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HY训练讲义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083120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WHY训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5WHY训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5WHY训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5WHY训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5WHY训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WHY训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WHY训练讲义(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个WHY分析,又称“为什么-为什么”分析。 是一种探索问题原因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连续发问 5次,每一个“原因”都会紧跟着另外一个“为什么?” 直到问题的根源被确定下来。,5个WHY分析,“5个Why分析”由来,最初由丰田提出并在丰田公司广泛采用,因此也被称为丰 田 5 问法。其首创者是丰田公司的大野奈一。有人问,丰田公司的汽车质量怎么会这么好?他回答说:我碰到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他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个为什么”。 5问法的关键所在为: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

2、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穿越不同的抽象层面,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5个Why分析”也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打破沙锅问到底” 的习惯,这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精神,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 一句口头禅。 到了日本手里就整出一个5why出来了说明日本人还是挺善于系统化总结的, 我们用了讲了这么多年的“打破沙锅问 到底”,也没见有人把它总结出来成为 一个方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对已确定的问题根源做清晰的沟通2、对缺乏的能力作出说明以便发现问题3、重视潜在的系统性问题,1、不是所有人都“十分精通” 6个西格马术语2、使将来的参

3、考书和问题指南更容易理解3、既考虑顾客的满意度又兼顾厂商的发展,为什么要学习和使用5why:,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PDCA,活用PDCA循环,5个为什么分析法的要点,一种用不断问“为什么”来找现象的根本原因的方法,一种对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的方法,一种建立在所有事实上寻找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一种更进一步的因果分析方法,不是只找出最具影响的因素,它是:,WHY,真因,WHY,真因,WHY,真因,WHY,真因,现象,现在,过去,察觉(异常点、变化点等),问题,紧急处理,一次因(近因),治标对策(暂时),改善行动,N 次因 (远因),治本对策 (永久),原因 调查,鉴别出的问题(大的、含糊

4、不清的、复杂的)阐明的问题,为什么?1 理由为什么?2 理由为什么?3 理由为什么?4理由为什么5?,已定位的理由区,根源,纠正措施,教训,基本因果调查,问题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哪一步?,“去看”问题(现场现物),对根源的5个为什么分析调查,为什么我们会存在问题,为什么问题会发生在顾客身上,为什么我们的“系统”会失效,5个为什么分析法的要点,1、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不是猜测、推测、假设的。,2、阐明现象,为避免猜测,需到现场去察看现象。,现象=能观察到的事件或事实,现场、现物、现实,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确认,眼见为实,耳听为虚,5个为什么分析法的运用,原因,原因,直接原因,异常现象,异常发生,真

5、正原因,W,W,W,W,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根本原因,(原因/效果关系),(原因/效果关系),(原因/效果关系),(原因/效果关系),真正的解决问题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问题本身,根本原因总是隐藏在问题的背后。,5个为什么分析法的运用,真因必须靠更深入地挖掘,询问问题何以发生。先问第一个“问什么”,获得答案后,再问为何会发生,依此类推,问5次“为什么”,问题发生在哪? 其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什么呢?,5Why分析的基本步骤,Histograms直方图,ScatterDiagrams散布图,ControlChart管制图,Data Analysis,Caus

6、e &Effect鱼骨图,ProblemIdentification,Flow Chart(流程图)SOP,规范,规格,Big Picture,Check Sheet 5Why评估表,Data Collection,问 题,1-为什么?,1-原因,2-为什么?,2-原因,3-为什么?,3-原因,4-为什么?,4-原因,5-为什么?,根 源,连续提问并回答,直到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已被识别。,如果前面提出的答案无法被认为是在第一步中写下的问题的根本原因的话,继续问“为什么”,并找出答案。,5个为什么链式图表,“5Why分析”研讨表,根本对策源流对策,为什么5个why用不好?,不知道怎么用,一个使用

7、5 why 的有意思的故事为什么丢失一个国家,why1为什么丢失一个国家 因为打败了一场战争why2为什么打败这场战争 因为将军在作战时从马上摔了下来why3为什么将军从马上摔了下来因为战马摔倒了why4为什么战马摔倒了 因为战马的马掌掉了why5为什么马掌会掉 因为铁匠在钉马掌的时候少钉了一根,然後马掌脱落了why6为什么少钉一根钉子.,一个错误使用5why的案例:,5why的分析不是随意进行的,必须是朝 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分析,如果脱离了 这个方 向,5why就可能会走上死胡同,一个人摔了一跤,除非你对根源采取行动,或者问题会再发生!换句话说:不要轻易下结论 !,1、为什么摔跤? -因为地

8、面滑2、为什么地面滑? -因为地面有水3、为什么有水? -因为喝水水洒了4、为什么水洒了? -因为纸水杯掉地了5、为什么纸水杯掉地了? -因为没有杯托6、为什么没有杯托? -因为总务小妹休息了没拿出来7、为什么总务小妹休息了? -因为总务小妹感冒了8、为什么总务小妹感冒了?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你会发现离主题越来越远,要想分析出真正原因,几乎是不可能了,到头来只能是无头案。,上述分析错在何处?,找原因要找可控的原因,基于组织内部,要找内部的原因,而不能去找不可控的(比如顾客的原因)。1.为什么滑倒了 因为没看到地上有水2.为什么没看到地上有水 仰头走路,没有防范意识3、为什么仰头走路

9、,没有防范意识?. 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些喜欢找借口,这些借口就是那些不可控的原因 1、问到第二个W时,可以采取纠正措施了,将水清除。 2、第一个至第四个W的潜在因子都存在摔跤者“大意摔跤”,如果他 走路小心点,既使地面滑、既使地面有水,只要他小心一点,他 完全可以一步跨过或者绕道走。 3、第五个W的回答存在逻辑错误。 A、纸杯掉地上一定是因为没有杯托吗? B、没有杯托一定会导致纸杯掉地上吗?,“5Why”原因追究例子-1,好的分析,Why,螺栓松了,螺栓的直徑變更M8-M12,螺栓的直徑太小,不好的 分析,设备盖子落掉了,设备构造改变,不好的例子,好的例子,“5Why”原因追究例子-2,“5W

10、hy”原因追究例子-3,“5Why”原因追究例子-4,Why1,撞到商场固定玻璃门 受伤,“今天上班迟到了10分钟 ”,案例迟到,为什么会比平时晚出门?,起床比平时晚了15分钟,为什么闹钟闹不醒你?,昨晚深夜2点才睡着,为什么睡的太熟呢?,出门比平时晚15分钟,为什么起床会晚?,睡的太熟了,没听到,为什么会迟到?,没有被闹钟闹醒,为什么昨天失眠呢?,昨天下午喝了咖啡,案例迟到,案例迟到,对策:换个时间如何?换种饮料如何?,2-杰弗逊纪念馆,“杰弗逊纪念馆墙面破损情况很严重”,案例-杰弗逊纪念馆,案例-杰弗逊纪念馆,对策:天未黑前拉上窗帘,注意-避免不自然的推论,千万不能用类似借口的内容回答所提

11、出的为什么,WHY?,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确认,澳洲政府捐赠了两只袋鼠给新西兰的一间动物园,为了好好哺育繁衍更多的袋鼠。园方咨询了动物专家,然后耗资兴建了一个既舒适又宽敞的围场,同时也筑了一个2米高的篱笆,以免袋鼠跳走。奇怪的是隔一天早上,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们居然在围场外吃青草。所有的管理员经过仔细研究以后,认为可能是篱笆高度的原因。因为袋鼠的身高是1.5米,而篱笆只有2米高,袋鼠用力一跳就可以跳出篱笆。于是他们决定把篱笆从2米围到了2.5米高。但是,围起来的第二天,袋鼠又统统都跑出去了。接着,管理人员打电话询问澳洲的动物学家:袋鼠最高到底能跳多高?澳洲的动物学家告诉动物园管理员一个事实:袋鼠最高

12、只能跳到2.5米。所以篱笆应该没有问题,可能是篱笆本身的结构存在问题。管理人员马上将篱笆拍照,迅速传真到澳洲。澳洲的动物学家发现,果然是篱笆本身的结构不对。因为动物园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到袋鼠的两只前爪很有力,篱笆不是铁栏杆的,而是网做成的,袋鼠就是通过网格爬出去了。,袋鼠的故事,篱笆还会加到多高?,因此,管理员决定在加高篱笆的同时向内弯折。因为一旦折进去,袋鼠爬到最上面时自然就会掉下来。当管理人员完成篱笆改造后,第二天,又发现所有的袋鼠又都跑出去了。管理人员更加奇怪了,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所有的篱笆再加高,并且再加第二道、第三道篱笆,这样的抗争持续了很久。但是,一个月之后,管理人员发现袋鼠又全跑到长颈鹿那边去了。现在篱笆的高度已经有10米多高了,甚至已经比长颈鹿还要高。不过管理人员还在开会研究要不要把篱笆再继续加高,或者像鸟笼一样关起来。这时,隔壁的长颈鹿忍不住问其个一只袋鼠:“你猜接着他们要把篱笆加到多高?”袋鼠笑着回答说:“这很难说,如果他们还是忘记了关掉篱笆门的话。,总的指导方针,要天真一些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要绝对的客观找原因,非找借口、理由根据数据、事实,而非猜测、假设做到三现,在现场通过现物掌握现实不要认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锲而不舍,追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谢谢您的参与!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