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7796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建议在英语教学中采用。 一、 新授课 新授课教学要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A“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

2、上标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B.值日生汇报也可称为free talk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内容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决定(3-5分钟) C.“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10-15分钟) D.“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

3、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10分钟) E.“科学训练,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问答,学生讲解的方法进行反馈(10分钟。) F“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

4、、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比如可以以本课的内容为话题进行拓展,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对话,如果课上没时间可作为作业内容在下节课的free talk环节中进行展示。(5分钟) 新授课(阅读课)教学模式1.导入(Leading in) 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5分钟)2.速读(Fast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

5、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 寻读。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 b. 略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5分钟)3.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 a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

6、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中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c.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10分钟)4.研习性阅读 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a.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 b.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 c.对精彩段落结构的赏析。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看法。(10分钟)5.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 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

7、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a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b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c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10分钟)6.课后作业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和自己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下作业或练习,用来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和发展相关能力。 a. 课文复述 b扩展性阅读 c书面作业(5分钟)二、综合

8、复习课 在英语教学当中,课堂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并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境界。围绕模块主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复习任务。复习课按照“五段式”进行,主要环节为: 1. 学案导学学案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解析易错、易混点,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2. 合作探究在学生试做、教师批阅之后,根据所掌握的批阅情况展开课上小组课堂讨论,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适时进行点拨和强调,对小组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进行调控,以求达到小组讨论的

9、最佳效果。 3. 典型引路教师对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体点评,对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和再强调,让学生全面掌握复习的重、难点问题。 4.方法点拨 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提示归纳,力求系列化、系统化、网络化,明确提出复习的目标要求,特别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思路进行总结,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复习打好基础。 5.反馈巩固 教师出示精选的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练习的题目要精,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可安排部分学生上讲台板演,也可通过投影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

10、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然后再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而后布置适量的相关巩固性练习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强化巩固复习效果。 具体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 2、教学切入点要准 3、教学环节衔接要顺 4、教学方式要新 5、练习设计要精而全三、试卷讲评课 1.课前准备 : 课前教师全面批改好学生的试卷;统计好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和各题的得分率,积累学生易选错或答错的各种答案;分析好学生各题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统计好进步学生和退步学生名单;根据答题情况设计有针对性二次检测试题。 2.课堂要求: 自查自纠 学生对批改过发还

11、的试卷进行自查矫正,如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自检答错或空白的原因,做出正确的答案等。教师可提前发还试卷并提出自查活动的要求。合作互助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对于个人理解不了或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相互纠错。 对于小组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教师可鼓励其它小组同学尝试解决,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错、纠错的过程,以求真正理解。 典型分析 学生在充分自学、相互交流之后仍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对不明答案教

12、师作出明确的分析。针对训练 根据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围绕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等方面设计对应的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在讲评之后进行跟踪测试。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训练方式可以多样化,把口练、脑练和笔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当堂检测,当堂达标。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后,教师出示答案,让小组交换批阅。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力争当堂清。总结反思 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本次检测卷总体难易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相关说明: (1)“待课”制度。三种课型要求教师课前5分钟到教室,播放英文歌曲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交流

13、,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达到师生思想的沟通,从而营造民主融洽的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实施英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测定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要的内容要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4)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 (5)围绕目标切实做好“达标检测”工作,习题的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针对性、实用性强。学生训练时应严格要求,独立完成,教师尽可能掌握

14、学生的达标状况。课后补救要“准”,要求要“严”。 (6)以上模式只是基本模式,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等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灵活运用。附件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

15、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学习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需要教案与学案的区别:目的: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性质: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角色: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表达: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