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88424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材分析——光学部分 (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下学期声光热部分教材分析,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物理备课组2014-3-6,知识内容名称,中考说明新旧对比,中考说明题型示例,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易,C,20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中考说明题型示例,易,凹,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 易,像的位置,物与像大小,形状是否相同,第一部分:光现象,第二部分 透镜、凸透镜成像,第三部分:实验,重点内容,第一部

2、分、光现象,光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两种反射,知识结构:,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平 面 镜 成 像,光的折射,光的折射,从水面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偏折,A,A,光的传播过程中,光是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中?,光的折射,2.看到水中的鱼,例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种光的传播规律,1. 水中倒影,反射:人眼和物体在同种介质里 折射:人眼和物体在两种介质中,2.看到水中的鱼,练习:属于同一种光现象的连接起来,1. 水中倒影,A.从水面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偏折,B.用放大镜看地图,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2.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

3、播形成的是,放大镜把字放大,C.,树在水中成像,A.,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B,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光的色散,例: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光的色散,A,练习:下面关于颜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题)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B. 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C. 白光是七色光中的一种D. 任意一束光射到三棱镜上都会发生色散,光的色散,AB,实像和虚像,幻灯机成像,实像和虚像,实像,虚像,“虚像”与“实像”的区别:_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_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填“实像”或“虚像”),能,不能,“虚像

4、” _用光屏接收到,“实像” _用光屏接收(填“能”或“不能”),实像和虚像,练习: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人们即可以看到实像,又可以看到虚像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象则不能D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虚像,实像和虚像,BC,练习:,把解释下列现象的光学规律填在后 面的括号里1)用放大镜看地图(折射) 2)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 (反射) 3)海市蜃楼 (折射) 4)人在游泳池边看到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折射) 5)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反射) 6)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经看到太阳(折射) 7)斜插在水中的

5、筷子“变弯了(折射) 8)透过装有水的玻璃杯看到手指变粗了(折射) 9)人在湖边看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反射) 10)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石头(折射) 11)司机从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反射) 12)患近视的同学戴眼睛矫正视力(折射),第二部分、透镜、凸透镜成像,凸透镜,透镜,凹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应用,一、基本概念回顾,1、知识结构:,分类,概念,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物距像距,2、基本概念透镜,焦点,焦距,物距,像距,2、基本概念透镜,2)、透镜有两种: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叫_,它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叫_,它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凸

6、透镜,凹透镜,发散,会聚,发散,会聚,例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如图所示,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 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填“能”或“不能”)。,焦点,不能,例2:,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填序号),ACF,BDE,例3:完成下列各图,例4:小明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图中所示的四幅图,由图可知:正确表示近视眼成象情况的是_图;正确表示远视眼矫正做法是_图。,D,A,B,C,D,C,练习:1.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镜对

7、光有_作用。,发散,2.龙龙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两人的眼镜都放在书桌的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一份说明书,龙龙应该把报纸上侧的眼镜拿给爷爷。(填:“左”或“右”),左,3.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D,2、基本概念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动像也动,方向不会变。,凸透镜物距变化与像距和像大小变化的关系: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

8、小,1.根据成像规律判断成像情况,a).直接给出焦距 b).利用焦距的定义给出焦距的大小 C).根据成像情况分析焦距的范围,二、典型例题:,例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A,例2: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象(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象像 C都是实象像

9、 D都是虚像,A,(2)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2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缩小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例3(1)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焦距范围是 。,1020cm,D,2.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应用,例1:下列光学仪器成正立、放大虚像 的是( ) A.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幻灯机,B,例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 的位置,在相当于_的胶片上得到 的_的_像。,凸透,两倍焦距以外,光屏,倒立,缩小,实,例3、某人用一

10、个焦距为f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应该使放大镜到邮票的距离 ( ) A小于f B.等于f C.大于2f D大于f,小于2f例4、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A,A,B,C,D,3.像随物的移动、变化情况,例1: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 A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B,例2: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

11、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下调凸透镜,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下调凸透镜,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3.像随物的移动、变化情况,C,例3:九(1)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不

12、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3.像随物的移动、变化情况,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C,例4: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现把凸透镜的上半部遮住,不让光线通过,则( ) A像只剩下上半部 B像只剩下下半部 C像仍是完整的,只不过比原来要暗些 D像不完整,比原来亮些,C,第三部分:实验,平面镜成像,一、实验回顾,1.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一、实验回顾,(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

13、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一、实验回顾,(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 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 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较黑暗,蜡烛A的形状,相同,垂直,相等,(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 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 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一、实验

14、回顾,(4)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成的是_(倒立、正立)、_(大、小)、_(实像、虚像)。,B,正立,等大,虚,例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关系,二、典型例题,1、对实验的理解:,便于观察物与像的位置,到镜面的距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