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0449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国际化呈现出全球加速的趋势,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尽管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准则体系,然而由于我国会计改革起步较晚和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在概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所现存的障碍和阻力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对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所帮助。关键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2、;会计环境;会计改革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 th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showing the accelerating global trend, accounting standar

3、ds is th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s core. Despit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released a substantial system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tart-late accounting reform and the special accounting e

4、nvironment in China,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on the road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ur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eci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put forward obstacles China are facing and strategic proposals should tak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

5、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a purpose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accounting environment;accounting reform参考.资料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言1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1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22.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对外贸易的损失22.2趋同可促进国

6、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2.3趋同可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22.4趋同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2.5趋同可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3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所面临的问题33.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33.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33.3社会意识觉醒不够程度43.4新准则有些规定过度超前实施难度大43.5会计行业有待持续发展,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不高44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的对策54.1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54.2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准则制定水平54.2.1构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54.2.2改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54.2.3增强

7、会计准则应用的可操作性64.3为实施新准则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准则执行机制64.4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64.5.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74.5.2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强化职业道德建设74.5.3加强后续教育,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75结论7参考文献8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功改组,使制定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

8、通用的统一会计准则从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随着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会计准则”意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各国会计准则纷纷向IFRS趋同。欧盟国家宣布从2005年起直接采用IFRS编制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制定了与IFRS等同的本国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与IASB在 2002年9月签订“诺沃克协议”,旨在推动FASB准则与IASB准则的趋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那么中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和进程又是如何呢?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我国则以IFRS为蓝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2006年2月推出了由1项基本会

9、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内容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具体项目上看,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结构上看,我国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位于具体准则之上,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性。国际会计准则包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一些具体准则,概念框架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意义。新会计准则中的基本

10、准则就是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准则的内容和结构与概念框架基本相同,只是提法不同而已。在具体准则方面,我国准则的38条具体准则当中,除了对原有的16条准则进行修订之外,其余22条准则均为此次新增。新准则除了包括一般业务准则之外,还包括了涵盖金融业、农业、保险业 、房地产业等多个特殊行业的准则,可以说是覆盖而广、内容完整。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无论是从具体准则的项目上,还是从单个准则的具体规定上,我国准则都与之基本相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会计的计量模式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为了在财务报表中确定其货币金额共讨论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计量基础。我国企业会计准

11、则一基本准则也同样给出了5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表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在计量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决心。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使用态度上我国会计准则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趋同。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2.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对外贸易的损失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要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会计信息己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消除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从而充分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

12、言的作用,减少经济交流的障碍,使得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 (包括财务信息),评估客户的实力,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2.2趋同可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 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需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 对于需要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而言,按照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减少海外上市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利于海外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2.3趋同可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

13、防范经营风险跨国公司经营活动需要有一套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可比的会计和报告体系。不同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如存在差异,不仅使跨国公司内部报表的合并、分析和利用产生诸多障碍,增加了公司内部报表折算与合并的处理费用及经营成本,而且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管理,趋同则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信息转化成本,促进其发展。2.4趋同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体系对于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都做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规范,填补了原来会计制度规范的很多空白点,使企业在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有章可循。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新准则及时规范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相

14、关问题,对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新准则明确了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规范和统一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的标准,这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能更好满足各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2.5趋同可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2006年2月15日IASB主席戴维泰迪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发布会上指出,由于我国的努力,使得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加快了。新准则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我国更快地实现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目标,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所面临

15、的问题3.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雄厚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施行主要力量,它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但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拥有国际会计准则推行的良好市场经济基础,这是与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例如,如果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就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毫无用处,因为在我国经济环境历史中可能刚刚出现甚至还未出现西方国家常见的相关经济事项。以我国会计准则为参照点,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特殊会计事项,可能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丝毫位见,因为它同样也不适应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状。所以不能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不能只单纯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加上我国跨国公司少、资本市场薄弱、国际贸易发展不成熟,使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力量比较弱小,因此,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够牢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走向趋同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3.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走向趋同因素之一。例如,在会计准则规范重点内容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