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99697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机载雷达的时间简史 从地基起步 蝙蝠,虽然像人一样拥有双眼,但它看起东西来,用到的却不是眼睛。蝙蝠从鼻子里发 出的超声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物体后会立刻反弹,根据声波发射和回波接收之间的时间差, 蝙蝠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物体的位置。这一工作原理与人类发明的雷达如出一辙。 从蝙蝠的生存技能来理解雷达, 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捷径。 不过把雷达的发明说成是 仿生学的结果,却是一种牵强附会。如果时间倒退到七十多年前,英国的雷达先驱者们听到 这种说法,也一定会笑着解释说,“不,不,是轰炸机让我们发明了雷达,而不是蝙蝠。” 193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爵士(发明蒸汽机的那位瓦特先生的

2、后代) ,显 然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基因, 成为世界上第一部雷达的研制者。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那时的轰炸机在战争中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了发现入侵的轰炸机, 最初只能利用光学 (如探照灯)或声学的手段,显然,这种方法提供的预警时间太短,不能满足防空需要。 为 了缓解巨大的防空压力,英国人可谓绞尽脑汁。1935 年初,瓦特开发出一部能够接收电磁 波的设备。当年 6 月,瓦特领导的团队赶制出了世界上的第一部雷达。多座高塔是这部雷达 的最显著特征,高塔之间挂列着平行放置的发射天线,而接收天线则放置在另外的高塔上。 7 月, 这部雷达探测到海上的飞机。 1936 年 5 月, 英国空军决定

3、在本土大规模部署这种雷达, 称为“本土链”(Chain Home) ,到 1937 年 4 月,本土链雷达工作状态趋于稳定,能够探测到 160 千米以外的飞机;到了 8 月,已经有 3 个本土链雷达站部署完毕。而到了 1939 年初, 投入使用的雷达站增加到 20 个,形成贯通英国南北的无线电波防线。 1939 年,二战爆发。英德之间的不列颠空战成为雷达大显身手的舞台。本土链雷达网 多次探测到德军的空袭,并为己方拦截机提供引导信息。也许,德国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本土 链的威力,因此自始至终都没有对那一个个看来莫名其妙的高塔进行轰炸或干扰。 雷达先驱者们的不幸 雷达在战争中展露头角,使得英国人也想把

4、雷达装上飞机。在空战中,如果在晴朗的白 天,飞行员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发现敌机,但如果天气不好或者是在夜晚,发现目标就会变 得困难。 把雷达装上飞机就能帮助飞行员穿透迷雾和黑夜进行空中拦截作战空中截击雷 达(AI 雷达)的概念就出现了。然而,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哪个工程师要是被军方派去开 发 AI 雷达,绝对是一种不幸。先不说本土链雷达的巨大天线,仅仅是巨大的耗电量就是个 难以解决的事儿了。那么,怎么样才能把雷达做得足够“迷你”够“环保”却又看得足够远呢? 雷达通过发射机产生一定振荡频率的电流, 送至天线后通过电磁感应现象把电能变成电 磁波辐射到空间;电磁波碰到物体后会向各个方向反射,其中一部分会

5、返回雷达(称为后向 散射) ,被天线接收并送至雷达接收机,在显示器上显示。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发射机产生的 功率, 并且使得从天线辐射出去的电波能量在空间尽量集中, 就能使得电波能够在更远的距 离上触及目标。这正像我们在说话时,如果需要离自己很远的人也能听见,可以做两件事, 要么扯起嗓子喊,要么拿一个喇叭。雷达提高探测距离的这两个基本办法,在专业上称为提 高“功率孔径积”。 如何提高发射机的功率呢?可以对一定振荡频率 (可以认为与雷达在空间辐射的电磁波 的频率相同)的电流通过放大器放大,然后再送至天线。实际上这是发射机最主要的功用。 但是,放大器的放大能力与电磁波的工作频率直接相关。频率越低,放大

6、越容易。早期的雷 达,其电磁波频率只能在 300 兆赫以下(对应的电磁波波长大于 1 米,称为米波) ,本土链 雷达的工作频率只有 11.5 兆赫,波长 26 米。当然,如果器件水平只允许雷达工作在较低的 频率,而雷达工作在较低频率上又没有什么坏处的话,那就让它工作在低频段上好了,但情 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雷达电磁波的工作频率还直接影响到雷达把能量集中到空中去发射的能 力,即天线性能。人们把雷达电波从天线辐射出来的能量在空间的分布用波瓣图来表示。 雷 达能量最集中的区域称为主瓣,其余的区域就叫副瓣,又叫旁瓣。雷达天线把能量集中到主 瓣宽度内发射的能量和雷达向全方位同等辐射能量的比值, 称为天线

7、的增益。 雷达能量在空 间越集中,主瓣宽度(一般为几度以下)就越小,增益就越高。在天线尺寸一定的情况下, 雷达波长越长,主瓣波束宽度越宽,增益越小;或者说,在雷达波长选定以后,为了获得尽 量窄的波束宽度和尽量高的增益,应该尽量把天线个头做大。 如果要增大天线,飞机上的空间不允许;如果要提高电波频率和发射功率,器件水平又 不允许,而且,早期的电子技术,无法直接在一个较高的频率上产生电流振荡,如果要让雷 达工作频率提高, 就只能采用一级一级的电路逐级提高工作频率, 这无疑又会增加设备的数 量、重量和体积。因此,早期的机载雷达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 无心插柳的空海监视雷达 1936 年,美国无线电公司

8、开发出一种小型电子管,可产生波长 1.5 米,工作频率 200 兆赫的电磁波,这成为人们把雷达装上飞机的一根“救命稻草”。1937 年 8 月,世界上第一 部机载雷达试验机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并把它安装在一架 双发动机的“安森”飞机上,探索作为截击雷达的可能性,这架“安森”飞机便成为最早载有雷 达的飞机。不过雷达的功率虽然只有区区 100 瓦,但却让飞行员们感到不安他们认为, 雷达可能引起火花并点燃油箱,而且,雷达的天线会妨碍飞机的机动飞行。 正式试飞开始以后,结果有些出乎意料。雷达在空中没有发现任何空中飞机,却把海面 上的几艘船看得清清楚楚。于是瓦特又特地安排这架飞

9、机做观察英军舰船的进一步实验, 结 果令人鼓舞。很快,机载雷达的研发重点就从空-空截击转向空-海监视。这种情况发生的原 因是,舰船反射雷达回波的能力要比飞机反射回波的能力强几十倍以上。因此,在海情良好 的情况下,机载雷达发现舰船的距离要比发现飞机的距离远得多。但当海情恶劣时,舰船回 波容易受到海浪的干扰,雷达发现距离会大幅度下降。 1939 年 11 月,第一种生产型机载空海监视雷达 ASV-1 开始试验,1940 年初投入使用, 装备英国空军海防总队的 3 个海上巡逻机中队,用以在北海跟踪护航舰队。1940 年末,随 着希特勒“海狮计划”的破产,纳粹空军对英国的空中威胁大大减弱,不过德军潜艇

10、的活动却 越发猖狂。到 1941 年春,德军潜艇已经击沉一百多艘盟军商船,极大破坏了英军物资保障 体系。于是,英国开始围绕海上交通线大举开展反潜战,机载雷达成为盟军反潜的利器。 它 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水面航行的潜艇,并引导飞机发起攻击。 小玩意儿的大玄机 1940 年 2 月,英国科学家发明磁控管,第一次使得雷达工作频率从米波提高到分米波, 从而使得雷达终于进入微波时代(雷达波长如果短至分米以下,则称为微波波段) 。雷达工 作在微波波段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由于频率提高、波长缩短,所以可以允许天线在做得比 较小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强的方向性, 另外磁控管也解决了雷达工作频率提高以后的功率放大 难题

11、,首次让雷达工作在分米波长上并产生高达 1 千瓦的功率。 在 20 世纪 40 年代之初, 磁控管让机载雷达在经历了 3 年的徘徊和困难时期后有望解决 在飞机上的适装性问题。同时在这一阶段,另一重要元件的发明电子收发开关,使得雷 达不再需要分置的两个天线,将用于接收和用于发射的天线合二为一。那么,雷达发展的早 期,为什么发射和接收要用不同的天线呢? 雷达的首要功能是测距,通过测量发射电波和接收回波之间的时间差,并将其除以 2 后再乘上电波传输速度(光速) ,就得到目标距雷达的距离。大部分雷达采用脉冲方式工作, 也就是雷达发射一段时间的电磁波(通常为数毫秒以内) ,然后歇一会儿(通常为几百毫秒

12、以内) ,然后再发射,如此往复。雷达停止发射的时间段内,就在接收回波。由于从发射机 送出的功率极大(地面雷达的功率可达兆瓦以上) ,而进入接收机的雷达回波通常非常微弱 (最多为发射机送出的功率的几百亿分之一) , 为接收到微弱的回波, 接收机要求非常灵敏。 在电子收发开关没有发明之前, 为使发射机的能量不至于进入接收机并烧坏接收机, 只能把 收发天线以及相应收发通道分开。 有了电子开关之后, 在用一个天线既做发射又做接收的情 况下, 发射时用于保证巨大的雷达电波能量仅仅送入天线而不送往接收机; 接收时则保证可 以让微弱的雷达电波能量送入接收机而不是送往发射机, 使接收到的能量不至于被发射机送

13、出的能量所淹没。 不过,对雷达来说,还需要在收发开关的基础上,再配置接收机保护装置。这是因为, 天线和传送电流至天线的通道之间的电路不能做到绝对匹配, 因此, 天线不能完全吸收由发 射机送过来的电流能量, 其中的一小部分会被天线反射回来, 从而会造成一部分发射机能量 损耗就像光线在穿透一块玻璃时, 总有一部分光线会从玻璃上反射回来一样。 由于双 工器完全根据能量的流向执行其开关功能,因此,从天线反射回的这部分能量会“欺骗”双工 器, 仍然会进入接收机。 虽然这个能量很少, 但仍然比雷达的回波强很多, 足以烧坏接收机。 雷达天线不再分置,减少了飞机上的空间占用,使机载雷达更加紧凑,设备在机身上的

14、 安置更加集中。随后,也是在这个十年间,雷达天线形式开始由钉子状的单个或多个天线振 子、 鱼骨状的八木天线阵列向锅状的抛物面反射天线进化。 抛物面天线的增益是八木天线的 十倍以上, 也就是抛物面天线的波束宽度普遍要比八木天线的窄很多, 从早期的十几度甚至 几十度演变到当时的几度,这样,功率相对小一些的发射机,也能让电波传得很远。 磁控管的发明,收发天线的共用,以及天线形式的演变,使雷达逐渐变得更适合在飞机 上安装,到上世纪 40 年代中期,雷达已经具备了机载应用的条件。 擦亮飞机上的神眼 雷达有两大基本功测距和测角。 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光速) ,测距就是测时间,或者说,时间就是距离

15、。 雷达所能测量的时间越短,则雷达距离的测量也就越准。在雷达里,能够测量的最短时间就 是每次发射电波的持续时间,即脉冲宽度。因此,减少雷达发射能量的持续时间,对提高距 离测量的精度有好处。 雷达对角度的测量,则要复杂一些。由于雷达的波束有一定宽度,为了覆盖全方位, 雷 达波束就需要旋转起来, 正像人的眼睛有一定的视角范围, 为了看清身体两侧和身后的物体, 就必须转身一样。 雷达测量目标的角度, 就是通过记下雷达天线当前旋转所处的位置, 如果在这个位置上 有一个很强的回波,那么,这个回波所对应的方向就是雷达天线的当前指向角。但是,如果 雷达波束很宽,而两个目标在方位上又靠得很近,一个波束就可以把

16、这两个目标“罩住”, 那 么,雷达对这两个目标就无法区分了。如果降低雷达的波束宽度,使得波束在两个旋转位置 上才能分别照射到这两个目标,这样就会有两个方向了。因此,测角要测得准,首先要使波 束窄一些。后来,人们想到了在测量方法上也做一些改进。通过先后改变波束位置(在这两 个位置上都能照射到目标) ,并且使同一个目标在这两个波束位置上的回波强度都一样,那 么, 由于波束位置是事先知道的, 就可以判断出目标的方向是在这两个波束位置的角平分线 上。如果目标不是位于两个波束位置的正中,那么两次回波在强度上就有所不同。由于这种 测角方法中, 需要把波束先后放到两个相邻的位置上, 而雷达天线通过扫描在空域中搜索目 标时正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称为“顺序扫描”。当需要对目标的高度也进行测量时,道理是 一样的,只不过是把波束要先后放到两个相邻的高低角上。如果在测量方位的同时,需要测 量高度,那么波束既要在方位上变化,也要在高度方向上变化,此时从雷达射出的波束就要 在空中“画圈”,波束的运动轨迹就像一个圆锥,所以这种测角方法称为“圆锥扫描”。 通过顺序扫描或圆锥扫描的方法,雷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