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297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讲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规范训练8细胞呼吸【基础题组】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C6H12O6丙酮酸H;丙酮酸H2OCO2H;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发生两个阶段B若用18O标记O2,一段时间后,在最终的产物中只有H2O中能找到18OC第阶段反应所需要的H都来自于丙酮酸D叶肉细胞中第阶段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上解析:选D。丙酮酸H2OCO2H,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不能发生,A错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被标记的水,该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被标记的二氧化碳,B错误;第阶段反应所需要的H来自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C错误;叶肉细胞中第阶段表

2、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2下列关于线粒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核膜的细胞,消耗的能量不会由线粒体提供B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和O2的载体C线粒体不参与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过程D氧气浓度不影响线粒体内丙酮酸与水的反应解析:选B。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但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提供的,A错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膜上既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没有运输O2的载体,B正确;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提供的,C错误;线粒体内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的还原氢,需要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因此该

3、过程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3(2018广东肇庆市第二次统测)在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中,下列变化不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A丙酮酸的生成B丙酮酸的转化C乳酸的生成DCO2的生成解析:选D。丙酮酸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不符合;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经一系列变化形成乳酸,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不符合;生成乳酸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不符合;人体细胞只有在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时才能产生CO2,发生在线粒体基质,D符合。4(2018四川广安、眉山一诊)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B都

4、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C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D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解析:选B。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A正确;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发生,B错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C正确;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D正确。5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绝O2的一组为对照组,通入O2的一组为实验组B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2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D可以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解

5、析:选B。隔绝O2和通入O2两组都是实验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O2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关系,属于对比实验,A项错误;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2,B项正确;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C项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不能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项错误。6(2018山西太原期末)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中所涉及的细胞呼吸有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慢跑,可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B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

6、H 发生变化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C无氧环境中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存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解析:选C。提倡慢跑,可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A正确;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会因产生的CO2溶于H2O形成H2CO3而降低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B正确;无氧环境中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会导致细胞死亡,不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存,C错误;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7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

7、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C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D有氧条件下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解析:选B。根据题意,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红色,所以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A正确;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H,B错误;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C正确;有氧条件下野生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但呼吸缺陷型酵母

8、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两者细胞呼吸产物不同,D正确。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可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B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随着O2浓度的降低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D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解析:选D。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所以不能通过检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A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者细胞质基质,B错误;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始终不会大于O2的消耗量

9、,C错误;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说明反应物ATP的浓度降低,细胞内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可促进细胞呼吸,D正确。9(2018安徽滁州市期末)一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乳酸并不仅仅是缺氧情况下的代谢产物,它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一样,是关键的能量载体,甚至比这些主要供能物质更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时,乳酸的产生场所是_。无氧呼吸_(填“主要在第一阶段”“只在第一阶段”或“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乳酸的增加对血浆pH影响不大的原因是_。(2)若要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可采用_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

10、循环中的流量。(3)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在禁食状态下,除大脑以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物质以外,其他组织细胞中参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几乎为零,而乳酸等物质则约占一半,由此说明_。(4)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等量的、分别以葡萄糖和乳酸为能源物质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等量的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_,以探究葡萄糖或乳酸是肺癌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解析:(1)人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而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的明显变化。(2)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

11、循环中的流量,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3)根据题意分析小鼠在禁食状态下,葡萄糖消耗量很少,而乳酸等物质则约占一半,说明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吸。(4)根据题意分析,自变量是能源物质的种类(葡萄糖和乳酸),分别用含有两种能源物质的培养液培养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肺癌细胞的数量,肺癌细胞明显增加的就是其主要营养来源。答案:(1)细胞质基质只在第一阶段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2)同位素标记(3)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吸(4)肺癌细胞的数量10(2018湖南常德期末)为了验证高等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有人进行了如

12、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1)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_和_。(2)根据所学知识可预测,_号试管能检测到CO2。但此人的实验结果是: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其实验结果与预测不相符合的原因是: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实验设计的缺陷,即_。(3)若修正了上述(2)中的实验设计缺陷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排除空气中的CO2带来的实验误差,设计方案如下:分别为1号和2号试管设置对照组1号和2号试管;将1号和2号试管_。解析:(1)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中。(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据此可预测,2号试管应检测到CO2。

13、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可能的原因是:空气中CO2溶入样本中;肝细胞暂时保存时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了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导致1号试管中检测到CO2。(3)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是丙酮酸,排除空气中CO2带来的实验误差,可将1号和2号试管分别加入与1、2号试管相同的物质,只是在第步不加入丙酮酸,而加入生理盐水(或1号和2号试管应依次加入等量的细胞质基质和保存液、线粒体和保存液,但均不能加入丙酮酸溶液)。答案:(1)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2)2肝细胞暂时保存时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保存(3)分别加入与1、2号试管相同的物质,只是在第步不加入丙酮酸,而加入生理盐

14、水(1号和2号试管应依次加入等量的细胞质基质和保存液、线粒体和保存液,但均不能加入丙酮酸溶液)【能力题组】11呼吸商是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在容积上的比例,用RQ表示。研究小组在实验中测得,某种子萌发时RQm,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若m值小于1则该种子的呼吸类型一定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B若m值小于1则该种子的呼吸过程中一定含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C若m值大于1则该种子的无氧呼吸强度一定大于有氧呼吸强度D若m值大于1则该种子的呼吸消耗非糖物质的量一定大于糖类解析:选B。m值小于1,说明氧气消耗量较多,则该种子的呼吸类型应为有氧呼吸,呼吸底物一定含有非糖物质如脂肪等,A项错

15、误,B项正确;m值大于1,则该种子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无氧呼吸强度一定大于有氧呼吸强度,也不能确定该种子的呼吸消耗非糖物质的量一定大于糖类,C、D项错误。12(2018湖南株洲质检)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分别表示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B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C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D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于线粒体解析:选B。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