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56838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型超敏反应 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定 义】 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抗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基本特点】,引起超敏反应的变应原种类繁多,这种反应具有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的特征,可涉及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整个过程,但以某一种类型的反应为主。,【分 型】,常分为四型 I(速发型) II(细胞毒型) III(免疫复合物型) IV型(迟发型) 其中前三型均由体液免疫介导, 第IV型由细胞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主要特点 发生快、消退快,多表现为可逆性的功能紊乱 参与的抗体为IgE和IgG4,参与的细胞

2、为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补体不直接参与其反应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G4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形成致敏的肥大/嗜碱性粒细胞,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半年至数年。,发敏阶段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后,可迅速同结合在肥大/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R上的紧密相连的IgE/IgG4抗体形成“桥联”结合,使肥大/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胞内的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过敏反应,Ag,IgE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 白三烯 激肽 前列腺素D2 血小板

3、活化因子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IL- 4 IL-13 ,颗粒内预先存在的介质及其作用: 组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作用于神经末稍导致奇痒; 激肽酶原:促进血浆中的缓激肽和其它激肽类物质的转换和释放,导致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刺激痛觉神经产生疼痛;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向局部聚集,对反应起负调节作用。,【生物活性介质及其生物学效应】,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SRS-A):由细胞膜磷脂代谢产物花生四烯酸衍生而成,可使 平滑肌强烈长久收缩、痉挛且不能被抗组胺药缓解; 前列腺素E(PGE2):也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使平滑肌收缩

4、、毛细 血管扩张,并调节组胺的释放(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可凝聚和活化血小 板而使之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 增强。,【按作用分为三类】,趋化剂 包括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C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LTB4。作用是趋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刺激细胞分泌PAF等介质;,炎性活化剂 包括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类胰蛋白酶和激肽原酶,这些炎性活化剂的作用是引起血管扩张、水肿以及组织损伤。,致敏剂 包括组胺、PGD2、 LTC4、LTD4, 还可以引起平滑肌痉挛。,早 期 释放组胺等

5、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表现:皮肤红斑、丘疹、水肿、瘙痒、支气管哮喘、甚至休克。发生于抗原与IgE结合后2-3min,15min后达高峰。,晚 期 接触抗原6h后,损害处出现嗜酸、中性粒细胞,可持续12d或更长。嗜酸细胞释放LTs、PAF等,加重炎症。 表现:红斑、硬结、发热、瘙痒、烧灼感。,炎症类型 潜伏期 效应细胞 介质 应答机理 速发相 10min 肥大、嗜碱 组胺 血管、平滑 嗜酸 LTs 肌反应 迟发相 6h 嗜酸、中性 LTs、PAF 肥大细胞后期 嗜碱、肥大 PGD2、TNF- 介质和效应,I 型超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荨麻疹(IgE) 10分钟(

6、early-phase reaction,EPR) 风团 824小时 ( 重现 ) (late-phase reaction,LPR),肥大细胞脱颗粒不仅引起典型的即刻超敏反应,而且亦可引起几小时后出现炎症反应,称为迟发相变态反应(late phase allergic reaction,LPR)。,荨麻疹(IgE) 肥大细胞激活、介质释放 介质趋化炎细胞浸润 炎症程度、持续时间取决于介质、炎细胞的类型和数量。,抗原 AD非皮损区,(无细胞浸润) 1/4h 风团 4h 硬结 (NC、EC浸润),组织病理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腺体分泌增加 嗜酸粒细胞浸润,变应性鼻炎(IgE),变应性鼻炎(Ig

7、E),EC浸润既是变态反应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病理改变,又是变态反应的结果,并与介质细胞相互作用。,如多次反复发作 上皮增殖 粘膜肥厚 息肉样变 继发感染,变应性鼻炎(IgE),急性肺水肿、肺不张、肺出血 支气管分泌 、粘膜下层水肿 支气管周围充血 支气管壁嗜酸粒细胞浸润,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死亡病例,肝、脾等脏器充血 脾脏嗜酸粒细胞增多,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死亡病例,LPR特征 EC浸润 启动 肥大细胞 调控 Th2细胞 持续 嗜酸粒细胞 (NC、MC、介质、酶类),Ag+IgE,10min EPR 824h LPR,EPR,肥大 嗜碱粒,细胞,组胺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趋化因子,血管 腺体,嗜酸

8、粒细胞浸润,LPR,嗜酸粒 细胞浸润,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反应类型 发生率(%) 单纯速发相反应 35 单纯迟发相反应 25 双相反应 40,I型超敏反应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的发生率,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 介质 ,IPR 15-20min 平滑肌收缩 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红晕及风团) 低血压 腺体分泌亢进 瘙痒,LPR 2-8h 嗜酸、中性粒细胞浸润 纤维素样物质沉积 1-2d 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 组织损伤,I型超敏反应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的发展过程,I型超敏反应IPR和LPR的比较,IPR LPR 高峰时间 12.50.5min 5-12h或更久 持续时间 1.5 0.

9、5h 1至数天或更久 进程 快 慢 程度 较轻 较重 高反应性 +,IPR LPR 鼻症状 喷嚏 + + 鼻痒 + + 流涕 + + 鼻塞 + +,I型超敏反应IPR和LPR的比较,IPR LPR 哮喘 程度 不定 重 频度 不定 反复/持久 对肺功能的影响 小 经常,进行性 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兴奋剂 皮质激素 并发症 少 常见,I型超敏反应IPR和LPR的比较,IPR LPR 荨麻疹 程度 不定 不定/范围大 病程 短 长而顽固 抗组胺治疗 有效 常无效,I型超敏反应IPR和LPR的比较,LPR启动因子 肥大细胞,启 动,分布 皮肤、粘膜、小血管 IgE Fc受体 颗粒,肥大细胞,启 动

10、,Ag + IgE,介质 肥大细胞 FCR1 ,IgE ,IgE IgE受体循环网络,Ag + 68h 肥大细胞 IgE,脱颗粒 IL-6,启 动,Ag + 肥大细胞缺陷小鼠 IgE,EPR 无水肿,LPR,水肿 EC,启 动,强的松 Ag+IgE 强的松 2h 4h 6 12h 肥大细胞脱颗粒 水肿 炎细胞浸润,启 动,强的松 LPR与 肥大细胞活化有关,EPR / LPR EPR / LPR + + + 2h 组胺 组胺 25h 组胺 组胺 VCAM-1 ,启 动,启 动,组胺,Th1C IL-2、IFN,Th2C IL-5,H2受体拮抗剂,LPR调控因子 Th 淋巴细胞,过敏性鼻炎,Ag

11、 ,MHCII APC, Th2,IL-4 肥大细胞 IL-4、13 浆细胞 IL-5 嗜酸粒细胞,调 控,IL-4单抗鼠 LPR,耳水肿 嗜酸性细胞浸润,调 控,IL-5单抗鼠 LPR,耳水肿 嗜酸性细胞浸润,调 控,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STAT6(-/-)小鼠 (IL3、4、13),EPR+(组胺) LPR,调 控,BALB/C鼠,卵白蛋白卵白蛋白耳,抗卵蛋白卵白蛋白耳 | EPR IgE单抗,EPR LPR IL-4 IFN- ,LPR需要同时满足 两个条件,IgE CD4+TC,调 控,鼻,分泌物 粘膜,IL-1 ,Th 浆细胞,LK IgE,LPR,调 控,可溶性

12、IL-1受体 IL-1受体拮抗剂,LPR ,调 控,鼻症状改善,调 控,LPR结膜炎症,敲除IL-12基因鼠 IL-12抗体 重组IL-12 +,LPR持续因子 嗜酸粒细胞,吞噬肥大细胞颗粒 组胺酶 芳香硫酸酯酶 磷酸酯酶D,EC,灭活,组胺 白三烯 血小板活化因子,持 续,白三烯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上皮毒性物质 碱性蛋白 阳离子蛋白 神经毒素,EC,LPR ,持 续,持 续,Ag (皮内),NC(1h),EC,聚集(1h) 高峰(6h),阳离子蛋白 EG2+EC E选择素(1h)NC VCAM-1(6h),早期 NC EC 螨Ag 犬皮 LPR 晚期 DC TC,持 续,凝血酶 血小板EC趋化

13、物质脱颗粒 (RANTES),持 续,eotaxin EC趋化,炎症因子 多种酶类,LPR持续,持 续,AD血清 皮片 抗原,上清,组胺 NCA LTB4,抗原 皮窗 ,组胺 LTB4,A D,在I型变态反应中人皮肤有LTB4释放 LTB4释放参与了AD皮损的细胞反应,瘙痒,组胺,EOP,体液 因子,SHT,物质 代谢,白三烯 前列腺素 花生四烯酸,磷脂酶,环氧合酶,血管活性物质,5-脂氧合酶,白细胞激活,平滑肌收缩,膜磷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LTC4、D4、E4,LTB4,LTA,花生四烯酸,5 - 脂氧合酶,白三烯 A4、B4、C4、D4、E4 LTB4 中性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 LTC4 单核、巨噬、肥大、嗜酸粒细胞,LTB4 瘙痒,小鼠,3 min 显效 10min 高峰 30min 持续,LTB4 瘙痒 辣椒辣素 DA5018 (0.075%) (0.10.3%),小鼠,LTB4(瘙痒),降解,脂肪醛脱氢酶 ,Sjogren-Larsson 综合征 (红皮病样鱼鳞病、痉挛性两侧瘫),5-脂氧合酶抑制剂可缓解患者的瘙痒,花生四烯酸,5 - 脂氧合酶,咪唑斯汀抑制5-脂氧合酶 活性的在体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