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806901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五四制语文七下《34小人国被俘》PPT课件 (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5课 小人国被俘,斯威夫特,【学习目标】 感悟形象传神的细节描写。 体味风趣、幽默的叙述手法。 了解文章深刻的讽刺意义。,【课文提示】 斯威夫特,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 格列佛游记辛辣讽刺了英国的政治和社会。,【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悖bi 【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 听天由命 前所未有 饥肠辘辘 有悖礼仪,【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段):写海难。 第二部分(第段):写被俘。 第三部分(第段):写劝降。 第四部分(第段):写进餐。,【课文分析】 本文写格列佛在海上遇险,无意中闯入了小人国的领土。文章通过形象的笔墨、丰富的想象,让我们领略了

2、一个新奇的世界。在这里,身高不足六英寸的小人,与格列佛这个庞然大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十多个小人国的士兵可以同时爬到格列佛的身上,他们从格列佛身上跳下来,“竟跌伤了”。在那个有身份的人与格列佛进行谈判之前,格列佛看到“地上已竖起了一个一英尺半高的平台,平台可容纳四个人,旁边还有两三副梯子靠着用以攀登”。四个人站在格列佛的面前,不仅要用梯子,还要站在一个平台上。格列佛的胃口更是大得出奇,“一口吃两三块,步枪子弹大的面包一口就是三个”。两者一比,悬殊之大,令人咋舌。,作为世人公认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在第一卷中对宫廷生活的种种丑恶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也可以略见官员们十足的派头:“他看上去中年,比

3、跟随他的另外三个人都要高。三人中一个是侍从,身材好像只比我的中指略长些,正替那人牵着拖在其身后的衣服;另外两人分站在他左右扶持着他。”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地位与身份,这也为后文格列佛所看到的党派纷争、国王野心勃勃、政客无事生非、官吏投机钻营埋下伏笔。,【思维训练】 (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 从第段找出两句表现“我”与“小人”身材相差甚远的句子。 他们中有几个因为从我腰部往下跳,竟跌伤了。 其中的一个竟敢走到能看得清我整个面孔的地方,举起双手,抬起双眼,一副惊羡的样子。 . “我”睡在草地上,感觉“前所未有的酣甜香沉”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我”疲惫已极。 . “我觉得有个什

4、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中“蠕动”本来指什么?这里叙述什么? “蠕动”本来指动物爬行的动作。这里叙述“小人”的行动,突出他们的渺小。,. “即刻就感觉有一百多枝箭射中了我的左臂像许多针刺一样的痛,他们又向空中射了一阵,仿佛我们欧洲人放炮弹一般。”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对比。 突出“我”对小人们矮小身材的轻视。 . 第3段,“命运却给我另作了安排”中,“另作了安排”指什么? 来了大量的人,与我交谈,给我食物吃。 . 第3段,“一个看上去像是有身份的人,对我发表了一通长长的演说。”格列佛认为“有身份”的依据是什么? 那人演说前高喊三声,立即有人将我头左边的绳子割断。 有三个侍从

5、,一个替他牵着拖在其身后的衣服,两个分站左右扶持着他。 他有十足的演说家派头,用了不少威胁的语言,也许诺表示同情与友好。,. “三人中一个是侍从,身材好像只比我的中指略长些,正替那人牵着拖在其身后的衣服;另外两人分站在他左右扶持着他。”这里作者对他们身材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通过比较,具体写出小人的身高,说明如此渺小的人也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实在滑稽可笑。 . 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课文的情节。 海难 被俘 劝降 进餐。 . 课文用了大量的对比,请举例作简单的分析。 10. “小人国”是虚拟的,文中的“东印度群岛”、“凡迪门兰”都是真实地名。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虚中有实、实用有虚的写法,增强了小

6、说的趣味性。,11. 用50字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比较鲁滨孙和格列佛的流浪有什么差异? 鲁滨孙是自己选择流浪的;格列佛的流浪是被动的。 鲁滨孙在流浪中增强了胆识,增长了才干;格列佛亲眼目睹了小人国的社会现实。,【课外作业】 . 完成“学习建议”。 .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 预习海战,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故事梗概】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是英国人。他年青时学医,后来在海轮上担任外科医生,多次环游世界,到过许多地方,有过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四次游历,历时十六年零七个月。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

7、格列佛应“羚羊号”船长的雇请,乘船到太平洋一带航海,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他只身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上岸后,他酣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到了小人国。,小人国的幅员并不大。他们有着奇特的风俗。国王在选拔官吏时,让人们在绳上跳舞,谁跳得高便可以当大官。在盛大的节日里,官员们在横杆上表演特技。按技艺高低,分别赏给不同颜色的丝带。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他们的区别是鞋跟的高低。高跟党自认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国王则偏向低跟党。因此,政府的官员都是低跟党的人担任。皇太子则两边讨好。为此,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 利立浦特岛国改变吃鸡蛋的习惯,不先磕破大端,而是先磕破小端。国内有人不服,分成“大

8、端派”和“小端派”。“大端派”遭到镇压,他们逃亡到不来夫斯古,引起两个帝国的战争。格列佛为了表示对利立浦特的忠心,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为此,国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加上海军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剌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再从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乘船离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他便搭乘这只商船,于是一七二年回到伦敦。从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游历。 格列佛第二次出游是在一七二年六月二十日。他乘坐“

9、冒险号”往北美航海。第二年六月到达布罗卜丁奈格岛。他和水手们到岛上找淡水,被一巨人追赶,他的朋友划船逃跑了,他却来不及逃走。格列佛躲在一块象森林一样的麦子地里。不一会儿,他看见一个巨人从田间上来,那巨人有普通教堂尖塔那么高,迈一步有十来码。巨人比格列佛要高出十二倍。,巨人俯下身来,用拇指和食指把格列佛夹起来,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着。格列佛尽量装得老实,一动也不动。因为他已被举在六十尺的高空,万一从指头中滑落下去,便要跌成肉饼。他把格列佛带回家。交给九岁女儿照管。这里的老鼠大得吓人,有两只跑到床上。格列佛拔刀自卫,好容易才把其中一只剌死。 村里的巨人们把格列佛当小怪兽,纷纷跑来看他。有人提议利用格列

10、佛去赚钱。于是,主人把他装在一个箱子里,带他到各城镇去展览,一时轰动了全国。后来,他被带进王宫,为王后和贵妇人演出。 格列佛在大人国住了两年。有一次,他和国王出外旅行时,装他的箱子被老鹰叼到半空中,然后又掉到海里,幸好遇见一只英国海轮搭救了他。于是他在一七六年六月回到了伦敦。结束了他的大人国旅行。,格列佛第三次出游到了飞岛国。那是在一七六年八月五日,他乘坐大商船“好望号”到印度支那和马来亚一带航海。因受到海盗袭击,他被海盗放逐到一条独木舟上,幸好海浪把他送上了陆地。登岸后,他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空中飞来了一座住满了人的岛屿,把太阳遮蔽了六、七分钟。然后,那飞岛降落地面,格列佛乘机爬了上去。飞

11、岛上的人面貌和服饰都很奇特。“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 岛上的人总是惶惶不安。他们对天文很有研究,害怕太阳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会被太阳吞食。他们早上一遇见熟人,便首先问候太阳的健康。这个飞岛只有一万英亩左右,底层由金刚石层构成,靠一块磁石操纵。国王统治着飞岛外的大片领土和属国。如果臣民们不服从或进行叛乱,他便驾着飞岛飞临肇事地点的上空;轻则剥夺他们享受阳光与雨水的权利,重则用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压碎一切。,不久,格列佛乘船到日本。一七九年他搭乘荷兰船回英国。这次航历时五年六个月。 格列佛第四次游历是在一七一年九月,他担任商船“冒险家号”船长。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水手劫夺船只,他被扔到一个荒岛上。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包围。危急之际,来了一匹灰色的马,耶胡们害怕它,都跑散了。接着,又来了一匹栗色的马。它们“举动很有条理,很有理性”。马们把格列佛带回家,用一捆干草和燕麦招待他。格列佛摇头表示他不吃这两样东西,马感到很奇怪。刚好,这时有一只乳牛经过,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于是马领会了,便用牛乳来款待他。在马的代表大会上,“慧马”们责备灰色马收养格列佛,要它把格列佛放走。于是格列佛自制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别马主人,离开“慧马”国。 在海上,他遇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一七一五年十二月返回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