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二日游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926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台山二日游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台山二日游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台山二日游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台山二日游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台山二日游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台山二日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台山二日游(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车路线:北京东五环经南五环上京开高速(京港澳在修路,只能走京开高速 ),路经涿廊高速上京昆高速 ,上保阜高速 ,上忻阜高速 ,从五台山石咀口下高速 ,进入五台山景区(每段匝道都有路标 ) 。 从检票处,通往五台山景区内就一条主干道,顺道行驶就能直接到达五台山景区的中心区,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就在这里,周边就是五台山的寺庙群,这里的寺庙都连着不需乘车,徒步即可达。 住宿 :地税培训中心(简称宾馆),公交车”银馨桥站“对面,普通标间 ,每天 230元,院内有免费停车场。 用餐 :早晚培训中心 ,中午自带。 交通 :寺庙中心区乘坐景点旅游观光车,寺庙中心区外景点,乘坐景点旅游观光车,也可开私家车前往

2、。 旅游图,把图放大就一目了然 参考一下各景点公交车站牌 ,还有二路和四路车;景区里的公交车就是旅游观光车。 这是第二天上午(7月15日)拍照的培训中心公交站 (站名是银馨桥,往景区里走,下一站就是殊像寺 ,第二站是塔院寺,第三站是黛螺顶)。 有关住宿、餐饮、停车、和乘坐公交车的事宜就说到这,下面我们就去佛教圣地五台山小朝台。第一天 (七月十四日)早晨六点从北京出发 ,一路顺畅 ,上午10点50分,到达了五台山景区服务中心售票大厅,用时4小时50分 ,迈速公里表显示行驶了390公里 。高速路上是限速的 ,有限速指示牌, 大多数路段限速是每小时120公里 ,有的路段限速每小时是100公里 。途中

3、我们休息了四十分钟,补充些水和食品。这座高大的牌坊,是南线进入五台山景区的标志 ,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靈峯勝境”,这是清朝皇帝康熙的御笔 ,四个字中间有一个印章 ,清朝皇帝题写的牌匾,石碑,字画 ,书法, 皇帝的印章都是盖在上方中间的位置。 今天的运气还好,五台山旅游旺季和节假日,南门私家车是不让开进景区的,都停在服务中心的停车场,就在售票大厅前面 。今天安检人员把自驾车和到五台山来朝拜礼佛的香客及游客,都放行进入了景区 。我们十分钟就买好了门票和景区里乘坐公交车票 ;在检票口等候排队进入景区耽误有三十分钟。在五台山有一个体会,把私家车停放在你住的宾馆停车场,不要开车去中心区景点 ,有的景点停

4、车位有限,需要排队停车,这样就会耽误你的行程 ,更重要的是影响你的心情 ,乘坐景区里的公交车非常方便,几分钟一趟,到了景点下车后几分钟就能走到你要去的景点 ,很多景点都是连着的 ,很方便 。如去景区中心区外的景点开私家车,还是很方便的。在景区乘坐公交车不需买票,进景区时,每个人必须购买景区旅游观光车票,票价:元;我们购买的门票是打折的,票价:元,八折优惠,公交车票不打折,乘坐公交车非常舒适,敞亮,有机会你也坐坐(他们这里的公交车就是旅游观光车);从检票口到景区中心还有二十公里左右路程。景区里的各寺庙景点有的不要门票,有的景点要门票,一般是4元至10元之间。景区门票(进山门票) 168元 景区内

5、旅游观光车票,(进景区前必须买的旅游观光车票,在景区内乘坐公交车旅游观光车,不用再购买车票)。中午时3分,我们入住了地税培训中心(宾馆),片刻休息,午餐就在房间解决,自带食品,下午时1 5分进入寺庙朝拜礼佛。 五台山寺庙分青庙和黄庙,青庙的僧侣们身穿青灰色的僧衣。黄庙的僧侣们身穿紫红色内有黄色的僧衣,黄庙也就是藏传佛教。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东汉初年,文殊信仰随佛教传入到五台山;唐代时期,五台山被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明永乐年间,黄教祖师宗喀巴把藏传佛教传入到五台山,形成了青、黄(汉、藏)寺庙并存的格局。第一天下午半天时间,我们朝拜礼佛”黛螺顶“,”善财洞“和”罗睺寺“三座寺庙。第一站:

6、 黛螺顶(7月14日下午)黛螺顶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重建,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修缮。因黛螺顶供奉着五台山,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菩萨“,所以到黛螺顶朝拜称为”小朝台“。我们从宾馆出来,乘坐旅游观光车(都是豪华巴士,乘坐非常舒适),三站就到了黛螺顶山脚下,用时不到十分钟,黛螺顶是小朝台必到的寺庙。上山有三条路,一是条索道,还有一条石台阶道路,小朝台的人都走这条石阶道路,也叫大智路,也是通往智慧的道路,走过这条道路的人都能聪明,能增长智慧;共有个石台阶;从全国各地来的佛教弟子,居士,香客,还有游客很多人都是三步一叩头的登上黛螺顶。让人感动,我们三人是来小朝台,朝拜礼佛,因此我们徒步登上

7、了黛螺顶。黛螺顶还有另外一条路,第三条路,在山的北面;这条路上山、坡度平缓,适合中老年人群攀登。山脚下有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一块”大智路“石碑,石碑后面就是通往黛螺顶的个石台阶,石碑上刻有三个字”大智路“,是中国宗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手书。黛螺顶还有一段传说,乾隆帝多次来五台山朝拜,经常被风雨雪所阻朝台途中。乾隆帝来五台山朝台,可不是现在的黛螺顶,是五台山山上的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上的寺庙,由于登山路途遥远,艰险,又受天气影响,不能遂愿。有一天乾隆和黛螺顶的和尚说:五年以后我来朝台,拜五方文殊,既不误事又能朝拜礼佛,你想办法做好这件事。和尚果然聪明,他模仿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建造了黛螺顶的

8、正殿五方文殊殿。里面供奉着东台顶的聪明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后来乾隆五十一年(年)到五台山朝台,就直接到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礼佛;朝拜”五方文殊“,代表了朝拜五座台顶的朝拜礼仪。 黛螺顶坐东面西,中轴线上有牌坊楼,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和大雄宝殿;到黛螺顶朝拜礼佛一定要登大智路1080个石台阶。 这块牌匾是倍受四众弟子尊敬的大法师净空法师的墨宝”五方文殊殿“ 香客有秩序的在”旃檀殿“,非常虔诚的朝拜礼佛,里面供奉释迦摩尼佛(旃檀佛)。 上下两幅图片是通往黛螺顶上山和山下的个石台阶黛螺顶门票元 我们离开了黛螺顶,离开了上善财洞,徒步

9、走下了1080个石台阶。第二天(七月十五日)礼佛寺庙:大显通寺,大圆照寺,菩萨顶,塔院寺,万佛阁(五爷庙) 第一站: 显通寺 (7月15日上午)天渐渐晴朗起来。 我们第一站应该先去塔院寺,这样就不走回头路了,不巧的是塔院寺在开大法会,大门紧闭,寺院门前的僧侣告诉我们法会结束就能朝拜礼佛了,需要两个小时吧。我想应该是大法会,小法会是可以进人的。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先去了显通寺。显通寺位于塔院寺上面、菩萨顶脚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是五台山开山祖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寺庙之一。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寺内有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阁,排列在中轴线上的七座

10、高大的建筑,其中无量殿,显通寺铜殿,是国内罕有的建筑,规模雄伟气势。 大显通寺第一道门正门,阁楼建筑美丽别致。 乾隆帝御笔”十地圆通“(落款年月:乾隆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实地珠林“(这块御匾没有年月不知道是哪位皇帝的御笔,我想也应该是乾隆帝的御笔吧)。五台山寺庙里的石碑,牌匾有很多都是清康熙帝和清乾隆帝的御笔。大雄宝殿外人很多,我们没有进到大雄宝殿里朝拜礼佛,寺庙僧侣们正准备在大雄宝殿开法会,僧侣们依次排队进殿,显通寺的法会游客可以进寺庙,但不能进佛堂,法会结束后我们开始进殿朝拜礼佛。大雄宝殿中央供有: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左右供有十八罗汉;殿中央背后供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

11、菩萨。这两口大铜锅,我在拍照的时候等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一位香客说一句:这位香客要拍照我们让一下,这才拍照上,感谢他们理解!人一定要学会感恩。这里游人很多,还有很多游客都往大铜锅里放些钱以求吉利,游客们用大铜锅里的水洗洗眼睛,说是能辨别是非,能看穿真善美和假丑恶!我们也去洗洗,增强一下甄别是非的能力! 香客和游人们都去了大雄宝殿,这两口大铜锅的水也悄悄地安静了下来。 显通寺香火很旺,香客和游人在大文殊殿前进香礼佛,以求家人平安!大文殊殿供有七尊佛,殿坛前有五尊: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殿坛中央后有大智文殊,后有甘露文殊。我们还是说显通寺,显通寺还有一个重要看点,那就是人们称它为(显通

12、寺金殿)大显通寺铜殿了,顺着这条道向前走右转上几十节石台阶便是铜殿,铜殿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光芒四射,耀眼夺目。铜殿建造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年),是我国三座铜殿的其中一座,另两座:一座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座在四川的峨眉山,峨眉山的铜殿早已在战火中毁坏了。铜殿内正中央供有一尊铜铸的文殊菩萨坐狮像。 铜殿前方及左右有五座铜塔,高高竖起,耀眼夺目,绚丽多彩。铜殿和铜塔的工艺精湛,举世无双,太美了!没有合适的角度拍下铜殿和铜塔的全景,上一张门票吧,欣赏一下全景。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大显通寺金殿和金塔。显通寺门票元第二站:大圆照寺(7月15日上午)第三站: 菩萨顶(7月15日中午)五台山黄庙之首,创建

13、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年),据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即文殊菩萨居住之处,故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观贞五年(631年)重建,称”真容院“;明永乐年,赦令修建”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殿堂楼房多间,规模之大,山门内有真容院,天王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还有钟楼,鼓楼,禅院等寺庙建筑,有许多清代建筑都是模仿皇宫的样式建筑建造的,绚丽多彩,金碧辉煌。菩萨顶是满族语言,汉语的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大清朝、实际上就成了皇家的寺庙了,地位及其尊贵。 清康熙帝,乾隆帝曾多次来五台山朝台,就住在菩萨顶。 站在个石台阶下,向上眺望菩萨顶,真容院门前木制的牌坊楼,牌坊楼中门上方有一大牌匾,有

14、清康熙帝御笔:”靈峯勝境“四个鎏金大字。攀登通向菩萨顶的个石台阶,能把人世间的种烦恼都踩在脚下,我们在菩萨顶朝拜礼佛,心灵上及其殊胜! 站在个石台阶上抬头眺望,近有塔院寺的白塔,远方有巍峨的群山,还有108个石台阶下的影壁。菩萨顶门票元 菩萨顶原名”大文殊院“,又称”真容院“,牌匾上写的是真容院(唐代修建)。后修建大文殊寺,又称: 菩萨顶 ”。五台山之最,菩萨顶大铜锅,直径米,锅深.米。这是真实的几百年来僧侣们吃饭用过的大铜锅,每年用两次,是在六月分开大法会的时候,做斋饭,蒸面食魔王。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佛道日,用来做成八宝粥,供佛和斋堂用;寺庙里的僧人还和我说:要算铜板直径是,米,锅深,米。有一口小的直径是1,68米,深1,1米。朝拜礼佛结束后,我们走下了个石台阶,踩掉了所有的烦恼,这时我们才想起该补充点能量了。好,就地解决,吃!我们就在传说中狮子偷饭的地方,非常简单,吃了自带的面包,饼干,榨菜,矿泉水和饮料。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