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02744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ppt(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化学动力学,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2,速率方程的确定,3,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7 化学动力学,典型复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4,复合反应动力学处理中的近似方法,5,链反应动力学,6,反应速率理论,8,溶液反应动力学,9,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7,7 化学动力学,催化反应动力学,10,光化学反应动力学,11,微观反应动力学,12,7.1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2,化学动力学的内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3,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4,质量作用定律,5,速率方程,7.1.1 化学动力学的内容,根据各种因素对各个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确定最佳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条件,以提高所需主反应的反应速率、降

2、低副反应的反应速率,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品纯度,因此研究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化学动力学除了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探讨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7.1.2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7.1.3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7.1.3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连流法,7.1.3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停流法,7.1.4 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各浓度的方次为基元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组分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7.1.5 速率方程,速率方程是由实验测量确定的反应速率与物质浓度间的关系式。许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3、 动力学方程除了可通过速率方程的数学处理获得外,也可通过实测的浓度和时间的数据归纳出来。利用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计算反应过程中任一时刻反应组分的浓度或计算反应组分达到某浓度所需的反应时间等。,7.2 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1,2,零级反应,一级反应,3,二级反应,4,n级反应,7.2.1 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物质浓度无关的反应为零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7.2.2 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 【例7.1】已测得20时乳酸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t的乳酸浓度A的数据如下:,7.2.2 一级反应,(1)考察此反应是否为一级反应。 (2)计

4、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半衰期。,7.2.3 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两种物质浓度的乘积或一种物质浓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例7.2】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在298K下测得如下动力学数据:,7.2.3 二级反应,(1)考察该反应是否为二级反应。 (2)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7.2.4 n级反应,反应速率与某种物质浓度的n次方成正比的反应为n级反应,速率方程为:,7.3 速率方程的确定,1,2,确定速率方程的一般方法,尝试法,3,微分法,4,半衰期法,速率方程要通过动力学数据的测定来建立。大多数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归纳成如下形式: 除某组分外,其余各组分均大大过量的条件下测定某组分分级数的方法叫孤

5、立法。,7.3.1 确定速率方程的一般方法,尝试法是将实验测得的任一组分A的浓度A和时间t的数据逐一代入不同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计算出一系列k值。看看用哪种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算出的k相同,反应即为此种级数的反应。,7.3.2 尝试法,7.3.3 微分法,7.3.4 半衰期法,半衰期法是用半衰期的数据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7.3.4 半衰期法,【例7.5】326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1,3-丁二烯的二聚反应: 开始时容器中只有 。在不同时间t测得容器中气体总压 ,数据如下:,7.3.4 半衰期法,7.4 典型复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1,2,平行反应,对行反应,3,连串反应,7.4.1 平行反应

6、,一种或几种反应物同时进行着几种不同的基元反应,这种复合反应称为平行反应。 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平行反应,其总反应仍为一级反应,总反应的速率系数为两个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和。,7.4.2 对行反应,正向和逆向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对行反应或对峙反应。,7.4.3 连串反应,由几个连续的基元反应所组成的反应称为连串反应或连续反应。,7.5 复合反应动力学处理中的近似方法,1,2,选取控制步骤法,稳态近似法,3,平衡态近似法,连串反应或包含连串反应的复合反应中,如果连串的各基元反应的速率相差很悬殊时,则总反应速率近似等于最慢一步基元反应的速率。最慢的一个基元反应步骤控制了整个反应的速率,被称为反应速率的

7、控制步骤。在反应的动力学处理中引用总反应速率近似等于控制步骤反应速率的方法称为选取控制步骤法。,7.5.1 选取控制步骤法,反应系统中某中间物的浓度近似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态、静态或定态。在反应的动力学处理中,引用稳态下dM/dt0的近似方法称为稳态近似法,简称稳态法。,7.5.2 稳态近似法,在由对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中,若对行的两步基元反应的速率均很快,则可认为对行反应近似地达到了化学平衡,这种反应动力学处理的近似方法称为平衡态近似法,简称平衡态法。,7.5.3 平衡态近似法,7.6 链反应动力学,1,2,链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支链反应与爆炸,链反应又称连锁反应,它是包括大量反

8、复循环的连串反应的复合反应。,7.6.1 链反应的动力学处理,7.6.2 支链反应与爆炸,7.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2,阿累尼乌斯方程,活化能,3,总活化能,7.7.1 阿累尼乌斯方程,7.7.1 阿累尼乌斯方程,7.7.2 活化能,并非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只有某些能量较高分子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这些能量较高、碰撞后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7.7.2 活化能,7.7.3 总活化能,由对行反应与连串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总反应及各基元反应均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时,总活化能为正向基元反应活化能的总和减去逆向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总反应的指前参量为正向基元反应指前参量之积除以逆向基元

9、反应的指前参量。,7.8 反应速率理论,1,2,碰撞理论,势能面,3,经典过渡态理论,4,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达式,7.8.1 碰撞理论,分子看作无内部结构的刚性球,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速度分布符合麦克斯韦-玻耳兹曼速度分布。 反应物分子必须通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碰撞的两个分子称为相撞分子对,简称分子对。 并非所有的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分子对的能量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能 时,碰撞才能引起反应。这种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活化碰撞或有效碰撞。 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活化碰撞的次数。,7.8.2 势能面,7.8.2 势能面,7.8.3 经典过渡态理论,由反应物变

10、成产物的过程是反应系统由反应物状态经过过渡态到达产物状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处于过渡态时势能最高。过渡态时系统为一活化络合物,它可能分解为产物,也可能返回反应物状态。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之间很快达到化学平衡。活化络合物沿反应途径方向的振动引起它分解为产物,因此活化络合物分解成产物的振动频率即为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7.8.4 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达式,7.9 溶液反应动力学,1,2,溶液反应动力学的特点,溶剂无明显影响的溶液反应,3,溶剂对反应动力学行为有影响的溶液反应,7.9.1 溶液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在气相和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其反应机理相同且反应活化能远大于扩散活化能,反应步骤为控制步

11、骤,扩散显得不很重要。 笼效应虽然减少了反应物分子与较远处分子碰撞的机会,但在同一笼中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了。两种效应大致可以抵消,总的来看,笼效应并没有明显地改变反应物分子间的总碰撞频率。,7.9.2 溶剂无明显影响的溶液反应, 笼的存在可使某些活化的反应物分子因与溶剂分子碰撞而失活,但也有些反应物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活化。当失活与活化的分子数目大致相等时,笼效应也不会对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7.9.2 溶剂无明显影响的溶液反应,(1)静电效应和盐效应 (2)笼效应 (3)溶剂化效应 (4)氢键效应 (5)表面张力效应,7.9.3 溶剂对反应动力学行为有影响的溶液反应

12、,7.10 催化反应动力学,1,2,催化反应的特点,均相催化反应,3,气-固相催化反应,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及数量均不改变。 催化剂只能缩短到达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热,因为反应的 也是状态函数的变值。 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作用有选择性。,7.10.1 催化反应的特点,7.10.1 催化反应的特点,均相催化反应包括气相催化反应和液相催化反应。酸碱催化反应是常见的液相催化反应。,7.10.2 均相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由气相本体扩散到固体催化剂外表面,这步称做外扩散。 反应物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向内表面扩散,称为内扩散。 反应物分子被吸附在固

13、体催化剂的表面上,此为吸附。 被吸附的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 生成的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解吸。 解吸的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向外表面扩散,此为内扩散。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向气相本体扩散,此为外扩散。,7.10.3 气-固相催化反应,(1)一种反应物的表面反应 (2)两种反应物的表面反应,7.10.3 气-固相催化反应,7.11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1,2,光化学反应的特点,光化学定律,3,光化学反应动力学,4,光敏反应,光化学反应是通过吸收光量子使分子活化,从而引起化学反应,如: 光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分子的数目,而活化分子的数目又与吸收的光子数目有关,所以光化反应

14、的速率取决于光的强度,很少受温度影响。每个光子的能量为:,7.11.1 光化学反应的特点,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被系统吸收的光才可能引起光化反应。 光化学第二定律:在光化反应初级过程中,系统每吸收一个光子则活化一个分子。,7.11.2 光化学定律,7.11.3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吸收光子被激发到激发态 的过程为: 与其他分子相撞,引起化学反应,例如: 与其他分子相撞,将过剩能量传给,使激发而 返回较低能态,即:,7.11.4 光敏反应,7.12 微观反应动力学,1,2,微观反应动力学与态-态反应,交叉分子束法,微观反应动力学 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深入到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元反应的具体过程,研究以一个个分子为单元的反应系统中分子在碰撞前后的各种动态性质,因此也称分子反应动态学。,7.12.1 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