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919529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55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阴市峭岐医院,江阴市峭岐医院 医务科,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课件,一、徒手心肺复苏 二、 气管插管 三、除颤仪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

2、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儿童),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3、。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动脉搏动(可查颈动脉或股动脉),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 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关节伸直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

4、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三)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婴儿),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足底、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硬质表面上;靠近病人,坐位。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胸外心脏按压时另一手固定于额部,保持气道通畅。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肱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

5、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 二指按压: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双人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2) 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 按压部位在双乳头连线略下方; (4) 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单人为30 :2,双人为15: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肱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

6、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

7、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

8、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除颤仪使用,适应征 (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重点!

9、)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绝对不能用酒精)放于患者胸壁上。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kg) 不能留有空隙 边缘不能翘起(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离开患者身体。 方法一: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 方法二: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

10、;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l0cm。,除颤仪的两个电极板,心尖电极板(就是在侧面有充电按钮的那个)放在患者左腋中线,上缘平乳头水平,心底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区,不同的除颤仪治疗不同的心律失常需要的能量不同,对于室颤来说,单相波除颤仪推荐能量360J,双相波除颤仪推荐能量150-200J,除颤器电极板上“A”代表心尖部,其位置放置于左

11、乳外侧,其中心在左腋中线;”S”代表心底部,其位置放置于胸骨右缘 24 肋间。徒手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抬颏法和托颌法。,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方法: 需操作的只有3个按钮和2个一次性粘贴电极 按钮:绿开关、黄分析、红电击 电极:已有导电胶,安放位置机体及电极包装表面有图示,(“A”电极左胸前壁覆盖心尖,“S”电极右肩胛下区或右锁骨下胸骨右缘)。 操作:打开电源操作过程有文字显示和语音提示。(06年销售的AED有中文界面和提示音),AED除颤连贯操作步骤:患者仰平卧位电极正确粘贴开启除颤仪按分析按钮仪器提示“正在分析”仪器示知分析结果如示知“建议除颤”则告知大家离开患者身体按压电击按钮进行

12、除颤。 注意事项:2005年ECC及CPR治疗建议国际会议共识中指出:“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首选除颤。.对于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在除颤前推荐做CPR1.53分钟。.强调只除颤1次,立即行CPR,因为除颤浪费时间,导致胸外有效按压中断.仅给1次,然后继续做胸外按压”。其中有三处重点:在AED示知“建议除颤”时首选除颤;否则(无除颤心律,多为心电直线)先做5个周期CPR再考虑除颤;强调1次除颤后不做生命评估,马上接着做CPR,5个周期再评 估。,除颤仪操作标准步骤,1.把枕头拿掉,让病人仰卧,并除去其身上带着的金属物品,如首饰等。 2.插上除颤仪电源,建立心电监护(如有记录纸需要及时安装上)。 3.拿出电极板,在其表面涂以导电膏(必须涂上正规厂家的导电膏,否则导电不良,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 4.选择电能并充电,第一次200焦耳、第二300焦耳、再次360焦耳,最大不能超过360焦耳. 5.放好电极板,其中一块电极板放在左乳下(心尖);另一块电极板放在右锁骨下(心底)。 6.叫唤并让周围的人远离病人及病床。 7.按下两电极板施加一定的臂力,同时放电。 8.马上观察心电恢复情况,如果情况不好再施加另一次。 9.用完除颤仪后,将其电能选择位置转到关闭,把病人身上和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擦干净。取走记录纸。,谢谢 再见! 医务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