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191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成做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六一、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人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能出现,大小便潴留。 脊休克发生的原因是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调节,而不是因切断损伤的刺激引起的。脊休克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动物愈高等,脊休克时间愈长;简单的反射恢复快,复杂的反射恢复慢)。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1)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可单独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2)正常状态下脊髓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 二、牵张

2、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产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一)腱反射 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一般认为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人、传出通道或者脊髓反射中枢受损;而腱反射亢进,则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作用减弱,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如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束受损等。 (二)肌紧张 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致使肌肉经常处于轻度的收缩状

3、态。肌紧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如果肌紧张受到破坏,可出现肌紧张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驰,以致不能维持躯体的正常姿势。 三、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产生原理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肌紧张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在上下丘切断脑干后,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不受影响,而抑制区不能接受高位中枢的抑制信息,抑制区失去始动作用,使易化区作用相对占优势引起的。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是指大脑基底部的一些神经核团,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也包括丘脑底核和中脑的黑质及红核。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

4、为纹状体,其中豆状核的苍白球被称为旧纹状体,而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核被称为新纹状体。上述神经核团之间有错综复杂的神经纤维联系,而苍白球是纤维联系的中心。 基底神经节具有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它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人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 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肌紧张的异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肌紧张亢进,随意运动过少的僵直综合症,如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另一类是肌紧张减退,运动过多的低张力综合征,如舞蹈病(又称亨廷顿病)和手足徐动症。 五、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小脑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与皮层小脑三个部分,分别接受前庭系统、脊髓和大脑皮层的传入,

5、其传出也相应地到达前庭核、脊髓和大脑皮层。小脑的功能有: (一)维持身体平衡 这是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绒球小结叶通过前庭核,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与肌肉的收缩活动,以维持躯体运动的平衡。绒球小结叶的病变或损伤,可导致躯体平衡功能的障碍,但其随意运动的协调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二)调节肌紧张 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由脊髓小脑完成的。脊髓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脊髓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具有抑制和易化双重作用。 (三)协调随意运动 皮层小脑能够协调由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所发动的运动,以完成精巧运动。在精巧运动逐步协调起来的过程中,皮层小脑参与了运动计划的形成

6、和运动程序的编制。也就是说,精巧运动逐渐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中就储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要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从皮层小脑中提取储存的程序,并将程序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锥体束发动运动。 六、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一)锥体系及其功能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路径。锥体系起自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及额叶、颞叶等神经元,其轴突所组成的下行纤维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继续下行到脊髓的纤维为皮层脊髓束;中途止于脑干,与支配头面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接触称为皮层干束。因此,锥体系包括两部分: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运动辅助区不参与锥体束

7、的形成。 锥体束中约有80%9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援替,是多突触联系。只有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构成单突触联系。这种单突触联系支配前肢的神经元比支配后肢多,支配肢体远端肌肉的神经元比近端的多。这表明,单突触联系与精细肌肉运动和技巧性活动有关。锥体束可作用于脊髓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激活后可发动随意运动,运动神经元激活后可使肌梭保持敏感性以协调运动。两者共同控制肌肉的收缩,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的强度和协调性。 (二)锥体外系及其功能 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所有下行调控躯体运动的传导系统,其中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红核、黑质、脑桥、前庭核、小脑、

8、脑干网状结构以及其间的联络纤维等。 锥体外系的皮质起源比较广泛,但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额叶和顶叶的感觉区和运动区,以及运动辅助区,并与锥体系的起源有一定的重叠。在下行途中与基底神经节、丘脑、脑桥和延髓网状结构发生多次中间神经元接替,部分经反馈回路折返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主要经皮质一纹体系和皮质小脑系两条传导通路抵达脊髓。锥体外系的下行通路都不经过延髓锥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是双侧性的。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肌紧张的调节,维持一定的姿势和完成肌群之问的协调活动。虽然在下行调节躯体活动中锥体外系起辅助作用,但它与锥体系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是密切联系而不能截然分开的。 七、大脑皮质对躯

9、体运动的调节 人类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在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有以下特点:1交叉支配。 2有精确的功能定位,在运动区呈倒立人体投影分布。 3各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为双重支配、相互作用、紧张性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转化。一般来说,交感神经活动比较广泛,在应急状态时,例如剧烈的运动、窒息、缺氧、感染和大出血等,交感神经一肾上腺系统常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被发动起来,使心跳加快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消化道的活动减弱、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增强和血糖升高等,这一系列内脏活动的总效果是动员储备能量,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应付内外

10、环境的急骤变化,从而保证人体功能和环境相适应。与交感神经相比,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范围较小。其在安静状态时活动增强,但作用比较局限,主要是促进机体调整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从而保证机体平静时生命活动的进行。综上所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在中枢神经调节下二者达到了相反相成的调节结果,从而使内脏活动的调节更迅速准确,并使其保持动态平衡,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1两者对器官的作用往往相拮抗。 2对某些效应器官的作用是一致的。 3对效应器官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持续地向所支配器官发放低频的神经冲动,以维

11、持这些器官一定程度活动的特点称为紧张性作用。 4外周作用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有关。 5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调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贮备,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类反应称为应急反应。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保护机体,促进机体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也有利于生殖。 三、下丘脑的功能 (一)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P0/AH区)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它们既能感受所在脑部的温度,也能对传人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同时,PO/AH亦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脑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调定点时,即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过程,使体温保持稳定。 (二)调节摄

12、食行为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用电刺激该区,可引起动物多食;而破坏该区,则动物拒食。在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电刺激该区,动物拒食;而破环该区,动物食欲大增而逐渐肥胖。一般来说,摄食中枢与饱中枢之间具有相互抑制关系。 (三)调节水平衡 下丘脑外侧区存在着饮水中枢,或称渴中枢。下丘脑通过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和释放来控制排水的功能。 (四)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 下丘脑与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若在间脑以上水平切除大脑,仅保留下丘脑以下结构的动物,给予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假怒”,表现为甩尾、竖毛、扩瞳、张牙舞爪、呼吸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现象。另外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存在防御反应区。 (

13、五)对垂体及其他内分泌功能调节 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能分泌多种调节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一、条件反射和两个信号系统 (一)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概念: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条件反射。如看到梅子引起唾液分泌、淡虎色变等。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多次的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其特点:后天的,有个体差异、反射弧多变,引起反的条件无限,反射中枢需在大脑皮层。 (二)两个信号系统 人类感受的信号有两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信号,如声音、光、气味等,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他们不是具体的刺激信号,而是具体

14、信号的各种属性特征的抽象概括。也可以说是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 以第一信号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以第二信号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逐渐形成的功能活动。 二、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按其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和。通常频率慢的波其波幅较大,频率快的波则波幅较小。 波的频率为813次/s,在大脑皮层普遍存在,枕叶皮层最明显。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并闭日时可以出现。 波的频率为1430次/s,在额叶部位最易引出。当人处于兴奋、觉醒时能观察到。 波的频率为47次

15、/s,振幅为10015%V。在额叶部位最明显。当受试者困倦时可记录到波。幼儿时期,脑电图频率比成人慢,一般常出现波。波多见于精神病患者和癫痫病患者。 波的频率053次/s,振幅为20200V。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波,但在睡眠过程中可出现。波是大的、不规则的慢波。在婴儿时期,一般常见到波。儿童时期,当受试儿童处于困倦、不活跃或感到悲伤、愤怒时,容易记录到波。看来波可能与孩子的情绪行为有关。一般认为,脑电波由高振幅的慢波转化为低振幅的快波时表示兴奋过程增强,这是一种去同步化现象。当脑电波由低振幅快波转化为高振幅慢波时表现抑制过程的发展,这是一种同步化现象。 三、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概念及意义 (一)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的脑电图特征是呈现同步化的慢波。慢波睡眠时的一般表现为: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发汗功能增强,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故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二)快波睡眠 又称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此睡眠时相的脑电图特征是呈现去同步化的快波。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