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0810353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01B 60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XXXXXXXX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XXXX- XX-XX发布XXXX- 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T XXXXXXXX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体系建设原则14 监测范围和监测期15 监测内容16 地类划分17 地类变化原因28 其它因子39 监测体系建设39.1 监测流程39.2 监测样地设置59.3 数据获取59.4 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测算510 监测体系建设成果710.1 监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710.2 监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库碳储量710.3 监

2、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库碳储量变化量710.4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对比表710.5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矩阵表710.6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原因表710.7 监测体系建设报告710.8 前期与本期土地利用碳储量矢量数据及属性数据库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对比表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对比表9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原因表11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间隔期碳储量统计对比表12IDB23/ T XXXX201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

3、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悦维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绿烨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维芳、周彪、李国春、杨胜涛、李镐然、张树森、徐乐、李玉江、梁志强、于桂滨、王刚、邰忠文、孙晓波、吕波、刘陆、王颖、赵琳、潘天智、邵明昌、张桂珠、马志斌、夏云龙、梁宇新、臧玉玲、李洋。DB23/T XXXXXXXX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业碳汇计量的原则、监测范围、监测期、监测内容、体系建设和建设成果。本标准适用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LY/T 2253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LY/T 2259 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技术规程DB23/T 1923 碳汇造林项目技术规程3 体系建设原则坚持与国家政策相结合,上下一体,统筹安排,有效衔接,准确可靠和循序渐进的原则。4 监测范围和监测期监测范围为林业用地;监测期一般为3年。5 监测内容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五个碳库为计量监测碳库;计量监测期内监测总体碳库碳储量及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库碳储量变化;监测总体

5、内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各地类面积变化、碳库碳储量变化及变化原因分析;编制间隔期监测总体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矩阵表进行分析;编制监测总体碳库碳储量表和变化对比表。6 地类划分按表1填写地类和代码。地类代码依据LY/T 2253的规定制定。表 1 地类和地类代码表地类总划分地类地类代码林地乔木林地111疏林地120灌木林地130未成林地141苗圃地150迹地160农地水田211旱地212草地天然牧草地311人工牧草地312聚居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510居民地和建设用地520未利用地610宜林地6207 地类变化原因按表2填写地类变化原因类别和代码。代码依据LY/T 2253的规定。表 2 地类变化

6、原因及代码表土地利用变化原因类别代码人为因素造林更新人工造林111迹地人工更新112林地人为干扰采伐121使用林地122林地开垦123草地保护与修复退耕还草151草地新增152草地人为干扰草地开垦161草地征收占用162过度放牧163种植结构调整170规划调整180灾害因素火灾210林业有害生物220气象灾害230表2(续)地质灾害240自然因素植被天然更新310自然变化320水域季节性变化330调查因素区划错误410地类误判420标准变化4308 其它因子树种(组)、土壤类型、起源、龄组、郁闭度、扩展系数、含碳率、地下地上比等因子按照GB/T 26424、LY/T 2253、DB23/T 1

7、923-2017的规定执行。9 监测体系建设9.1 监测流程确定监测总体样地设置,制定调查方案和技术方案,开展样地调查,进行土地类型调查和遥感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结合二类、一类等数据资料和现地调查分地类计量监测碳库碳储量,形成监测体系建设成果。参见图1。图 1 监测流程图9.2 监测样地设置在监测总体内进行监测样地布设,样地为方形样地,大小为4km4km,样地每边的方位角为0、90、180、270四个正方向,样地中心点位于公里网格上,样地间距为24km24km。通过监测样地的属性特征值对监测总体碳储量及变化量进行统计估算。9.3 数据获取对每个监测样地,以二类调查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及林地保护利用

8、规划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借助目标年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基期年的矢量数据图进行更新,生成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矢量图,并与基期年矢量图进行对比,确定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形成完整的矢量数据。9.4 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测算9.4.1 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测算 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时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按式(1)计算CB=Ct2-Ct1t2-t1 (1)式中:CB 在保持相同类别的土地上(例如,仍为林地的林地),生物量中的年度碳库碳储量变化(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总和),单位为吨碳每年(tc/a);Ct2 在时间t2时,每种土地类型的总生物量碳库碳储量,单位为吨碳(tc);Ct1 在时间t1时,每种土地类

9、型的总生物量碳库碳储量,单位为吨碳(tc)。对应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则其乔木层和非乔木层碳库碳储量按式(2)计算C乔=i,jAi,jVi,jBCEFi,j1+Ri,jCFi,j (2)式中:C乔 时间t1、t2的乔木层和非乔木层碳库碳储量,单位为吨碳(tc);Ai,j 保持土地利用类别不变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m2);Vi,j 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m3/hm2);Ri,j i 树种类型 j 的地下地上比;CFi,j 含碳率;BCEFi,j 扩展系数。对应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其非乔木层碳库碳储量测算方法为:非乔木层生物量碳库测算方法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一方面是分别气候区、森林植被类型的非

10、乔木层生物量密度参数进行计算;另一方面是通过建立的非乔木层生物量与乔木层生物量(蓄积量)相关模型,通过乔木层生物量计算出对应的非乔木层植被生物量碳储量。计算方法按DB23/T1923-2017的规定执行。乔木层生物量碳变化量与非乔木层生物量碳变化量之和,即为没有发生变化的土地类型活生物量碳变化量,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按式(3)计算CB=CT-C0t2-t1=ABTCFT-B0CF0t2-t1 (3)式中:CB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其他土地类型生物量中的年度碳库碳储量变化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a);B0、C0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前的生物量和碳库碳储量,单位分别为吨干物质每公顷(t

11、c/hm2)和吨碳每公顷(tc/hm2);BT、CT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后的生物和碳库碳储量,单位分别为吨干物质每公顷(tc/hm2)和吨碳每公顷(tc/hm2);A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面积,单位为公顷(hm2);t1、t2 分别为变化初期与计算末期时的时间,单位为年(a);CF0、CFT 分别表示原土地利用类型的含碳率和变化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含碳率。9.4.2 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测算土地利用类别不变的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按式(4)计算CDOM=C枯死木+C枯落物 (4)式中:CDOM 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碳储量的年度变化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C枯死木 枯死木碳库碳储量

12、的年度变化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C枯落物 枯落物碳库碳储量的年度变化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简化计算方法可针对所有土地利用类别的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在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别中它们的碳库碳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可近似认为碳库碳储量变化为零。通常情况下,转化为另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碳储量计算时,假设转化后为非林地类别的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储量为零。对于从林地转化为另一种土地利用类别的土地假设是碳库碳储量的所有碳损失发生在土地利用转化的年份。相反地,转化为林地会导致枯落物和枯死木碳库的建立,并且这些碳库碳储量是从零开始。转化为森林的土地上碳库碳储量是在转型期间从零开始并线性

13、增加的,因而可根据线性特征来推算其变化后的年度变化量。估算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库变化的方法是:估算土地利用类别变化前后碳库的差别,并且在转化年里应用这个变化(碳排放),或者将它统一分配在转移期间(碳增加),按式(5)计算CDOM=Cn-C0A0nT0n (5)式中:CDOM 枯死木或枯落物碳库碳储量的年度变化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C0 原土地利用类型下枯死木/枯落物碳库碳储量,单位为吨碳每公顷(tc/hm2);Cn 变化后土地利用类别下枯死木/枯落物碳库碳储量,单位为吨碳每公顷(tc/hm2);A0n 土地利用类别转化的土地面积,单位为公顷(hm2);T0n 土地利用类别转化的时间段,单位为年(a)。9.4.3 土壤碳库碳储量变化量测算测算最上层30cm厚土壤碳进出变化,计算方法按照DB23/T 1923的规定执行。10 监测体系建设成果10.1 监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10.2 监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库碳储量10.3 监测总体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库碳储量变化量10.4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对比表10.5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矩阵表10.6 间隔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原因表10.7 监测体系建设报告10.8 前期与本期土地利用碳储量矢量数据及属性数据库17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