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774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B无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以下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

2、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C.北方一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3.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4.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5.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 )A.战国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朝中叶以后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3、(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7.“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8.从16世纪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哪三个地区( )

4、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9.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传染疾病的肆虐 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 B C D10.在英国占据世界工业垄断地位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这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11.“美国

5、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爱迪生发明电灯 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12.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 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13.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

6、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 A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B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14.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5.洋务运动中,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 ) 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 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 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

7、走向开放 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16.下表为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据此不能得出,这批商办企业( )行业种类办厂数量(家)企业平均资本(两)企业分布地区船舶和机器修造16625上海12家,广东2家,津、汉各1家缫丝97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棉纺织224000上海2家火柴11373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各地面粉3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家印刷812500上海6家,广东、杭州各1家A创办得益于奖励实业政策 B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C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 D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7.曾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过的周作人回忆说,当时

8、(1898年)如果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就 会挂牌出来,隆重庆祝一番。这说明当时的新式教育( ) A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B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有用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科举考试内容发生根本变化18.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9.“(十月革命前)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

9、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 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 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20.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 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21.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学习中收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形成了这样的政治

10、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需要先进工人进行大规模“十字军讨伐”, 到所有一切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22.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提倡“新经济”模式23.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

11、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24.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 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25.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

12、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 B C D26.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旧时代的泥淖”指的是苏联( ) A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实行的集体农庄制度 D农业和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27.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A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B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为特点C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D对二战后东欧各

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有很大的影响28.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裕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29.“因为经济上允许资本主义而在政治上加强了控制,权力向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集中,逐步形成高度 集权的官僚体制。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 ) A是“斯大林模式”的雏形 B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 C因受到政治体制的制约难以持续 D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行不通30.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