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61290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时间,鼓励音 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 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2、 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 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 展。 3、 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 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 了解我

2、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 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 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3、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4、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 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3、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 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6、 教学措施 1、初一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 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习,加强操作方法 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二 是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

4、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 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音乐德育上学期工作计划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天是育人之时,处处是育人之地,人人是 育人之人。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作为音乐教师应从自身学科特点 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和 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结合点”找 得好,学生就爱听,育人也就落到了实处。通过教材的丰富内容和歌曲 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 和情操,在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 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因此德育教育在音乐

5、课 中就凸显得重要。本学期,为响应和落实学校各学科德育工作,特制订 以下计划: 1、 目的和要求: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 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 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 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 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2、 主要措施: 1、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 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 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 乐、理解音乐、

6、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2、 通过音乐欣赏,对学生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不 单是放音乐给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 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拍子、风 格、曲式等音乐要素去塑造音乐形象,诱发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优美的旋律中,去享受快乐,感悟人生,在不知不 觉中心灵得到净化。 3、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 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 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 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4、

7、在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中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 思想感情,向学生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既可自然而然地引入歌曲 教唱,又可用娓娓动听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加深学生对音 乐作品的理解。通过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来感染学生,既准确地理解创作 时代背景,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鼓舞学生努力学 习,长大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5、 在教学中常常给学生讲一些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的故事,在学生幼小 的心灵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讲波兰钢琴诗人肖邦“把我的心脏运回 祖国”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更加热爱自己 的祖国。又如讲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 并鼓励学生做个意志坚强者,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 困难和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