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81428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反应_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_严由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科学进展 2010, Vol. 18, No. 11, 1734174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4 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严由伟1刘明艳2 唐向东3林荣茂1(1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福州 350007) (2福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 福州 350009)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 成都 610041) 摘 要 压力反应是个体应对应激源作用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表现 , 而压力应对是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的压力适应过程。压力反应及其应对是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重要变量。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压力反应与睡眠质量

2、有直接的交互作用 , 而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倾向等压力应对因素则能够改变压力与睡眠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最终结果。 关键词 压力 ; 压力反应 ; 压力应对 ; 睡眠质量 ; 压力 睡眠关系理论模型 分类号 B849: R749.92 1 引言我们注意到 (严由伟 , 刘明艳 , 唐向东 , 林荣茂 , 2010), 压力源与睡眠质量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 , 不同的压力源对睡眠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 , 但是 , 我们也同时注意到 , 一些学者提出了 “非直接作用 ”的观点。 压力的认知理论模型认为 , 压力的产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压力源 , 主要决

3、定于个体对情境和自身应对资源的评估 , 因此 , 大多数情况下 , 睡眠质量的变化可能不直接归因于压力源。 在 Bernert, Merrill, Braithwaite, Van Orden 和 Joineer (2007)的研究中 , 家庭压力事件虽然与失眠有中等相关 , 但回归分析却显示 , 家庭压力事件只解释了失眠情况变化的 2.5%。 虽然工作压力对睡眠质量的负性作用已被证实 , 但有研究者 (kerstedt, Knutsson, Westerholm, Theorell, Alfredsson, & Kecklund, 2002)发现 ,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 , 对工作的持续思考替

4、代高工作需求 , 成为睡眠质量的显著预测因子 , 并可能说明 , 工作需求本身并不直接影响睡眠 , 它通过增加业余时间对工作的关注和担忧而使睡眠质量下降。这些研究结果印证了压力认知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 说明压力源有时候并不完全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直接因素 ; 另一方面 , 提示压力源与睡眠质量之间 , 既可能是直接收稿日期: 2010-06-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30870891)成果。 通讯作者:严由伟 , E-mail: 的 , 还可能是间接的关系 , 其中受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 , 压力反应、压力应对等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中间变量 , 二者在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当

5、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文献情况来看 , 大量的学术资料集中于情绪与睡眠临床症状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而反映中间变量在 “压力与睡眠质量 ”关系当中的机制或作用等针对性的专题学术资料不多 , 并且文献时间的间距很大 , 文献稀疏 , 在此 , 我们愿意就有关问题进行一次整理 , 与大家共同来回顾与思考。 2 压力反应与睡眠质量 当应激源作用时 , 个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的表现称作压力反应。 Selye (1936, 1950)的应激学说用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说明了机体的应激反应过程。 Sterling 和 Eyer (1988) 提出了“非稳态 ”概念 , 认为机体的压力反应是重新达到

6、稳态的过程 , 但若压力过大 , 持续时间过长 , 那么有机体也会逐渐紊乱和衰竭 , 导致 “非稳态 ”状态。压力引起主体的身心反应 , 而这些身心上的调节作用构成了睡眠质量变化的基础。压力反应通常包括生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 并构成内在的相互作用。行为反应时常是心理反应的自然延伸 , 而认知反应往往是某种评价或观点。这里重点讨论生理反应、情绪反应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第 18 卷第 11 期 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 -1735- 2.1 生理反应 压力作用下的睡眠生理反应 , 可以表现为睡眠过程的大脑中枢神经生理反应、 神经 -内分泌反应以及细胞分子及其基因反应

7、等。研究证实 , 压力和睡眠的生理机制有着对接之处 , 使压力与睡眠从生理上产生联系。压力可以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睡眠质量 , 睡眠质量也能对压力产生反作用。 2.1.1 压力干扰睡眠过程的生理机制 睡眠过程的大脑中枢神经生理反应主要体现在脑中枢特异传导加工系统与非特异觉醒系统。压力及其含义构成生物电信息传入大脑加工体系并得到评价结论 , 从而构成影响睡眠的认知因素 , 进而作用于主体的睡眠质量。 20 世纪 50年代以来 , 随着脑干网状结构系统和丘脑皮下中枢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 睡眠与觉醒的中枢机制已经基本得到确立 , 然而 , 压力条件对 “预期 ”睡眠及与认知加工过程的影

8、响 , 人们借助脑电分析(如 ERP)等研究手段却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 而神经 -内分泌反应系统则明晰很多。 人们认为 , 神经 -内分泌反应具有显著的生理生化过程 , 调节着睡眠活动。当压力导致神经和激素调节无法实现机体平衡时 , 睡眠问题就产生了。 Selye 认为 , 压力反应是机体通过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的活动来对抗压力而形成的综合表现。由于早期工作的条件有限 , Selye 等人将各种压力反应都简单地归因于 HPA 轴的形态学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条件的不断发展 , 20 世纪 60、 70年代 , 神经内分泌学领域迅速拓展 , 生理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压力的神经内分

9、泌反应与健康的关系。 20 世纪 90 年代 , 对压力与睡眠的神经内分泌作用过程研究迅速增多 , 压力生理反应与睡眠的关系逐渐清晰。 目前 , 各种压力激素如何影响睡眠过程依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证实 , 压力对睡眠的作用主要通过 HPA轴的活动来实现 , 当压力产生时 ,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加强 , 下丘脑开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 这种激素启动了垂体和肾上腺分泌应激激素 , 使人处于警觉状态 , 导致睡眠的生理心理机能紊乱 , 出现各种妨碍睡眠的情况。 Yang, Tang, Wellman, Liu 和Sanford (2009) 发现在受过电击惊吓后 12 小

10、时 , 注射 CRF 的小鼠的快速眼动睡眠 (REM)减少 , 慢波睡眠的脑电波振幅也降低。在人类身上也得到相同的结果 , 压力状态下的皮质醇分泌曲线(AUC)与睡眠干扰有显著相关 , 特别在睡眠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更是如此 (Hatzinger, Brand, Perren, Stadelmann, Von-Wyl, Von-Klitzing, & Holsboer- Trachsler, 2008)。 Richardson (2007)总结了失眠的压力反应模型 , 认为在压力作用下 , 神经内分泌系统会产生一些对睡眠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 , 如CRF, 这种激素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11、和皮质醇 (COR)增多 , 引发失眠。这些证据都说明压力激素在压力和睡眠之间的桥梁作用。 除了压力影响睡眠质量的共同生理过程以外 , 近 20 年来 , 研究者还致力于探讨不同压力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生理机制 , 为此 , 动物实验有着很好的启发 (Pawlyk, Morrison, Ross, & Brennan, 2008)。研究者通常设置三种压力情境 , 即固定、惊吓和恐惧。在短暂固定 (12h)情况下 , 大鼠的慢波睡眠 (SWS)和快速眼动睡眠 (REM)都有所增加 , 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4h), 则大鼠的 SWS 不再增加 , 与此同时 , 大鼠的皮质酮水平上升。若压力增大 , 固

12、定时间延长至 4 天 , 则大鼠的睡眠效率、 SWS 和 REM 睡眠时间均下降。在惊吓条件下 , 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和 REM 睡眠潜伏期延长 , REM 睡眠在全部睡眠时间所占比例下降 , 同时 , 大鼠的 ACTH 分泌增加 , HPA 轴活动增强。在恐惧状态下 , 大鼠的 CRF 和 5-HT 分泌增多 , REM睡眠时间和比例急剧下降 , 睡眠维持出现困难 , 醒来次数增多 , 且在多日以后 (14d), 睡眠结构紊乱更显著。这说明不同强度的压力可能通过不同的生理变化渠道引发睡眠质量的变化。 当今对压力反应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基因水平 , 已有研究证实一些细胞因子与睡眠的相互作用。这是生

13、理心理学研究 “压力与睡眠 ”关系问题的重要趋势。例如 , Hong, Mills, Loredo, Adler和 Dimsdale (2005)研究发现细胞白介素 6 (IL-6)水平与睡眠效率和慢波睡眠呈负相关。不过 , 在压力条件下 , 这些分子基因如何影响睡眠质量 , 其机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1.2 睡眠质量对生理反应的反作用 睡眠不足或低睡眠质量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 其消极结果一直受到关注。自 Manaceine (1894)首次对狗进行了睡眠剥夺的实验以后 , 这种探查睡眠问题所带来身心变化的研究方法一直被使-173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用至今。通过睡眠

14、剥夺实验 , 探明睡眠问题对感知觉、记忆、情绪、注意力、身体健康、心理疾患等带来重大影响 , 使我们对睡眠障碍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睡眠质量对生理反应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对神经系统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二是对新压力事件生理反应系统的影响。 睡眠质量对于压力反应系统的作用研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 随着实验技术和测量手段的不断发展 , 现在不仅延续了该方面的研究 , 还进一步将研究推进到神经激素变化水平。普遍研究结果认为 , 睡眠质量不佳引起了 HPA轴活动的变化 , Ekstedt, kerstedt 和 Soderstrom (2004) 还证实睡眠剥夺造成了肾上腺素 (AD

15、)、皮质醇等激素的增多。此外 ,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也受到睡眠质量的影响 , 例如睡眠不足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反应 (Cauter, Spiegel, Tasali, & Leproult, 2008)。 联合压力的生理反应机制研究可以发现 , 睡眠质量差和压力引起了共同的生理变化 , 许多学者也因此将睡眠剥夺或睡眠质量不佳看成是压力来源之一。然而 , 睡眠不好所引起的这些生理反应究竟是由于压力导致的 , 还是有其他原因 , 或者说睡眠不好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只是与压力反应有偶然的简单的重叠 , 这些都令人 疑惑。 睡眠质量不佳对新压力事件反应有何作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 , 但已有研

16、究认为 , 睡眠质量差将造成压力应对能力的不足 , 其中包括生理平衡能力不足以有效地应对压力事件等。1984 年 , Kovalzon 等发现 REM 睡眠被部分剥夺的动物出现肾上腺活动减弱以及胃溃疡等压力症状。该结果提示睡眠质量差实际上减弱了生理活动及其平衡能力 , 从而难以应对新压力。Wright, Valdimarsdottir, Erblich和 Bovbjerg (2007)指出 , 睡眠质量差会导致面对压力时的皮质醇分泌降低。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或许也能对机体构成压力威胁 , 还提示睡眠不好会同时通过生理变化给人施加压力。 通过上述生理机制的分析可知 , 压力可因为生理活动的紊乱而扰乱睡眠活动 , 降低睡眠质量 ; 而低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紊乱的生理活动增加压力感。来自于治疗方面的探索为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生理联系提供了证据。 “正念减压法 ”使得癌症患者的压力和睡眠在总体上都有改善 , 在治疗组内 , 有 40%的患者皮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