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633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陋室铭word同步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同步学习探究训练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草色入帘青( ) 往来无白丁( )阅金经( )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3.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则:就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由于。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入:进入。D.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的公文。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根据要求,用原文中的语

2、句填空。表现文章主旨的一句是_,_。描写室中事的语句是_,_。_,_。引用孔子的话的语句是_?语言表达训练6.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7.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9.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10.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 “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陋室铭刘禹锡山

3、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解释句中加框的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你仿照下列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句在括号内作批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孔子云:何陋之有?( )1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

4、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和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关于学习方面的“座右铭”。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23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16“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17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18

5、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1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莫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 22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23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语言基础知识1.略2.mng lng qng dng jng xng tng3.C解析:“入”是映入的意思。4.山不在于高低,只要有神仙居住就出名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没有(嘈杂的)音乐使我的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劳累。5.斯是

6、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语言表达训练6.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7.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8.略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以理服人。当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

7、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9.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圣贤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10.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心志的,这个“志”就是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在文章里没有直说,而是借“陋室”这个“物”表达出来的,即通过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的人群的描写,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显得含蓄、隽永。课内同步阅读11.著名、出名大1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3.反问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课外拓展阅读15.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

8、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16.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7.(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8.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19.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20.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21.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22.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23.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