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3839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k)喋血(di)长歌当哭(dn) 前仆后继(p)B叱咤(zh) 步履(l)天高地迥(jin) 屏息以待(bn)C炽烈(ch) 症结(zhn)味同嚼蜡(jio) 毁家纾难(ch)D莅临(l) 戕害(qin)不着边际(zhu) 缠绵悱恻(fi)解析:选D。A项,“梏”应读g;B项,“履”应读l;C项,“症”应读zhn,“纾”应读 s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胆战心惊广有羽翼同仇敌慨惊心动魄B风餐露宿博闻强记芸芸众生无稽之谈C黯然泣下暴殄天物陨身不恤

2、鸦鹊无声D迥然不同桀骜锋利绿草如阴时过境迁解析:选B。A项,慨忾;C项,陨殒;鹊雀;D项,阴茵。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旅行者,他走出了书斋,走上了漫长的文化_之旅,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作文构思_的方法,力戒那种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为应付而作文的陋习。新春佳节,家人、朋友难得一聚,但不少人仍是手机不离手,难怪有人感慨:年味_,亲情疏离,手机变全民“情敌”。A考查严谨消失B考察严谨消逝C考察严紧消失D考查严紧消逝解析:选B。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

3、。考察:实地观察调查。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多指格律或文章结构方面等。严紧:严格、严厉,多指行为方法上的。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消逝:多指声音、岁月等的失去。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过去的一年,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成就让世界人民举世瞩目: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第一、嫦娥三号落月、快舟一号升空、蛟龙探海B巴金先生魂归大海,转眼已有十一年了。先生离去以后,我曾不止一次梦见他。他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C她像水一样柔的性格,对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更具有心理弹性,更能做到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具有更强的耐受力。D张家界山势高峻,千峰万

4、壑,叱咤风云,日出景色气势磅礴,宏伟壮丽。解析:选C。C项,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A项,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让世界人民”与“举世瞩目”重复。B项,音容笑貌: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说话的声音无法浮现在眼前。D项,叱咤风云: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该成语多用来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不能用于“山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

5、确实感到困难。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表意不明,“两个”是修饰“目击者”还是“弹壳”,有歧义。B项,成分赘余,可删去介词“对于”。D项,搭配不当,主语“当今的世界”与宾语“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搭配。二、阅读鉴赏(62分)(一)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第六部分,完成69题。(18分)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

6、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6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4分)(1)“无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2分)答:(2)“有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2分)答:答案:(1)一般庸俗的市民。

7、(2)反动派的御用文人如陈西滢之流。7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怎样的观点?(4分)答:答案: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斗争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8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4分)答:答案: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作者明确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的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9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6

8、分)答:答案:作者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2分)在鲁迅先生故居郑文燮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鲁

9、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

10、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

11、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

12、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

13、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

14、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D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鲁迅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E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解析:选CD。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D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11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鲁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概述。(5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