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1291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百家”主要派别及主张: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出现的不同学派及各种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各政治派别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要求,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条件(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

2、物质条件。(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斗、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仁学的三层含义(

3、1)第一层含义是“爱人”。“爱人”不是具体的规定,而是一种一般的精神,它是仁的基础。“爱人”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忠”;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两者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2)第二层含义是“克己复礼”。“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为仁”,意即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情欲念,使之符合礼的规定。“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正是孔子的一大发明。,(2)第三层含义是指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认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可见,孔子的“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

4、秀的道德品质。,老子学说的“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他对宇宙起源的看法属于唯心主义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学说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顺其自然,如此方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价值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其某些思想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1)儒家的“仁

5、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孔子“仁”的思想倡导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契合当前国家倡导的教育公平的政策。(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以法治国”。(3)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4)道家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课本习题提示,一、学思之窗:孔子主张“性相近”,即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人之性恶”。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看问题,都有各自的道理。“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

6、上说,是随着人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二、本课测评:经济:井田制崩溃。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教育和学术领域: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三、学习延伸: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论,分别是“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在孔子那里,“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第三句的意思是“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这一句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第四句的意思是“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表明荀子性恶论虽然认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实际仍主张弃恶扬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