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知识原理库(木羊)——地图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0MB
约26页
文档ID:108881598
■地理知识原理库(木羊)——地图_第1页
1/26

一.经纬线与经线度(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平面的同地面相割而成的正圆,称为“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中心线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20ºW160ºE70ºE160ºE20ºW110ºWW东半球西半球W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如图)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由于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一、地球⑴.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⑵.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或三轴椭球体(轴半径比极半径仅长21千米)⑶.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⑷.经线和纬线:(见下表)⑸.经度和纬度:(见下表)⑹.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见下表)⑺.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见下表)概念特征图示经线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⑴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⑵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两个半球⑷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⑴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⑵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⑷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经度的度量纬度的度量起始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图示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西经(W)0°~180注: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为一条经线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从赤道向南:南纬(S)0°~90°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半球划分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把地球为南北半球最大度数180°90°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某地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⑻.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和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⑼.经纬网的意义:定位置、定方向①.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②.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③.东西半球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划分的因此0°至西经20°之间的地区处在东半球,而东经160°至180°之间的地区处在西半球纬线经线定义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圈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特点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关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渐短,赤道最长(约4万km),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km)方向指示东西方向,可确定南北位置指示南北方向,可确定东西位置关系纬线间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只有赤道附近经线近似平行间距任意两条纬线之间距离相等(约111km\度)任意两条经线间距离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度的划分含义纬度是某地与地心连线与赤道面构成的线面角经度是某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起始度赤道(即0°纬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划分自赤道向南、北各划分为9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为90°S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划分为180°,东、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判断南增南纬,北增北纬 东增东经,西增西经重要的经纬线0°纬线,即赤道,纬度起算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算线90°纬线,即南北极点180°经线,与0°经线相对,与日界线大致重合30°、60°纬线,为低、中、高纬划分界线20°W与160°E,为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23°26′、66°34′纬线,为五带界线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1、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图1①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

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②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二.空间定位(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北回归线(23°26´N)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23°26´S)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北极圈(66°34´N)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南极圈(66°34´S)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30°N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30°S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60°N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60°S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90°N北极点位于北冰洋90°S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经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本初子午线(0°)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180°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120°E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大洲或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大陆1°17´N—77°43´N26°03´E—169°40´W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欧洲大陆36°00´N—71°08´N9°31´W—66°10´E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非洲大陆34°51´S—37°21´N17°33´W—51°24´E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北美大陆7°12´N—71°59´N168°05´W—55°41´W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南美大陆53°54´S—12°28´N81°20´W—34°46´W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大洋州47°S—30°N110°E—130°W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南极洲62°S以南跨360°经度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中国4°N(南部大陆21°N)—54°N74°E—1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印度8°N—33°N72°E—97°E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日本(四大岛)31°N—46°N130°E—145°30´E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德国48°30´N—55°N6°E—15°E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俄罗斯43°N—78°N28°E—170°W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美国(本土)25°N—49°N125°W—73°W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巴西34°S—5°30´N74°W—42°W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埃及21°30´N—31°30´N25°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