肺肾亏虚,精气耗散或气津两伤而无实邪者,皆可应用。芍药,别称: 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芍药分白芍和赤芍。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赤芍跟白芍是截然不同的,赤芍属于清热药其功效为:清热凉血,

5、散淤止痛。应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 、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牡蛎(ml)别名:蛎蛤、左顾牡蛎、牡蛤、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6、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古贲(b)。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薄荷别称: 野薄荷、夜息香味性】辛、凉、微甘、无毒。【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薄荷醇、薄荷酮、樟烯、柠檬烯等。【功用】发汗解表、清暑化浊、辟秽气、清头目。半夏,别称: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主要成品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

7、主。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粉性足,质松脆,气微,味淡。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

8、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紫苏叶,别名:苏叶 性味:辛,微温,无毒 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辣。贝母,性味:川贝母苦、甘,微寒。归经:肺经、心经。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67月果实成热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性味】 苦、甘,平。【归经】 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润肠通

9、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丹皮,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性味:辛苦;凉;微寒归经:心;肝;肾;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生首乌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

10、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人参,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别称: 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甘草,别名: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药材性状:表面

11、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具体用处: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泽泻,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禹孙。药材性味:味甘;淡;性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泽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泽泻、茯苓、猪苓三

12、者均能渗水利湿而利尿消肿,常三者同用;然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则能益心脾,安心神;而猪苓,只能渗湿利尿。续随子,别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气味:辛温、有毒。主治:1、小便不通。2、水肿。用续随子一两,去壳,研细,压去油,再研细,分作七付,每治一人有一付。男子有酒下,女子用荆芥汤下。五更现服,不久,腹泻,但天大亮后泻自停。可另服厚朴汤补身体,习盐、醋一在昊,病即不复发。3、症块。用续随子三十枚、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枣一枚烧熟,去皮核后,和药一起嚼烂,冷茶送下。半夜后泻出积聚恶物即见药效。4、蛇咬伤。用续随子仁七

13、粒、重台六分,捣烂,筛过,制成散剂,酒送服一匙,另用唾液调药末涂伤处。地黄,别称:生地,怀庆地黄。中药名: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鲜地黄 植物的新鲜块根 味甘;苦;性寒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干地黄 植物的干燥块根 味甘;苦;微寒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熟地黄 植物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 味甘;性温 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猪苓,别称:地乌桃、猪茯苓、猪灵芝、猳猪矢、豕槖。【性味】甘淡,平。【归经】入脾、肾、膀胱经。【功用主治】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

14、、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功用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固精缩尿止带止崩 止汗 此外还有生津止渴 。用于,腰膝酸痛 头晕耳鸣,健忘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砂仁,别称:缩沙蜜、缩砂仁、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柴胡,别称: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浮萍,别名:水萍、水花、浮萍、藻、萍子草、小萍子、浮萍草、水藓、水帘、九子萍、田萍。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归经:归肺经;膀胱经。性味:味辛;性寒。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主治:风热感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